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千亩高粱绘就实操画卷,银龄学员书写影像新章</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定远县老年大学短视频中级班开启实操训练侧记</div><br> 十月的秋意似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在江淮大地上恣情挥洒。十八岗农场的鎏金稻穗与绛红高粱交织摇曳,仿佛正呢喃着季节的秘密。泥土与谷物酝酿的芬芳漫入空气,微风过处,裹挟落叶的簌簌声,宛若古老农谣在耳畔浅唱。就在这如诗时节,定远县老年大学短视频中级班的学员们,揣着对影像艺术的热忱,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摄影实践之旅。<br> 晨光熹微,学员们如一群怀揣梦想的孩子,踏碎晨露,奔赴向程桥乡十八岗农场那片声名远扬的“千亩红高粱”基地。当广袤无垠的红高粱地闯入眼帘,惊叹的光芒瞬间点亮了他们的眼眸。连绵起伏的绛红穗浪,宛如一片燃烧的海洋,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正热情地召唤着学员们。饱满的高粱穗低垂着,随风摆动,无声传递着丰收的喜悦;远处,农舍的炊烟正袅袅升起,为这秋日画卷悄然增添了一抹温馨的底色。 摄影老师深知此次实践对于学员们的重要性,开启了现场教学。他站在田埂上,细致入微地讲解着多镜头叙事技法。从角度的精妙取舍,到景别的灵动切换;从节奏的精准把控,到氛围的细腻铺陈,他都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他亲自示范如何捕捉光影的微妙变化,如何利用自然元素增强故事的张力。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仿佛为学员们推开了影像艺术殿堂的大门。学员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着,默默地记录着要点,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求与对艺术的执着。有人轻声提问,老师则耐心地解答,现场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氛围。 随后,学员们怀揣着热切的期待与蓬勃的创作激情,步履坚定地踏入了那片广袤无垠的高粱地,瞬间被浓密的红高粱所拥抱。穿行在起伏的、如同绛色海洋般的穗浪之间,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斑驳光影,空气里弥漫着泥土与成熟谷物的芬芳,仿佛令人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梦幻世界…… 有人深深地俯身低就,将镜头小心翼翼地贴近那沉甸甸、低垂的穗实,屏息凝神,用细腻的光影仔细勾勒着它们饱满圆润的肌理和自然天成的光泽,那姿态,仿佛不是在拍摄,而是在用镜头虔诚地探寻着谷物生命勃发的奥秘;有人则昂首挺立,目光如炬,远眺着风过时在广袤田野上肆意翻涌、奔腾不息的绛色浪潮,努力捕捉那瞬间变幻的磅礴气势,让天地间雄浑的自然之力在方寸取景框中尽情奔涌、凝固;还有人蓦然回眸,敏锐地定格下同伴凝神屏息、全情投入创作的侧影,那微微蹙眉的专注姿态,在摇曳高粱的映衬下,无声地诉说着对艺术的执着,已然成为了这片田野画卷中最动人、最富生命力的风景。每一次深情的俯仰之间,都深深倾注着他们对脚下这片丰饶土地的眷恋与深情;每一声清脆快门的响起,都精准凝结着他们对光影艺术孜孜不倦的求索与渴望。 学员们三三两两,彼此扶持,低声交流,热切地分享着构图的心得与发现的惊喜。一位鬓发染霜的高龄学员,布满岁月痕迹的手清指轻柔地滑过坚韧的高粱叶边缘,将镜头缓缓聚焦于叶脉那纵横交错、晰如刻的纹路之上,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正透过镜头在镌刻时光沉淀的年轮与无声的坚韧;另一位则大胆地俯身,几乎贴近地面,尝试着以极低的全新视角,巧妙地将广袤坚实的大地曲线与无垠深邃的苍穹融为一体,在方寸之间尽展秋日田野特有的辽远气度与撼人心魄的磅礴力量。 拍摄现场气氛既热烈又弥漫着紧张的创作气息,技艺切磋的低语、发现美景的惊叹与相机快门清脆密集的咔嚓声相互交织、此起彼伏,共同谱写了一曲生机盎然、节奏明快的田野交响曲。每当有人遇到构图或光影的疑问,众人便自发围拢,群策群力,思维的火花在坦诚的讨论中激烈迸发,互助的暖流悄然浸润着整片忙碌而充满生机的田野。为了定格心中那至臻至美的画面瞬间,有人不厌其烦地在狭窄的田垄间穿梭往返,反复调试角度、等待光线,直至理想的光影在镜头里完美交融;有人则匠心独具,以独树一帜的观察角度,瞬间唤醒了看似平凡景致中沉睡的灵魂与诗意。 日影渐正,学员们带着满满的素材结束了外拍。虽然倦意已经轻轻地染上了眉梢,但他们的脸上却绽放着如秋阳般灿烂的笑容。他们深知,这片红高粱地不仅是他们实践的场所,更是他们理论知识生根发芽的沃土。在光影的交织中,他们的拍摄技艺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归途中,学员们回味着每一帧镜头,热烈地讨论着后期剪辑的构想,心中充满了成就感。此次实操在真实的场景中为学员们搭建起了一个历练的舞台,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成长和进步。<br> 他们将以镜头为笔,以光影为墨,铭刻下时光的痕迹,酿造出更加醇厚的影像诗篇,让生活之美与艺术之魅浸润每一个人的心灵。而这片绛红的高粱地,将永远留在他们的记忆中,艺术征途上,他们定能用镜头铭刻更多动人时刻,创作出愈加精彩的影像诗篇! 摄影:哈锦林 <div>出镜:定远县老年大学短视频中级班师生<div>美篇编辑制作:哈锦林</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