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鼓楼

老马使徒

文昌阁,又称鼓楼,位于中国山西省霍州市市中心,建筑面积为225平方米。该建筑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是一座三重檐十字歇山式阁楼,顶部覆盖着八卦琉璃罩。底部采用砖砌十字卷拱式通道,贯穿东南西北四条大街。总高度达到27米,外观雄伟壮观。<div> 鼓楼底层台基用青石,青砖混合砌成十字券拱形通道,四向贯通。上筑木构楼阁两层,面宽进深各五间,二层三滴水,十字歇山式屋顶。四周围廊雕刻有花卉、禽兽等图案。<br><div> 文昌阁的二层设有观景台,外沿装有木制围栏,上面刻有五彩缤纷的各式花鸟图案。屋檐采用琉璃简瓦覆盖,在每条脊的戗脊头分别装置二十八星宿琉璃造像和三彩琉璃脊兽,工艺十分精湛。各层檐角起翘,檐下斗拱重叠,宛如云朵簇拥,给人以凌空欲飞之感。<br> 每个翼角仔角梁上装有龙头套兽,下部悬挂风铃,风吹铃动,声音清脆悦耳。楼顶正脊两端设有琉璃鸱吻,其造型凶猛生动,配有神态各异的骑马武士。</div><div> </div></div> 鼓楼东依霍山,西襟汾水,南临白壁关,北控韩信岭。拱洞东楣书“对霍”,言东迎霍山之意;南楣书“迎熏”,意谓迎接南方的熏风;西楣书“镇汾”,言鼓楼威镇汾河泛滥之意;北楣书“拱辰”,语出自《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供之”。意谓执政者,如能以德感人,则近者悦,远者来,天下归心。 十字歇山顶。瓦顶安装有二十八宿琉璃造像和三彩琉璃脊兽。 观后记: 霍州鼓楼,这座矗立在时光深处的建筑杰作,仿佛一位沉默的史官,以砖石木瓦为笔墨,将六百年的风雨沧桑娓娓道来。仰望它巍峨的身姿,不禁为古人“如翚斯飞”的营造智慧深深折服。<br><br>其精美,首先在雄浑与灵动的相契。三重檐十字歇山顶式构造,如凤凰展翅层叠而上,既显官式建筑的庄重威严,又兼具北方楼阁的磅礴大气。27米高的台基拔地而起,却因那12根通天柱创造的轻盈通透感而丝毫不显笨重——这是力与美的精妙平衡,是建筑師对重力与空间的诗意征服。<br><br>细观其雕饰与色彩,更是匠心独运。檐下斗拱层叠如莲花绽放,梁枋彩绘虽历经风雨,依然可辨昔日辉煌。青绿彩绘间金龙游走,朱红柱身与琉璃瓦顶在晴空下交相辉映。最动人的是那些木雕雀替、石雕柱础——如意纹的绵延不绝,卷草纹的生生不息,无不寄托着国泰民安、文运昌盛的美好愿景。<div><br></div><div>站在这座集建筑学、美学、哲学于一身的丰碑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榫卯交错的木构奇迹,更是华夏文明“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生动体现。它让我们懂得:真正的传承,不仅是将楼阁保存在时间里,更是将历史凝聚的价值,传递给未来。</div> 组织:陕西省现代摄影协会<div>时间:2025年9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