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安徽省(Anhui Province),简称“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合肥市,位于中国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末,安徽省辖16个地级市。安徽省主要方言为北方方言、江淮官话、赣语、吴语和徽语。截至2024年末,安徽省常住人口6123万人。</p><p class="ql-block"> 安徽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p><p class="ql-block"> 在今约250万年的远古时期,就有先民在安徽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至清康熙六年(1667),安徽省建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安徽分皖北、皖南两行署,1952年合并皖南、皖北行署,恢复安徽省,省会设于合肥市。</p><p class="ql-block"> 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曾培育出道教文化、建安文学、桐城派、北宋理学、徽文化等;同时也是中国戏曲之乡,有徽剧、黄梅戏等多种地方戏剧,</p><p class="ql-block"> 安徽省有470个中国传统村落,其中宏村、西递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安徽省是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江通海,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投资、消费和出口是安徽省经济的三驾马车,安徽省此三项的主要指标增长均高于中国平均水平。2024年,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50625亿元,比上年增长5.8%。2025年上半年,安徽汽车产量达到149.95万辆,超过广东,位居全国第一。同时,2025年上半年全国31省GDP出炉,安徽排名第11,应该是很不错的成绩。</p> <p class="ql-block"> 安徽自古至今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涵盖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领域。以下是部分代表性名人:</p><p class="ql-block"><b>远古至先秦时期</b></p><p class="ql-block"> 巢氏: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巢湖流域的部落首领,开创巢居文明。 </p><p class="ql-block"> 大禹:远古部落联盟领袖,在淮河治水并建立夏朝。 </p><p class="ql-block">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名相,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安徽颍上人。 </p><p class="ql-block"><b>秦汉至隋唐时期</b></p><p class="ql-block"> 老子:春秋末年思想家,创立道家学派,安徽涡阳人。 </p><p class="ql-block"> 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曹魏政权奠基人,安徽亳州人。 </p><p class="ql-block"> 鲁肃:东汉战略家,赤壁之战主战派核心人物,安徽定远人。</p><p class="ql-block"> 华佗:古代名医,安徽亳州人。</p><p class="ql-block"><b>宋元明清时期</b></p><p class="ql-block"> 包拯:北宋名臣,以刚正不阿著称,合肥人,被誉为“包青天”。 </p><p class="ql-block">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安徽凤阳人。 </p><p class="ql-block"> 程大位:著《算法纂要》被誉为“珠算鼻祖”, 安徽<span style="font-size:18px;">徽州休宁人。</span></p><p class="ql-block"> 杨振宁:著名物理学家,安徽合肥人。</p><p class="ql-block"><b>近现代时期</b></p><p class="ql-block">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安徽怀宁人。 </p><p class="ql-block"> 李鸿章:晚清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合肥人。</p><p class="ql-block"> 胡适: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安徽徽州绩溪人。</p><p class="ql-block"> 江泽民:前总书记、国家主席,原籍安徽徽州婺源(民国时期划入江西,但民俗文化仍然保持徽州风格)。</p><p class="ql-block"> 胡锦涛:前总书记、国家主席,安徽徽州绩溪人。</p><p class="ql-block"> 李克强:前国务院总理,安徽定远人。</p><p class="ql-block"> 吴邦国: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委员长,安徽肥东人。</p><p class="ql-block"> 汪洋: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安徽宿州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2024年1-9月份各地市财政收入完成情况:</b></p><p class="ql-block">1、合肥(729.3亿元 同比增长0.1%下同)</p><p class="ql-block">2.芜湖(304.9亿元 2.2%)</p><p class="ql-block">3.滁州(231.7亿元 1.0%)</p><p class="ql-block">4.马鞍山(162.6亿元 3.5%)</p><p class="ql-block">5.安庆(152.0亿元 2.5%)</p><p class="ql-block">6.阜阳(144.9亿元 -7.2%)</p><p class="ql-block">7.宣城(144.8亿元 -2.8%)</p><p class="ql-block">8.六安(140.9亿元 2.1%)</p><p class="ql-block">9.蚌埠(138.8亿元 1.9%)</p><p class="ql-block">10.亳州(131.3亿元 1.9%)</p><p class="ql-block">11.宿州(117.9亿元 -3.2%)</p><p class="ql-block">12.淮南(106.6亿元 2.5%)</p><p class="ql-block">13.铜陵(91.9亿元 1.9%)</p><p class="ql-block">14.淮北(87.6亿元 1.9%)</p><p class="ql-block">15.池州(77.4亿元 2.5%)</p><p class="ql-block">16.黄山(59.1亿元 -8.0%)。</p> <p class="ql-block"> 本美篇编辑 山东临沂人 居安徽马鞍山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