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同学我的班</p><p class="ql-block"> 记公安县老年大学门球班的欢乐时光</p> <p class="ql-block">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9月15日这天,我走进了老年大学门球班的教室。这是一个由24名学员组成的温暖集体,其中有17位经验丰富的老学员,7名懵懂新生。班主任王应静老师温柔亲切,而新任的郑文武老师则精神矍铄,一看就是门球界的行家里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刚开始的理论课上,郑老师就为我们勾勒出了门球运动的轮廓。他说,门球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需要智慧、耐心和团队协作的综合性活动。随后,我们转移到门球场,开始了实操训练。对于新生来说,一切都是新鲜而陌生的。郑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正撞击和进一门的动作要领,他把复杂的动作巧妙地拆解成七个步骤:一看,观察两点连线、地形和空间;二站位,找到最舒服的击球姿势;三瞄准,让锥头箭头线与两球连心线重合;四贴脚,稳定身体重心;五调整,细微修正瞄准角度;六试杆,感受击球力度;七击球,慢回杆、柔出杆。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新学员们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渐渐找到了一点感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另一边,老学员们的训练则更具挑战性。他们主要练习棒力控制、送接应球(包括直接送球和闪送球),以及进一门后精准找到接应球落点的技巧。最让新学员们佩服的是他们练习擦球(分球)时的专注——不仅要分出理想的线路,还要准确控制落点,为下一步走位做好准备。看着他们熟练地挥杆、击球,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精准,新学员们心中既羡慕又充满了学习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新老学员都能在训练中有所收获,班级制定了差异化教学、分类指导的模式。每周一的授课日,我们先在教室集中学习20分钟左右的门球理论知识,然后再到球场实操。实操时,一至三组的老学员会从实战出发,进行2小时左右的对抗性比赛训练,模拟真实比赛的紧张氛围;第四组的新学员,则侧重基本功练习,同时还会参与门球裁判员执裁等工作的实践,全方位了解门球运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班的学习氛围之所以这么浓厚,离不开班长袁龙彬的热心付出。他总是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和科目要领精心整理完善后,分享到班级群里,方便大家课后随时复习。班主任王应静老师也总是在每周一上午的课堂上叮嘱大家,门球技巧光听不练是不行的,课后一定要多加练习。这不,每天都有几位学员自发来到球场,认真地巩固课堂上学习内容。他们真是太棒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郑老师特别强调,门球训练受场地限制较大,仅靠每周一的2小时课时远远不够。他建议我们,平时每周还要抽出4-5小时进行巩固练习,把课堂上学到的技巧运用到实践中。他还提醒大家,练球时一定要注意进一门、二门的落球点,也就是控制好棒力,这样才能为下一杆的擦分球创造机会。“不要怕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希望大家都能通过刻苦练习,让自己的门球水平更上一层楼。</p><p class="ql-block"> 特别让我们感动的是,国庆节长假期间,郑文武老师为了传授门球理论和实践知识,专程从武汉回来,天天和学员们一起在球场上练习实战经验。发现同学们的击球棒力、准确度和闪球姿势不标准时,他都会一一纠正并示范指导。同学们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调整后,有了标准化的姿势,击球棒力和准度立马有了明显的进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虽然门球班才上了短短几周的课,但我已经深深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门球运动的魅力。在这里,有老师的悉心教导,有班长的热心服务,有老学员的无私分享,也有同学们之间的相互鼓励。我相信,在这个充满活力的集体里,我们一定能快速成长,在门球场上书写属于我们的快乐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