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北部拾贝(英爱之三)

慧云

<p class="ql-block">  前两天我们从英格兰东南部的伦敦、剑桥来到约克。今天将从利兹前往英格兰西北区域的曼彻斯特、英格兰湖区。这是一段既有工业革命隆重开场的历史,又有诗意氤氲、优美风光的旅程。一路走来,若海滩拾贝,点点滴滴,诗意满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英格兰西约克郡首府利兹,是英国第三大城市,在伦敦和爱丁堡之间,处于英国的地理中心。前一天晚上我们住在了利兹,于是上网查询了一番,发现我们正在一步步走近英国著名作家勃朗特三姐妹的故居——豪渥斯,只要再坐上勃朗特巴士即可到达豪渥斯了,可惜跟团游不可任性,最终与之擦肩而过,半个世纪的惦记就这样残酷地结束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大巴载着我们朝曼切斯特奔去,我一直守在车窗边向外张望,这里不仅是100年前三姐妹书中描写的地方,更是她们生命中经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片片无际的绿野与荒如莽原的休耕地虽没有《简•爱》与《呼啸山庄》小说中描写的那么粗旷、野性,也没有乱石、狂风的戏剧感,但弥漫着浓郁的英格兰气息的乡野,还是把我带回到半个世纪前书中读到的情景中:荒原上那个离开桑菲尔德庄园一无所有狼狈出逃的简•爱;那两个奔跑着的孩子——凯瑟琳和西斯克利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简•爱》插图)</p><p class="ql-block"> 利兹与曼彻斯特,两座英格兰北部名城间的直线距离大约55公里,比一个标准马拉松赛程长不了多少,我们走的是M62高速公路,车程约70公里左右,所以眨眼间那段田野风光便结束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途径索尔福德市,隶属于大曼彻斯特都会区,与曼彻斯特市中心仅隔3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世纪因运河的开通进一步促进了这里的开发,成为纺织业枢纽,留下了旧日的痕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巴进入大曼彻斯特区。两百多年前,因工业革命的爆发,曼彻斯特开启了蒸汽与汗水的时代,在19世纪时是工业革命的先驱。英国作家狄更斯《双城记》的灵感即获得于此,虽然它在我的脑海里经常笼罩在小说所描述的迷蒙雾霾和烟灰中,但依然不能磨灭它曾经辉煌的过去,曾经拥有的各种第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它是全世界第一个真正的现代都市,人类的第一次原子分裂在这里进行,第一台现代计算机诞生于此,世界上最早的近代棉纺织大工业在这里开启,由此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轰鸣的机器、繁忙的铁路使这座城市在工业各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因而有人说,“曼彻斯特今日思考的,世界要待明日才会想到”。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看到英国工业的发展历史,还可以看到这座城市新兴贸易枢纽的地位,故此曼彻斯特的精英们把它视为新的威尼斯。</p><p class="ql-block"> 这样蒸蒸日上的景象不由然让人想到大清王朝,他们那时在干什么?他们正在强化君主专制,实行闭关锁国,拒绝与西方交流,排斥先进技术(中国直到100多年后,纺纱厂才以机器代替手工生产),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也在这一刻开始逐渐拉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巴将我们送到曼彻斯特西南方,这里有一座著名的球场——兴建于1908年的老特拉福德球场,它是曼彻斯特联足球俱乐部即曼联队的主场,也是欧洲足联认证的五星级足球场,是世界上最出名和最受欢迎的足球俱乐部,全球拥戴曼联的数百万球迷将这里视为圣地,将这里的球星视为神明!老特拉福德球场自1910年起就被称为曼彻斯特的“梦剧场”。二战后几经重修、扩建现在可容纳75000名观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曼联队,是我们年老的旅友球迷熟悉的一支球队,那里有贝克汉姆、坎通纳、芒特,还有中国球星董方卓……但是不能进入球场,只能沿外围拍下它的建筑与雕塑,似乎有些遗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走向下一个景点——曼彻斯特市政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世纪中叶,当工业革命落下帷幕时,曼彻斯特街头的红砖建筑、穿过城市的运河,还有遗留的机器仍在不舍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人们从旧日荣耀中激发了建筑灵感,1868年曼彻斯特市政厅动工了。它融合了13世纪哥特文化符号与工业技术,铁质框架、釉面白砖,历史壁画、奢华的会客厅以及市政厅入口处道尔顿、焦耳的雕像,处处反映出工业时代对科技发展的重视,近150年来市政厅一直是曼彻斯特城市建筑之冠。1952年被列为英国一级保护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大巴穿过一条条马路、街巷来到阿尔伯特广场时,那座融汇着历史与文化艺术的建筑,却被护栏网遮挡得严严实实,不得窥望,只好以一张网络图片为之纪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市政厅拱形大门的雕花。(网络图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原来10多天前曼彻斯特遭遇洪水侵袭,市区多处道路被淹,市政厅周边区域受灾严重,实施了围挡措施。无奈!我们只好跟着大巴街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曼彻斯特大教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街边商店的招牌可以看出,这里是中国城唐人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国城门楼附近,</span>“THE OLD MONKEY”(老猴子)酒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穿行在曼彻斯特的大街上,处处是古旧的楼房,沉淀着历史的风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再次经过属于大曼彻斯特都会区的索尔福德市,英格兰西北部的重要港口城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巴驶出曼彻斯特大区向着北方奔去,130公里以外有一片美丽的湖水在等待着我们去欣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路过卡恩弗斯(Carnforth),它靠近霍克庄园花园,约20分钟车程即可到达<span style="font-size:18px;">温德米尔湖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又是一段美丽的田园风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一天,这一路,一直走在英国典型的雾霭中;没有晴空,没有丽日,却更有英国乡间原野的味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到达肯达尔(Kendal)小镇也就到了温德米尔湖区,它在湖区公园的东部,<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世纪时因染色产业兴盛得名,</span>尤其“肯达尔绿色粗呢”(Kendal green)闻名于世,这种布料曾是当地重要产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小镇不大,房屋各有特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每一座建筑都有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远远地看到了温德米尔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温德米尔湖(Windermere)是英格兰最大的天然湖泊,<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穿越昆布连山脉、南北走向的一个冰川谷中,</span>形成于上一次冰期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湖体南北长17公里,最宽处才1.6公里因而是一条形状狭长的湖。1951年被规划为国家公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英格兰湖区,英伦岛上最诗意的湖区,因19世纪初诗人华兹华斯的作品以及湖畔派诗人(LakePoets)而著称。华兹华斯在这里创作了《水仙》等诗作;还有彼得兔作者碧雅翠丝·波特也在此完成了她的经典创作《彼得兔的故事》。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将英格兰湖区评选为“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缎面般宁静的湖水,好像一幅还未干透的水墨画。漫步于湖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足矣!宜人的景色并非都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鲜花烂漫、阳光灿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  然后我们走进了湖区小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满街的彼得兔画像、毛绒玩具……这里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彼得兔原型的主人碧雅翠丝·波特曾经的居住地。</span></p><p class="ql-block"> 碧雅翠丝·波特在少女时代曾饲养了两只兔子“本杰明”和“彼得”。她常带它们散步并为其素描,后将这些经历写进了《比得兔》这部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中。 ‌婚后她在这片湖区的希利斯庄园度过了半生时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碧雅翠丝·波特笔下的彼得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彼得兔家庭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小楼,石头墙上一层绿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碧绿的湖水、冬天的树林、宁静的小镇,让人想到简奥斯汀故事中那几位生活在乡间别墅中的单身女子,捧着小说、喝着下午茶,谈论着昨晚舞会上出风头的姑娘与最有风度的男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走着走着,如同进入了童话世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商店里亮着灯,街上却罕有人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个童话般的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离开温德米尔湖我们继续北上,明天去爱丁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