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lyq 15645979</p> <p class="ql-block"> 10月2日,秋高气爽,我们一家老中幼 8人于上午9时,自驾车向近年来人气爆棚的重庆荣昌而去,公路两旁的树木与建筑物飞快地向后退去。舒适的车内,深沉的沧桑之音、珠圆玉润的中年歌声与清脆欢快的童音交织,歌声、笑声此起彼伏,一片欢乐,两小时一晃而过,不知不觉间,我们来到了荣昌。</p> <p class="ql-block"> 荣昌名称源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取“繁荣昌盛”之意得名,位于重庆最西端,与四川接壤,面积1079平方公里,人口66万人,古称“昌州”。宋代有诗云,“天下海棠本无香,昌州海棠香扑鼻”,古代昌州广种海棠,因而荣昌又称“海棠香国”与棠城。我们所到之处,均嗅到海棠之香。同时,起源于北宋年间,展现高雅与智慧、代表团圆友善与吉祥如意的荣昌折扇随处可见。荣昌折扇与苏州折扇、杭州折扇并称为“中国三大名扇”,以手工制作和精湛工艺著称,,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荣昌2015年撤县建区,有众多名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爱好者的向往之地。近些年来,随着荣昌卤鹅与荣昌铺盖面等美食的声名鹊起,荣昌已成为了吃货们的集结地。</p> <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万灵古镇太平门的万灵熙街牌坊前,古镇的屋檐在斜阳里镀上一层温柔的金光。万灵熙街牌楼下,那副对联仿佛为我们开启了一段时光之门 ——“万千气象祥云缭绕圆美梦,灵山佛光福气东来享懿情”。进入古镇,可见圆梦楼前的对联,满是岁月的重量与温情。昔日移民千里跋涉,只为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圆梦,今日游人信步而来,只为在古镇的静谧与古朴中卸下疲惫,放飞心情。</p> <p class="ql-block"> 大荣桥下的河水缓缓流淌,映照着两岸的青瓦白墙;大荣寨碑静静矗立,见证着古镇的兴衰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 日月亭在北门城楼上,仿佛托起一轮明月与朝阳,将光辉洒满街巷。烟雨巷里,青石板被岁月磨得温润如玉,偶有细雨洒落,更添几分诗意。</p> <p class="ql-block"> 抗战船闸与水车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抗日行动与坚韧。</p><p class="ql-block"> 夕阳下,依稀可见濑溪河对岸临水而坐之71米高的乐山同款大佛,坐姿表情以及两侧的栈道都与乐山大佛相仿,与山水相映成辉。</p> <p class="ql-block"> 登上十八梯,石梯与光影交织,宛如时光的足迹。湖广会馆与三圣堂雕梁画栋,檐角飞翘,香烟袅袅中透出浓浓的人文气息。 </p><p class="ql-block"> 从最高处的南门恒胜门走出时,天色已暗,灯火渐起,古镇的明清建筑在夜色中更显庄重,炊烟与灯火交织成一幅温暖的画卷,让人久久不忍离去。</p> <p class="ql-block"> 离开万灵古镇,我们驱车直奔夏布小镇。途中,与公路边的荣昌猪雕塑不期而遇。它如猪八戒在高老庄,笑容可掬地欢迎我们。荣昌猪是世界8大优良猪种之一,是荣昌猪、太湖猪和金华猪中国三大名猪之首,全身白色、眼圈黑斑似熊猫,肉质细嫩多汁,保水能力强,烹饪后不易干柴,能充分吸收调料风味,尤其适炒川渝佳肴回锅肉,其无穷回味己在中午农家品尝过,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 夜慕降临后,我们到达了位于荣昌昌州街道的中国夏布小镇。24栋明清风貌的四合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其中,仿佛是从历史的长河中穿越而来,带着岁月的温度与文化气息。头顶是各色灯笼与倒挂的彩伞,登上梦艺廊桥的木质桥面,桥下的荣峰河如天上银河,两岸万家灯火灿烂。</p> <p class="ql-block"> 大孙女如下凡仙女,款款而行,小孙女双手捧花,笑迎游客;靓丽的母女3人清丽绝俗,引人侧目;奶奶笑容如春日的暖阳,温暖而明亮。</p> <p class="ql-block"> 夏布馆里,以萱麻为原料、经人工工艺绩纱、纺织而成的各式衣物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细如罗绢,轻柔胜丝,避暑爽身。夏布早在2008年便己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荣昌则获“中国夏布之乡”称号,引来无数中外游客。</p><p class="ql-block"> 归途时,梦艺廊桥桥头的夏布灯笼依然在暮色中温柔燃烧。这束从汉代点亮的文明之火,今晚依然在荣昌的夜空下,织就着永不褪色的光年。</p> <p class="ql-block"> 3日一早,我们进入荣昌市中心一家上档次的面庄,品尝风头正盛的荣昌铺盖面。此汤面因面皮宽大,似铺盖而得此名,起源于清代末年民国初期,是填川移民带来的具有闽粤风味的特色食品,薄、大而不规则,铺在碗中如同一幅灵动的画卷,面皮劲道、软糯爽口、豌豆耙软,汤鲜味美,2019年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我们每个人都吃得咂嘴叫好,腆肚而出。</p> <p class="ql-block"> 随后,去莲花广场“小罗卤鹅”排队购买荣昌卤鹅。荣昌卤鹅,是三百年前广东潮汕卤鹅随客家移民北上,与本地肉香肥美的白鹅相融,中药卤料,养胃养生,麻辣调味,味蕾绽放,兼具南北风味,色泽金黄透红,表皮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油光,仿佛覆了一层琥珀般的釉彩。切开时,肌理分明,瘦肉紧致而不柴,鹅皮滑爽弹牙,带着淡淡卤香。鹅肉香气浓郁却不刺鼻,入口的瞬间,卤汁的醇厚与鹅肉的鲜美交融,咸中带甘,卤香绵长,令人垂涎,其制作技艺2011年正式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排了近两个小时的队,终于如愿以偿地抱鹅而归。</p> <p class="ql-block"> 3日午后,阳光温柔地洒在安富街道上,我们踏入了荣昌陶的发源地安陶小镇。老远便望见那座标志性的巨型泡菜坛门楼,宛如一位守护陶艺传承的老者,静静伫立在入口处。穿过巨大的门洞,安陶古驿道入口处由5组陶罐组成的陶柱高高耸立,仿佛在向八方来客致意。</p> <p class="ql-block"> 沿着古道前行,我们走进了陶文化长廊。这里以陶为载体,巧妙地将清廉文化融入艺术中,每件作品都像在诉说着古老而纯粹的故事,告诫人们:廉为荣,贪为耻。</p> <p class="ql-block"> 继续向前,陶宝古街映入眼帘,两旁建筑融合了清代与民国的风韵,又不失川渝移民的独特气息。古街之中,陶艺体验馆、文化展示空间与各类商铺相映成趣,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艺术交织的芬芳。</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荣昌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紫陶 、广西钦州坭兴陶齐名为“中国四大名陶”,载誉海内外。</p><p class="ql-block"> 荣昌陶以泥为纸、窑火为墨,在濑溪河畔书写着陶艺的千年传奇。它红如枣、薄如纸、声为磬、亮为镜,2011年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化遗产名录,蜚声海内外。 </p><p class="ql-block"> 离开小镇前,我们参观了安陶博物馆。馆内陈列着自汉代以来的陶器文物与精品之作,系统展示了荣昌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历程。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与历代陶艺大师对话,对这门古老艺术的理解也愈加深刻。</p><p class="ql-block"> 国庆期间,我们一家在重庆荣昌度过了温馨的两天。漫步万灵古镇,触摸夏布的纹理,感受安陶的匠心;街头美食香气四溢,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这段时光虽短,却盛满了欢笑与温暖,成为心底难忘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