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游记:重安三朝桥,旧州,旧州抗战机场,飞云崖,古街。

Mari

<p class="ql-block">乙巳国庆假期应邀出游黔东南黄平,在观赏重安江边的三朝桥时,发现钢架桥的修复竞然是解放战争时期南下解放贵州的二野五兵团十七军所为,仿佛看到了父辈的身影,立刻肃然起敬。父亲是十七军五十一师的,后代我定当记录一下此情此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来源网络介绍)三朝桥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重安镇重安江。由清代铁索桥、民国钢桁构桥和现代钢筋混凝土桥组成的桥梁集群。三座桥梁分别建于1873年、1942年和1995年,间距最窄处仅10米,纵向呈现中国古代至现代的桥梁技术演变特征。该建筑群中清朝铁索桥为湘黔古驿道的重要枢纽,民国钢桥承载过抗战物资运输使命,现代桥梁则是改革开放后交通发展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三朝桥中居中的是抗战时期修建的石墩钢桁公路桥,由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设计。1938年,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在铁索桥北端10米处又架设了一座钢桁桥,1939年5月建成通车。该桥长58.4米、高12.8米,桥面净宽3.1米,两边护梁高3米,单行道,桥面铺设厚实木板。建成通车后,通过这座钢桁桥运送大量的滇缅抗战物资,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1949年黄平解放前夕,溃逃的国民党军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追击下,从镇远经黄平重安逃往贵阳方向时,为阻止解放军过江,国民党军队用重磅炸药将桥梁炸断,同时炸塌了铁索桥重安一端的固定物。195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17军将之修复。(网络来源)</p> <p class="ql-block">颤颤巍巍的走在铁索桥上,还摆了一下颇式,好玩。</p> <p class="ql-block">桥头上的几块石碑,完整地记录历史。</p> <p class="ql-block">建于明清时期的飞云崖景区,漂亮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旧州抗战机场</p> <p class="ql-block">旧州老街</p> <p class="ql-block">美食- 腤汤牛肉,酸汤鱼,米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