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回望》速写记

何东速写故事

<p class="ql-block">5月17至19日,应大学时老班长常教授之邀,我赴上海小游。此前虽多次到访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对其高楼林立的现代感与十里洋场的洋房风情早有印象,但时隔数年再来,仍想感受当下的上海韵味。</p> <p class="ql-block">魔幻外滩</p><p class="ql-block">几年没来上海了,当我再度站在外滩,凝望波光粼粼的黄浦江,对岸林立的高楼大厦直插云霄。夜幕降临时分,璀璨灯光次第亮起,五彩缤纷,如梦似幻。这就是大上海,时尚、魔幻又充满现代感。<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拿出马克笔使用点彩方式,在纸上简炼留下现场感受。</span></p> <p class="ql-block">沪上张园</p><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张园,宛如一幅流动的海派画卷。改造后的老街区,既保留着石库门的古朴韵味,青砖黛瓦间又焕发着崭新活力。速写暖黄灯光中的建筑造型,橱窗里时尚展品与传统风貌相映成趣,新旧交融间,尽显独特意境,马克笔色彩点面呈现复杂的色彩变化,写字笔勾勒留白形成对比。笔下流淌着老上海的风情与现代的精致感受。</p> <p class="ql-block">上海邮政老楼</p><p class="ql-block">这座百年老楼原名上海邮政总局,1924年落成,由英国建筑师设计,融合了古典主义与折衷主义风格。科林斯柱式、马赛克壁画彰显庄重典雅,标志性的哥特式钟楼至今仍在整点报时。馆内展览系统呈现上海邮政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从古老的邮驿到现代邮政科技,让人沉浸于邮政文化的魅力之中。</p> <p class="ql-block">品味上海老街</p><p class="ql-block">在安静与洋气中,斑驳的砖墙镌刻着岁月痕迹。老弄堂里飘出的饭菜香,与咖啡馆的醇香交织,勾勒出独特的人间烟火。梧桐叶影婆娑,老式建筑静静伫立,将百年历史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永康路的咖啡厅</p><p class="ql-block">如今的上海永康路成为网红店铺聚集区:咖啡、简餐、甜品、饰品、花房等清吧小店,被誉为“魔都咖啡天花板”。速写见证永康路数十年兴衰史的雷米咖啡,似乎最有腔调的“老克勒咖啡厅”。</p> <p class="ql-block">安福路的艺术范</p><p class="ql-block">安福路隐于上海繁华间,静谧悠然。道路两旁,梧桐树婆娑成荫,枝叶交错编织出温柔的光影。建筑风格融合了英国、法国和西班牙文艺复兴等特色。街边,特色小店、艺术画廊林立,咖啡香与文艺气息交融。漫步于此,转角皆是惊喜。要杯咖啡小憩,艺术与生活在此悄然共生,尽显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时尚时光</p><p class="ql-block">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汇聚新锐时尚设计师品牌与全时段高端餐饮,以错落有致的多元空间打破场景边界,为城市白领与游客营造自由切换户内外的全新生活体验。</p> <p class="ql-block">网红武康大楼</p><p class="ql-block">此楼屹立于上海几条道路交汇处,宛如一艘蓄势待发的巨轮。作为百年老建筑,这里曾住过诸多名人,承载了上海历史韵味与现代活力。如今,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造型,使其成为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我的上海印记</p><p class="ql-block">我与上海的缘分,已悄然走过数十年。最早的记忆定格在1989年,那年因参与组织一场全国性美术活动,我途经上海应邀前往杭州《大众美术报》,得以在这座城市短暂停留一日。那一天,我走过外滩、逛过南京路,这些标志性地标,成了我对上海最初的鲜活印象。</p><p class="ql-block">后来,我又多次踏上这片土地。上海世博会期间,曾在此组织全国性书画展,为盛会增添艺术氛围;也曾走进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与同仁开展学术交流;还策划过学术研讨会、参与过上海艺博会等。每一次停留,都让我对上海多几分熟悉与亲近。细数下来,我到上海的次数早已不下十次,也深切感受到这座城市飞速发展的活力,以及开放包容、追求卓越的独特精神风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