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子夜》演员座谈:我与吴荪甫,作者:李仁堂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与吴荪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演吴荪甫,有人赞同,觉得我应该演不同类型的人物,在表演上有所突破。有人担心,认为我只能演农民、干部,演资本家不行。而我自己是很愿意试试的。的确,我与吴荪甫之间,毕竟距离很远,我对农民有直接感受,他们的音容笑貌、语言习俗,我都十分熟悉,而对吴荪甫这个对发展民族工业有远大理想、抱负,在事业上有雄心、气魄的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却十分陌生。我只能通过间接的办法去理解和感受。一九八O年十一月我就到上海,进藏书楼看资料,翻阅三十年代画报,读了好几遍小说,采访了一些丝绸业、棉纺业的资本家,听了一九三O年前后中国的社会背景介绍,渐渐地进入了剧本中所规定的情景之中,我与吴荪甫仿佛也开始认识、熟悉了。</p><p class="ql-block"> 通过与导演的交谈,对剧本的研究,我们把吴荪甫的主要性格特征概括为:怪格强悍、敏捷洒脱、刚愎自用、威严内涵。他的威严内涵与我的性格较接近,刚愎自用我也能体会到,就是敏捷洒脱、个性强悍与我的距离较大,因为我平时喜欢沉默寡言,反应也比较迟缓,这同吴荪甫的敏捷,动作节奏快正好相对立,这就需要摆脱自我,服从角色,得下苦功夫练。首先是练语言,改变我本来习惯用的缓慢的语气语调,声调也需要适当的提高。再练走路,我本来走路很舒徐,现在要有意地去克服,改成挺拔、明快的节奏。再就是练穿西装,我这个人较“土”,从来没有穿过西装,而吴荪甫单在一场戏中就换了好几套西装,这就需要我去适应,我做了一套西装,一起床就穿,吃饭时穿,走在马路上也穿,开始觉得很别扭,时间长了也感到自然了。总之,为了缩短我与吴荪甫之间的距离,要把我身上不适合吴荪甫的东西压下去,把我和吴荪甫共同的地方强调出来。这样,才能演好这个在银幕上我第一次尝试的角色。</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