<p class="ql-block"> 许多年前,央视的《艺术人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档栏目,与其说这个节目请来的嘉宾都是活跃在艺术舞台上的大师级人物让我欣赏,倒不如说是这个栏目的背景音乐最先俘获了我的听觉,从而更加吸引我走进大师们的艺术人生。</p><p class="ql-block"> 那时,限于智能搜索还尚不发达,即便我如痴如醉地喜欢这首曲子,但始终不知道其背景、来源如何,但这首曲子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记忆里、灵魂中,我将其视作我最喜欢的音乐之一!</p> <p class="ql-block"> 终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关于这首曲子的“前世今生”,真是让人欣喜若狂。原来,它是美国电影《燃情岁月》的主题音乐《勒德洛之歌》(The Ludlows),是享誉世界的最伟大的作曲家詹姆斯·霍纳的代表作品,他曾凭借《泰坦尼克号》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和最佳原创歌曲两项大奖。詹姆斯·霍纳的配乐以其优雅的旋律、强烈的情节暗示和充满诗意的风格著称。</p><p class="ql-block"> 这首《燃情岁月》的主题曲,堪称电影配乐史上的瑰宝!</p><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音乐,我特意注册了爱奇艺的会员,搜索到这部电影进行观看。电影讲述了特里斯坦三兄弟与父亲在美国西部蒙大拿的草原上,在战争与爱情的洗礼中,所经历的狂野、束缚与救赎。而霍纳的音乐,正是这幅画卷的灵魂底色。</p> <p class="ql-block"> 主题旋律 《The Ludlows》,也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那段主线,是整个配乐的灵魂。它开篇是宁静而深情的钢琴与弦乐,宛如蒙大拿广袤草原的温暖晨曦,是家庭与故土的亲情象征。当时,我在《艺术人生》栏目里每每听到这段旋律响起,就会不自觉地进入到一种时光回忆之中,既给人一种宁静、悠然的情绪,又让你略带惆怅和感伤。每一段音符都带着复杂而饱满的情感张力,无论是过往的艰辛,现实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你都会在这音乐中找到寄托和抚慰,最终升华为深刻的共鸣!</p><p class="ql-block"> 随着剧情推进,这段旋律在管弦乐的铺陈下,变得恢弘、悲怆而辽阔,它承载了特里斯坦一生的狂放不羁,苏珊娜的痴情与等待,塞缪尔夭折的悲剧以及整个家族命运的起伏。</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欣赏这首音乐时,不得不提到电影营造的画面,当镜头展现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大草原时;当远处的落基山脉在湛蓝的天空、流动的云影映衬下尽显雄伟时,音乐用更加宽广悠扬的小提琴和大提琴铺陈出如同草原本身一样绵延不绝的韵律,铜管乐器则在日出或日落等壮丽的场面下加入,赋予画面一种神圣感和史诗感!不知不觉中,你便会有泪要盈出,心底里会涌动出无限的柔情,去融入到这自然与音乐完美契合的艺术氛围中。此刻,你不仅看到了山川河流的庄严,更通过音乐感受到了那种触及灵魂的辽阔和自由!</p><p class="ql-block"> 一首经典的音乐从来都不只表现宏大的叙事,它一定会牵扯出观众细腻的情感。当镜头聚焦于人物凝望远方的沉思,或是在小溪边的静谧独处,音乐往往会变得内敛和收束,可能只是一架钢琴的独奏,清澈而略带忧郁的音符会如雨点滴落到角色的内心;或是一把原声吉他的拨弦,质朴而真诚。这里,音乐不再只是旋律,它演绎出了角色潜藏的独白。</p> <p class="ql-block"> 影片结尾,当年迈的特里斯坦在草原上与熊搏斗而死去,灵魂最终与亲人团聚时,主题音乐再次恢弘响起。那一刻,音乐告诉我们:一个狂野的时代结束了,一个不羁的灵魂安息了,所有的爱与恨,忠诚与背叛,宿命与轮回,岁月的沧桑与人性的悲悯,最终都归于平静。</p><p class="ql-block"> 致敬詹姆斯·霍纳,他用最深邃的才情,最灵动的乐感为我们奉献了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时光永恒!</p><p class="ql-block"> 音乐永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