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义工双节公益行:以爱为笔,绘就假日温暖底色

浙江板桥头

<p class="ql-block">  当中秋的月光与国庆的红旗交相辉映,海宁义工以一场场暖心公益行动,为双节假期晕染出别样的温暖底色。他们用奉献作墨、爱心为笔,在潮城大地上书写出“我付出,我快乐”的公益篇章,让家国同庆的节日里,处处闪耀着善意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乡村振兴,文艺先行”,这个双节,海宁义工携手关厢文工团,在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烈日下,他们搬运演出器具时的汗水晶莹剔透;人群中,他们维持秩序时的身影挺拔有力;散场后,他们清扫归整时的动作细致认真……在南关厢的古意街巷间,义工们用默默的付出守护着每一场文化盛宴的舞台。他们以“我付出,我快乐”的公益精神,让文艺之光照亮乡村振兴的精神土壤,让这个假期因文化的滋养与奉献的热忱而愈发光彩夺目。</p> <p class="ql-block">  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的关厢古韵市集,有一抹独特的“公益亮色”。每日开放的公益爱心摊位前,总能看到义工们忙碌的身影。这里有义工亲手制作的钩针小物、编绳饰品、布艺手作等充满温度的商品,每一件都凝结着义工的巧思与爱心;这里也有公益宣传、便民服务、义工招募等暖心板块,每一项都传递着“人人可公益”的理念。往来的市民游客驻足于此,或挑选一件心仪的手作,或咨询公益的细节,每一次互动都是善意的流转。义工们把爱心摊进市井烟火,让公益在老街的青石板路上持续续航,成为双节里一道动人的人文风景。</p> <p class="ql-block">  国庆期间,“潮善之家”服务点开启“不打烊”模式。义工们分早中晚三班轮值,将政策咨询、参观引导、免费茶水等服务打包成一份份“国庆公益礼包”。当游客在街区中迷失方向,义工一句清晰的指引便能化解困惑;当市民在烈日下感到燥热,义工递上的一杯热茶便能驱散暑气;当群众对政策有疑问,义工耐心的解答便能带来心安。一杯茶、一句话、一份力,这些点滴服务汇聚成“家”的温暖,让每一位来到南关厢的人都能感受到城市文明的温度,让双节的喜庆中更添一份舒心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  10月5日-7日,海宁文化馆在南关厢关帝庙举办的非遗盛宴热闹非凡。扎灯赛上,巧手工匠们各显神通;灯谜会里,市民游客妙趣猜谜,赢取公益文创。在这场非遗盛事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海宁义工穿梭的身影:他们引导市民有序排队,确保扎灯比赛的公平进行;他们维持现场秩序,让灯谜会的欢乐氛围不受干扰。月光下,义工们的坚守让传统民俗的传承更有温度,让非遗之美在双节假期里照亮了更多人的文化记忆,也让公益精神与文化传承在这一刻深深交融。</p> <p class="ql-block">  当万家灯火点亮双节团圆夜,海宁义工的“弯腰一秒·拾起文明”行动从未停歇。他们穿梭在城市街区,目光敏锐地捕捉着散落的垃圾,然后轻轻俯身,用指尖将它们拾起。月光勾勒出他们白色的身影,宛如街巷间最温暖的“美容师”。他们以这样微小却坚定的行动,呵护着城市的颜值,让中秋国庆的璀璨夜景,不仅亮在绚烂的灯火里,更美在一尘不染的文明中。这份在团圆时刻的默默坚守,让公益的意义在城市角落悄然绽放。</p> <p class="ql-block">  国庆假期,公益沙龙——读书会温情开启。义工们共读《了凡四训》,在经典文字间汲取向上的力量;他们分享各自的暖心公益故事,让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这场特别的读书会,为假期增添了别样的精神滋养。义工们在文字与故事的浸润中,对家国情怀与公益初心有了更深的体悟,让家国与公益的种子在心中愈发茁壮,也为后续的公益行动积蓄了思想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10月7日,海宁义工特邀浙江省朗诵协会会员、海宁市朗诵协会副秘书长张兵老师开展演讲培训公益课。从发声技巧的雕琢到情感表达的拿捏,张老师的专业指导让义工们受益匪浅。志愿者们认真练习,反复打磨,只为让每一次关于公益的发声都更具感染力、更有力量。这个假期,义工们以学习充电的方式为自己蓄能,他们将带着更专业的宣讲能力,在未来的公益之路上,让更多人听见爱与奉献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这个双节,海宁义工以多元的公益行动,让家国同庆的喜悦里融入了奉献的赤诚。他们坚信,爱和奉献能温暖整个世界、整个社会。正如海宁市义工协会的愿景“润泽生命,与爱同行”,使命“每日一善行,影响一座城”,价值观“我愿意,我付出,我成长,我快乐”所倡导的那样,在公益的前行路上,海宁义工将继续播撒爱、传递爱,让每一份善意都能在潮城大地上生根发芽,让公益之花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绽放出耀眼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文案:浙江板桥头</p><p class="ql-block">图片:海宁义工摄影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