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数字化赋能:教师使用手机投屏,共享探究过程</h3> <h3>卢丹彤老师示范课,指导学生探索细胞结构与功能。</h3> <h3>数字化赋能校本课程,指导实验理论</h3> <h3>利用手机摄像工具记录校本场景,积累本土化的教学资源。</h3> <h3>老师平时教学中注重收集素材,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收集素材,融合即梦Ai数字工具制作短视频,用于课堂教学场景展示,先让学生共情,有效地提升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素养。</h3> <h3>陈娥英老师以融安地标产品——融安金桔为媒,结合场景与Ai,利用剪映等数字工具,自制《一束金桔光的视觉之旅》的自述型微课,用于课堂教学,有效的帮助学生图片“视觉概念教学难点,参加骨干教师比赛,脱颖而出,获推荐参加市级比赛。</h3> <h3>肖露老师充分应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做跨学科实验的理论指导</h3> <h3>黄维维老师在全县生物教师研讨会上展示示范课,充分利用微课,以及情景模拟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本节课用于参加骨干教师赛课,成功获推市级比赛。</h3> <h3>陈灵华和黄维维老师主持县级集体备课活动</h3> <h3>陈灵华老师展示公开课,灵活运用数字化多媒体辅助教学。</h3> <h3>莫欣欣老师在全校集体备课活动中,利用多媒体做教学质量分析。</h3> <h3>共研共进·智慧共享<br>每一次校本课程之前的集体商讨,蹦出智慧的火花。以老带新,新老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成长。</h3> <h3>成果与荣誉<br> 耕耘有获·收获成长<br> <br>证书与作品,见证蜕变<br>在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下,指导新入职老师杨黎黎融合校本课程对本地多种植物进行导管以及利用电子显微镜对自制临时叶横切片进行气孔探究,结合探究成果引导学生用环保橡皮泥制作叶片模型用于课堂教学,参加新教师培训比赛获县一等奖。</h3> <h3>肖露老师参加青年教师技能比赛获一等奖。其中运用学生小记者在校园采访的微课赋能教学,再进而引发积极合作探究。</h3> <h3>课题组成员用心总结2024年课程开发与实践,获县二等奖。</h3> <h3>通过数字化赋能校本课程提升学生合作探究素养,对融安行道树、融安广场和校园植物蒸腾作用的深入探究,参加融安县实验说课比赛获二等奖。</h3> <h3>校本课程的开发,数字化赋能,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大部分学生对生物科学的追崇,让生物学科组在教研组绽放光彩,为集体荣誉添砖加瓦!</h3> <h3>教育之路·永不止步<br> <br>携手前行,让生命之花绽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