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号:6974282 昵称:青春如草 <p class="ql-block"> 【忆童年交流天地】自成立以来,便是美友们停靠回忆、分享童年的温馨港湾。金秋十月,国庆红旗仍在街巷飘扬,中秋圆月的余韵尚萦绕心间,恰如一首童年忆曲所写:“金秋风暖忆旧塘,竹马时光总未忘。灯市糖香牵稚袖,中秋月满照书堂。庭前逐笑追风影,灶畔甜汤润热肠。今聚雅圈拾碎忆,漫将童事付诗章。”为让更多人重拾童年的纯粹与快乐,本次特别策划“童年十问”话题讨论活动,正应和诗中“今聚雅圈拾碎忆”的期许,围绕童年生活常见场景设置10个问题,诚邀大家在问答中打捞记忆碎片,找寻藏在时光里的同款童年。</p> ① <p class="ql-block"> 建议收录6-12岁小学阶段,兼顾13-15岁初中初期故事,此区间记忆清晰、载体明确,易引发共鸣。核心是分享具象化回忆,如童年零食、游戏与校园小事;留存个性化感受,如害怕、开心或被温暖的瞬间:同时推动跨代交流,长辈晒老物件与旧玩法,晚辈分享当下视角,让圈子既是回忆池,也是两代人对话的温暖空间。</p> ② <p class="ql-block"> 童年最常和伙伴玩的,便是去河滩逮鱼野炊,那片河滩是我们男生的专属宝地,周日准聚满身影。专找一种叫“小滩鱼”的,破锅架在石块垒的灶上,鱼只简单破肠豁肚,撒把盐,捡些柴火点燃,没多久就飘出香味,那滋味便是当时的人间美味。吃罢用玉米杆当枪打闹消食,不知不觉就玩到太阳落山,直到爹娘找来,扯着衣角催回家,我们还恋恋不舍,攥着约定下周再聚的承诺,才慢慢挪步。</p> ③ <p class="ql-block"> 有!童年捡的烟盒子,绝对算宝贝——在童年里,“宝贝”从不在乎值多少钱,只看藏了多少快乐,每一个都是弯腰寻找的期待,是为了平展夹进厚书里的小心,就算边角磨毛、图案褪色,也是独一份的童年纪念。暑假时,上小学的儿子迷上捡烟盒,我陪着他四处寻觅,看他雀跃的模样,像极了小时候迷恋捡软装烟盒的自己,捡到就压进厚书,还会和伙伴讨论攀比,一张游戏烟盒能嘚瑟好久,这份爱好更有意义,找烟盒、辨款式能练观察力与专注力,不同年代的烟盒是“时光标本”,更让我和儿子共享亲子时光,聊起各自童年,感情愈发亲近。</p> ④ <p class="ql-block"> 小学三年级,我们的班主任叫张明月。那天,几个小伙伴约好,索性不写作业,去河滩玩个痛快。疯玩归来,迎接我们的是老师的大发雷霆,还撂下狠话要“开除我们”。万幸老师心软,让我们搬着小凳站在教室后面听课。可我们吓得魂飞魄散,竟偷偷搬着凳子溜了。不巧,刚出校门就被大队书记抓个正着,狠狠批评了一顿。回到教室,老师又气又心疼:“恨铁不成钢,你们这些傻孩子!”她没再提开除的事,反倒主动“认了错”,轻声说“是老师刚才话说重了,没吓着你们吧”,还留我们在她家吃晚饭,饭后,又耐心地给我们补完了落下的功课。</p> ⑤ <p class="ql-block"> 童年最爱《葫芦兄弟》,至今记得所有主角:正派是7位葫芦娃与爷爷,组成核心守护阵营;反派是蛇精和蝎子精,专搞作恶,是核心邪恶阵营。“妖精,快放了我爷爷!”“爷爷!还我爷爷!”,是葫芦娃救爷爷时的怒吼,满是牵挂与决心,每次听到都跟着揪心;蛇精的“如意如意,随我心意!”也超洗脑。那时村里没几台电视,我总搬小板凳去邻居家,守着黑白屏幕看,连雪花点都舍不得错过,这份记忆太深刻。</p> ⑥ <p class="ql-block"> 我们那时候的学生,是有秋假的。农民的儿子,小时候最爱跟着爸妈去上地。确切地说,小学阶段是去玩,上了初中,就成了家里的小劳力。爸妈忙着收秋,田间地头便是我们难得的“快乐基地”。捉蟋蟀、捉蚂蚱,是最开心的事,比谁捉得多、捉得大。有种超小却爱叫的蟋蟀,我们叫它“小日本”;偶尔捉到一只超能飞的蚂蚱,能乐好久,成了伙伴们羡慕的对象。捉来的虫,有时喂鸡,更多时候处理干净,油炸后成了喷香的美味。还有“甜杆”,多是玉米杆,也有矮的高粱杆,嚼着清甜,不输现在的甘蔗。有得玩、有得吃、有得嚼,这里藏着童年最朴素的满足。</p> ⑦ <p class="ql-block"> 从很小的时候,我就笃定世上有鬼,这大概是最深刻的童年误解了。那时候上完晚自习回家,要穿过一条悠长的巷子,尽头才是我家。明明心里慌得发毛,却偏要硬撑出小男子汉的模样,可脚步骗不了人——一进巷子就撒腿狂跑,还扯着嗓子喊“妈”。直到巷口传来妈熟悉的回应,那颗狂跳的心才慢慢落地,心率也跟着恢复正常。原来不是不怕鬼,是老觉得,有妈在,啥都不用怕。如今再走那条巷子,才发现哪有什么鬼,全是自己吓自己,倒是当年“装勇敢”的样子,成了家里常提的笑话。</p> ⑧ <p class="ql-block"> 教过我的老师,我大抵都记得,小学老师多是同村人,情谊更显深厚,若要选一位刻在心上的,便是小学低段的张明月老师。那时我上学早,年纪比同班同学小些,三年级时遭同学欺凌,被逼着每天“上贡”一毛钱,满心委屈却不敢说。张老师察觉我情绪低落,耐心问清缘由,还叫来对方家长,严肃公正地解决了此事。她握着我的手说“你要学会说不”,这句话至今清晰。如今我也成了老师,处理类似问题时,总会想起她的温柔与坚定,也把这句话传给我的学生。</p> ⑨ <p class="ql-block"> 我童年最爱的是冬天!冬日清晨,上学前总有妈妈炕在炉子边的馍片与红薯,热气裹着香气,暖手又暖心。那时的孩子不懂攀比,我身上的小大衣还是爷爷传下来的,旧却厚实,裹着满满的踏实与安心。下雪是最盼的时刻,攥着冻红的小手堆歪歪扭扭的雪人,揣着酸甜的冰糖葫芦追着伙伴打雪仗,踩在雪上“咯吱咯吱”的声响,是童年专属的轻快乐曲。冰上溜滑滑,仰头啃房檐下的冰溜子,清甜沁凉漫过舌尖,藏着冬日里最纯粹的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