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秋十月,丹桂盈香。在这满载收获与希望的季节,为期三天的2025年茂名市基础教育家长学校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专题培训班于10月9日温馨启幕。来自全市的家长学校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共聚一堂,围绕“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核心理念,开启了一段融合理论高度、实践深度与教育温度的专业研修之旅。</p> 一、强化理论武装,凝聚协同育人共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培训注重以理论铸魂、以政策明向,着力提升教研员的政治素养与理论根基。华中师范大学郑晓边教授在《办好家长学校,推进校家社共育》专题讲座中,从国家教育战略的宏阔视野切入,深刻阐释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制度逻辑与时代价值,指出家庭教育不仅是“国之大计”,更是“连心工程”。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范海星以《“校家社共育”框架下家长学校建设与管理通用规范》为题,系统梳理家长学校建设的政策脉络与法律依据,引导教研员树立依法从教、规范办学的自觉意识。两场讲座立意高远、内容厚重,有效筑牢了教研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凝聚起政策引领、主动作为的思想共识。</p> 二、深研教学规律,提升专业指导能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围绕家长学校“集中授课、引导自学、教学实践(家校沙龙)”三类教学形式,培训开展了多场专业而精准的能力提升课程。周剑斌老师在《如何规范化地集中授课》中,以清晰逻辑梳理教学流程,突出课程设计的结构性与教学内容的适配性;杨惠华老师讲授《引导自学导学方案的编写与实施》,从家庭实际与学习心理出发,倡导“以学定导、因导促学”的育人理念;阮爱钧老师则通过《教学实践的设计与组织》,深入浅出地解析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可操作、可评估的教学行为。系列课程不仅提升了教研员的专业能力,更深化了其对家长学校教学规律的理解,推动教学实践从“经验传承”走向“专业引领”。</p> 三、推广典型经验,共享区域实践智慧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培训充分发挥了典型经验的示范引领作用。茂名市电白区教育局陆小燕股长在《规范化家长学校教学科研队伍建设》专题中,系统总结了该区从“零散探索”到“体系化实践”的发展路径。面对人力、物力、财力等瓶颈,电白区创新实施“建队伍、强能力、促科研”三步走策略,通过健全组织体系、提升专业能力、推动实践落地,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建设模式。四篇国家级“最佳教案”、27人次各级获奖、10项省市级课题等成果,充分展现了规范化建设的成效。茂名市新世纪学校陈华娣老师以《发挥名班主任工作室优势,科学构建家长学校系列课程》为题,分享了学校依托名班主任工作室推进家长学校课程的创新实践。两位教师的经验生动诠释了“成功始于决断,成于积累”的教育信念,为各区县家长学校建设提供了富有启发的实践范本。</p> 四、直面教育现实,激活家长学校内生动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世新主任在《遵循家庭教育规律,科学纠正家庭教育误区》讲座中,借助丰富案例,剖析家长在教育认知与行为中的常见误区,强调家庭教育应回归儿童本位,实现从“依循经验”到“尊重规律”的跨越。在祥和中学的实地观摩中,吴迪老师组织的家教沙龙《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异性交往》与林小琴老师执教的《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生动呈现了以家长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引的教学模式,充分彰显家长学校在内容设计、课堂互动与成效反馈等方面的实践活力。两节示范课表明,只有真正呼应家长诉求、直面教育现实,家长学校才能迸发持久而深厚的生命力。</p> 五、融汇区域智慧,共绘家长学校发展图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组交流环节,各区县教研员结合区域实际畅谈感悟、共话未来。信宜组倡导“以情育人”,高州组聚焦“专业赋能”,化州组关注“标准引路”,茂南区组致力“平台共建”,电白区组探索“教研与课程协同”,滨海新区组注重“实践转化”,市直属学校组强调“三方合力”,五老工作室组呼吁“社会同行”,市直属教育研究组则立志“搭建家校心桥,助力科学育儿”。这些智慧之声,共同描摹出茂名市家长学校的发展愿景:以标准化筑牢基础,以专业化夯实支撑,以系统化整合资源,构建区域协同、校家社联动、课程科学、机制完善的现代家长教育体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期三天的培训,在理论的春风中启智,在实践的土壤里生根。教研员们在学习中增进认同,在交流中激发灵感,在反思中明晰方向。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所感转化为推动家长学校建设的扎实行动,争做家校合作的筑桥者、家庭教育的播种人,同心谱写茂名家庭教育事业更加规范、科学、有爱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拍照:何亚剑、周剑斌、阮爱钧、李创茂、苏晓玲、杨惠华</p><p class="ql-block">撰稿:周剑斌、杨惠华、胡生萍、罗水燕、黄宇飞、王亚清、颜芸、刘春艳</p><p class="ql-block">审核:周剑斌</p><p class="ql-block">编辑:陈玲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