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福四山游之太姥山 2025、10、6

农夫

<p class="ql-block">国庆长假的尾声,我们把最后一站留给了太姥山——这座藏在福建东北角的奇秀之山。清晨出发,一路穿行在闽东的青山绿水间,车窗外的山势渐次陡峭,云雾缭绕,仿佛预示着一场与自然的深度对话。抵达山脚时,一座现代感十足的游客中心静静伫立,红字“太姥山景区欢迎您”在阳光下格外醒目。门前水池如镜,倒映着建筑与远山,绿树环抱,静谧中透着庄重。我们在这里拍下了此行最后一张集体照,笑容里有疲惫,更有满足。</p> <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景区入口前,背靠着那句热情的欢迎语,镜头定格下我们风尘仆仆却神采飞扬的模样。有人帽子歪戴,有人笑得眯起眼,背包上挂着的小挂件在风里轻轻晃动。阳光洒在肩头,山风拂面,这一刻,不是终点,更像是某种圆满的见证——四山之旅,至此收束,而记忆才刚刚开始沉淀。</p> <p class="ql-block">往前几步,一座巨大的书形雕塑立在路边,书页上镌刻着“太姥山”三个字,仿佛整座山的故事都写在这本打开的自然之书里。我站在“书页”的窗口前,像从文字中望出去,目光穿过葱茏林木,落在远处层叠的峰峦上。那一刻,忽然觉得,旅行不只是用脚走,更是用心读——读山的形,读石的魂,读千百年来风与雨写下的无声诗行。</p> <p class="ql-block">踏上石板小径,山的气息扑面而来。草色青翠,石阶蜿蜒,我站在巨岩旁,登山杖轻点岩石,静静望着远方。山不语,却让人内心澄明。蓝天如洗,峰峦如画,脚下的路虽曲折,但每一步都踏实。这山,不靠瀑布喧哗取胜,也不以古刹香火闻名,它用沉默的岩石和倔强的绿意,讲述着一种更古老的坚韧。</p> <p class="ql-block">越往深处走,山势越奇。一块巨石上刻着“太姥山”三个大字,像大地的印章,镇守着这片灵秀之地。山脚下绿草如茵,远处小路上三三两两的游人缓步前行,身影渺小却坚定。我仰头望着那些直插云霄的岩峰,它们像是被天地之手随意堆叠又精心雕琢,粗粝中藏着诗意,荒野里透着灵气。</p> <p class="ql-block">一条木质栈道悬于林间,湿漉漉的木板映着微光,两旁古木参天,苔藓爬满树根与石缝,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香。我们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板缓缓前行,仿佛走进了山的腹地。栈道蜿蜒入林深处,光线渐暗,四周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这哪里是路?分明是一条通往幽境的秘道,每一步都像在揭开太姥山的一层薄纱。</p> <p class="ql-block">路旁立着一块大木牌,上面贴满五颜六色的标签:“五百罗汉堂”“玉兔望潮”“一线天”……最醒目的是一句手写体:“没错 我也很喜欢太姥山”,旁边画着一颗红心。我不禁笑了。是啊,喜欢的不只是风景,更是这份不经意的温柔——山野之间,有人替你说出了心里话。</p> <p class="ql-block">登高至一处亭台,飞檐翘角立于山巅,蓝天下格外清朗。石阶层层叠叠,通向这歇脚的高处。我坐在亭中喝水,看远处群峰起伏,云影掠过山脊,像时间在缓缓流动。亭子不语,却让人安心。它不只是遮风避雨的所在,更像是山中一位沉默的老友,守在这里,等每一个愿意停下的人。</p> <p class="ql-block">我坐在栏杆上,登山杖拄地,正凝望前方嶙峋的岩阵。抬眼望去——奇石林立,如兽如人,如塔如冠,在蓝天映衬下宛如远古的守卫。阳光洒在岩壁上,光影交错,仿佛整座山都在呼吸。这一刻,我忽然明白,太姥山的美,不在某一处景点,而在行走中不断被刷新的视野。</p> <p class="ql-block">最令人称奇的,是一块巨石悬于另一块之上,摇摇欲坠却又稳如磐石,像是大自然开的一个玩笑,又像是一道哲学命题:何为平衡?何为永恒?我绕着它走了半圈,仰头久久凝视。风从石缝间穿过,发出低语,仿佛在说:万物皆有其位,哪怕看似不可能。</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道狭窄的石缝,身体需侧身而行,头顶是嶙峋岩壁,脚下是湿滑石阶。背着黄包的游客正小心翼翼前行,帽檐下露出专注的神情。这缝隙像山的脉络,挤过去的一瞬,仿佛完成了某种仪式——从喧嚣到寂静,从浮躁到沉静,太姥山用它的“一线天”,教会人谦卑与专注。</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山巅微笑回望,登山杖拄地,身后是叠嶂山峦与澄澈晴空。我又举起手,不是为了拍照,而是想把这片天地握在掌心。风很大,吹乱了头发,也吹散了所有琐碎的烦恼。我们一路翻山越岭,从江西的龙虎山、龟峰,到武夷山的丹霞,再到此刻的太姥奇石,四山四景,各有风骨,而太姥山,以它的奇、野、静,为这趟旅程画上了最耐人回味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上山途中,一面青苔斑驳的石墙映入眼帘,墙上刻着红字,墙下是石板小路,行人匆匆而过,栏杆锈迹斑斑。这墙像是从岁月里长出来的,沉默地诉说着过往。我轻轻抚过那凹陷的字迹,指尖传来粗糙的触感——山会老,石会蚀,但有人来过,看过,记下,便不算辜负。</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一片瓦禅寺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悬崖峭壁间,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400多年),因一块巨石覆盖崖顶形似瓦片而得名,核心建筑为全国首座悬空铜殿——大雄宝殿,采用纯黄铜建造,耗铜100余吨,呈现唐代风格,兼具宗教文化与自然奇观价值。‌‌</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悬空铜殿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一片瓦禅寺,是中国首座悬空铜殿,由纯黄铜建造,高12米,耗铜约150吨,采用唐代建筑风格,于2011年竣工,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精湛工艺成为全国唯一的悬空铜殿建筑奇迹。</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的电梯位于‌一片瓦景点下方‌,是一条全长67米的室外扶梯,坡度30°,可直达一片瓦景区,显著减少登山体力消耗。‌‌</p> <p class="ql-block">九鲤湖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并非太姥山景区的一部分‌(太姥山位于宁德市),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九鲤飞瀑、冰川峡谷、千年祈梦文化和摩崖石刻“四奇”著称,被誉为“福建三绝”之一,是中国祈梦文化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九鲤峰以花岗岩峰林地貌为主,海拔765米,拥有8万平方米的峰林景观,山体形态多样,既有陡峭的悬崖峭壁,也有形态各异的岩石造型,如“九鲤朝天”等象形山峰。</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白云寺(又称摩霄庵)是太姥山海拔最高的寺庙,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约713-741年),由白云禅师和慧性禅师相继开山建寺,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p> <p class="ql-block">福鼎峰位于福鼎市南部太姥山镇西北侧,是太姥山风景名胜区最高峰,海拔917.3米。该峰原名复鼎峰,因山体形态似倒置的鼎而得名,2025年经《福鼎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复鼎峰更名为福鼎峰的批复》(鼎政综〔2025〕14号)批准更名,取“复”字谐音“福”形成现名,寓意福祉鼎盛。</p><p class="ql-block">福鼎峰作为太姥山核心景观,以险峻著称,登顶可远眺东海景观。其名称承载着福鼎市对美好生活的寄托</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最高峰福鼎峰集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段石阶藏在岩壁之间,苔痕累累,光线幽微,尽头透出一缕亮光,像山外世界的召唤。我们一步步走下,脚步轻了,心却重了——不是疲惫,是装载了太多风景与感悟。回望太姥,云雾已悄然升起,山影朦胧,如一幅未干的水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晚,我们将驱车赶往安徽宁国,明日归家。可我知道,行李可以放下,心却仍留在那片奇石与绿意之间。四山游罢,山风入梦,余韵悠长。</p> <p class="ql-block">名称:江福四山游之太姥山</p><p class="ql-block">组织:锦绣山河户外俱乐部</p><p class="ql-block">领队:海阔天空</p><p class="ql-block">收队:云竹</p><p class="ql-block">摄影:农夫及同行队友</p><p class="ql-block">编辑:农夫</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10、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