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中华】黑土地的风采

木兰木杉

文图:木兰木杉<div>美篇编号:60130760</div> <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王震、杨清海为代表的拓荒者响应国家号召,在黑龙江垦区开展大规模开发建设,将“荒原”变为“粮仓”,解决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并且创立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这段拓荒史,一直在我心中闪闪发光。</p><p class="ql-block"> 依循心之向往,2025年8月15日,我与大学同学从哈尔滨来到黑龙江省友谊农场,探寻拓荒者的足迹,领略黑土大地所展现的风采。</p> &nbsp; &nbsp; &nbsp; &nbsp;首先,我们参观了友谊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展出了友谊从汉魏时期至今1800多年古今史。进入这个历史隧道,我们看到挹娄人繁衍生息、肇兴强盛的古迹;上个世纪50年代中苏专家携手建设友谊农场的史实;专业官兵、山东支边青年、山东移民、哈尔滨移民五大城市知青和当地青年开发建设北大荒,艰苦创业的历程及友谊现代化农业的光辉成就。友谊从洪荒时代到沧海桑田的巨变,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血水和汗水,参观后我对那些拓荒者充满深深的敬意。 &nbsp; &nbsp; &nbsp; &nbsp;参观完友谊博物馆,我们来到“友谊稻田音乐会”。这里,是一片平整的土地,友谊农场把它规划成世界上最大的稻田地,播种不同的水稻品种。之所以称为“友谊稻田音乐会”,就是在稻田地的边缘,播种了各种颜色的草,像钢琴的键盘一样排列在一起,在蓝天下奏响成长的乐章,让稻田地展现勃勃生机。 &nbsp; &nbsp; &nbsp; &nbsp;心中听着“友谊稻田音乐会”的天然乐曲,我们又驱车观看了公路两侧的万亩良田,从眼前到天边,一望无际。风飘过,稻浪滚滚,如大海一样,激起千层浪;人一样高的青稞玉米,不断挥手,频频点头,对来访者致以问候和敬意;广袤的蓝天,温暖的阳光,空中的飞鸟,也对绿色大地送上关怀与祝福,让人间的希望旺盛生长。 &nbsp; &nbsp; &nbsp; &nbsp;在万亩粮田上,还有一幅栩栩如生的“平米画”,充分展示了黑土大地带给人间的希望。这幅玉米画,以极简笔触勾勒出守护黑土地的庄严使命。画面中央镌刻“丰”字的锥形粮囤顶天立地,既是黑土粮仓的具象化身,更见证着将“藏粮于仓”的承诺写在黑土大地上。两侧以“耕地中的大熊猫”为意象,传递出对资源的珍视与保护。“守土安粮”四字苍劲有力,彰显农场“国之大者”的责任担当。我站在塔楼上观看完这幅充满精神力量的“平米画”,心中感到无比兴奋与自豪。 &nbsp; &nbsp; &nbsp; &nbsp;中午,带着参观的喜悦,我们品尝了友谊县特色小吃,品味黑土大地生长出的营养,真的感到胜过省城高档饭店的美味佳肴。<br>&nbsp; &nbsp; &nbsp; &nbsp;午餐后,我们来到“挹娄文化风情园”。这里,被称为“满族故里”。据介绍,早在1700多年前,满族祖先挹娄勿吉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田畜为业,男耕女织,用辛勤汗水浇灌了这片黑土,孕育了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让这片土地富有营养,充满生机。 &nbsp; &nbsp; &nbsp; &nbsp;从“挹娄文化风情园”出来,我们又走进北大荒农机博览园。这是国内唯一的收集农机具最全,规模最大,以农机为主题的博览园。园内,有北大荒开发建设60多年来所使用过的农机具100余台件和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机械,全面展现了中国农业机械的创立、发展、飞跃的全过程,全方位展示了北大荒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恢弘篇章。 &nbsp; &nbsp; &nbsp; &nbsp;这就是祖国北疆友谊农场黑土大地所展现的风采。历史的文明在这里代代相传,熠熠生辉;拓荒者的汗水与鲜血滋润着黑土大地,呈现勃勃生机;万亩良田敞开广阔胸怀,展现宏图大志……这不就是锦绣中华的美丽图景吗? <p class="ql-block">  这个图景,是无数中华儿女用火热的激情、青春和汗水绘就的,在黑土地上留下了载入青史的奋进足迹。他们创立的北大荒精神,为这个美丽图景画龙点睛,呈现美妙意境,在华夏大地绽放异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