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朋友:</p><p class="ql-block"> 您好!2025年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强调通过教育赋予儿童和青少年掌握应对灾害能力,共享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技能,让他们成为家庭和社区韧性建设的推动者,不断提高全社会综合减灾能力。</p> <p class="ql-block"> 多学一份自救知识,就多一份生命保障!我们深知,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言传身教对于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至关重要。因此,在国际减灾日来临之际,我们向您发出以下倡议:</p><p class="ql-block"><b>一、提高防灾意识,加强家庭教育</b></p><p class="ql-block"> 请家长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时间,向孩子普及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如地震避险、防洪防汛等。通过讲述真实案例、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孩子了解灾害的成因和危害,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关注身边隐患,共筑安全防线</b></p><p class="ql-block"> 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检查家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电线老化、燃气泄漏、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不当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居住环境的安全稳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共建和谐家园 </b></p><p class="ql-block"> 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防灾减灾主题活动,如知识讲座、应急演练等。通过实践体验,提升孩子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四、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升自救技能</b></p><p class="ql-block">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p> <p class="ql-block"><b>🎈地震逃生 </b></p><p class="ql-block"> 在室内: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选择开间小的地方躲避,如卫生间、厨房、墙角等:远离窗户、镜子,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被子、枕头、坐垫等保护头部,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p><p class="ql-block"> 在室外:徒步选择空旷地带避难,远离电线杆、高大建筑物、大型广告牌等。</p><p class="ql-block"> 被困在废墟中:保持冷静,保存体力;尽量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适时发出求救信号,如呼叫、敲击物体等。</p> <p class="ql-block"><b>🎈火灾逃生 </b></p><p class="ql-block"> 公共场所:迅速拨打119报警,按照疏散指示标有序逃生,切忌乘坐电梯。穿过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和墙边,弯腰或匍匐前进。逃生时随手关闭身后房门,防止浓烟尾随进入。</p><p class="ql-block"> 高层建筑:当下层楼梯已被大火封堵时,不要强行下逃,到天台等安全地点等待救援。如被困于高层呼救无效时,可在窗前挥动被单、毛巾等物,吸引别人注意。</p> <p class="ql-block"><b>🎈洪水逃生 </b></p><p class="ql-block"> 受到洪水威胁时:有组织地提前向高地等高处转移。</p><p class="ql-block"> 被围困于低洼处或木结构住房时: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以呼救,让救援人员更容易发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漂流物,在水上转移。</p><p class="ql-block"> 发现高压线铁塔歪斜、电线低垂或者折断时: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者接近,防止触电。</p> <p class="ql-block"><b>🎈台风逃生 </b></p><p class="ql-block"> 台风来临前:检查门窗是否牢固,及时关好窗户,收起阳台重物及悬挂物,加固室外易被吹动的物体。将车辆移至高处停放,切忌停在路边障碍物下或积水路边。 </p><p class="ql-block"> 台风到来时:切勿在玻璃门窗、危棚简屋、临时工棚附近及广告牌、霓虹灯等高空建筑物下逗留。避免在靠近河、湖、海的路堤和桥上行走,以免被风吹倒或吹落水中。</p><p class="ql-block"> 台风过境后:不去地质灾害点。灾后出门,一定要事先了解路段情况。清除垃圾、人畜粪便,对受淹的住房和公共场所及时做好消毒和卫生处理。</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大手牵小手,积极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减轻灾害风险,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守护美好家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