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丰碑照山河——辽沈战役纪念馆纪行

勇远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辽沈战役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一个战役。1948年秋,东北解放战争经过三年艰苦奋战,进入战略决战阶段,经过攻克锦州、辽西围歼战、和平解放长春等,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取得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纪念辽沈战役的胜利,缅怀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英烈忠魂,于1958年12月成立辽沈战役纪念馆,原址设在锦州大广济寺院内。1978年10月,叶剑英元帅题写馆名。1988年10月31日新馆于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北侧落成开放。2008年3月1日,作为全国首批博物(纪念)馆向社会公众实行免费开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辽沈战役纪念馆主体建筑8600平方米,基本陈列设有序厅、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全面反映了东北解放战争历史,突出展示了辽沈战役的胜利进程,揭示了战役胜利的诸多因素及伟大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型主题雕塑《决战决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战史馆:展示辽沈战役的历史进程。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辽沈战役开始前中共中央关于东北战略方针以及人民自治军(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对国民党军队作战情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北人民解放军经历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血战四平等战役后,不断扩充,发展力量,在辽沈战役爆发前,东北人民解放军已经拥有野战部队70万人,地方部队30多万人。在东北有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特种兵)、1个铁道纵队、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共54个师70万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军为反击国民政府的计划,依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决定从关内各解放区抽调一批部队和干部进入东北,会同东北原有部队执行发展东北的战略任务,部队共11万余人。同时,延安及各解放区的中共党政军干部约2万人,也陆续进入东北。1945年10月31日,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任总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员,罗荣桓任第二政治委员。1945年1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6年6月16日,中央决定改组东北局,以林彪为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彭真改任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开岭战役(1946年10月19日-1946年11月2日),是1946年10月东北国军进攻辽东会战中的一场战斗。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在宽甸县新开岭伏击全歼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之第25师。这是东北战场共军第一次歼灭国军一个整师的战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7年8月29日,毛泽东关于东北我军应于九月下旬开始作战以配合南线给林彪、罗荣桓的电报手稿(中央档案馆提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7年,陈云担任辽东分局书记兼辽东军区政委,那个时候的临江气温经常在零下40度左右。辽东军区参谋长兼后勤部长唐凯专门让人缝了一件麂皮吊面的棉坎肩送给陈云,陈云便一直穿着,直到1985年才脱下来捐给辽沈战役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子荣,牡丹江军分区侦察排长,山东牟平人,1945年参军,1947年2月在剿匪战斗中牺牲,被授予“特级侦察英雄称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北民主联军在夏季攻势中用过的机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配合南线作战,北线的东北民主联军于1947年9月14日起发起秋季攻势。在为期近两个月的秋季攻势中,东北民主联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约6.9万人,迫使敌人退缩在锦州、沈阳、四平、长春、吉林等仅占东北总面积14%的34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北民主联军经过1947年秋季攻势,彻底转为战略反攻,完全掌握了东北战场的主动权。1947年12月东北民主联军又发起了强大的冬季攻势,各路兵团一起出动,出其不意奇袭沈阳外围国民党守军。先后攻克彰武等城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南下,向北宁铁路锦州至昌黎段进攻,辽沈战役开始。(注1: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战役第一阶段:攻克锦州和平解放长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北野战军缴获的无线电发报机、电话、马达、发电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8年10月17日,国民党军第60军军长曾泽生率2.6万官兵起义。图为地下党员刘浩与曾泽生合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图为萧劲光(中)、萧华(左)接见曾泽生(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阶段:举行辽西会战,围歼“西进兵团”。</p> <p class="ql-block">第3纵队司令员韩先楚用过的手枪。</p><p class="ql-block">第3纵队政治委员罗舜初戴过的手表。</p><p class="ql-block">第9纵队司令员詹才芳用过的手枪。</p><p class="ql-block">第9纵队政治委员李中权用过的手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阶段:攻占沈阳、营口,解放东北全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林彪在前线坐镇指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辽沈战役自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历时52天。东北人民解放军向被分割于沈阳、长春、锦州等地的国军发起进攻,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收编卫立煌所率领的部队计47.2万人。东北人民解放军控制了东北全境。辽沈战役胜利后,解放军的总兵力增加到310万人,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辽沈战役将大规模的运动战与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阵地阻击战相结合,军事斗争与政治攻势密切配合,实现了中央军委提出的封闭国民党军一个战略集团在东北境内予以各个歼灭的决策,取得了打大规模歼灭战的经验。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东北野战军得以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也使东北地区成为人民解放军夺取解放战争胜利的巩固和可靠的战略后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支前馆:展示人民群众对战役的支援。</p> <p class="ql-block">英烈馆:纪念在战役中牺牲的烈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辽沈战役和东北解放战争中,5万余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长眠在白山黑水,用鲜血和生命抒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他们的英名和功绩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第34团奉命扼守塔山堡等主要阵地,经过6个昼夜的激战,打退国民党军几十次集团冲锋,牢牢地守住了阵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辽沈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胜利,彻底改变了国共内战的形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中国革命形势发展到一个新的转折点,从而加速了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进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景画馆:《攻克锦州》全景画,通过绘画、塑型、灯光、音响等形式再现战役场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塔身前面是由朱德总司令亲笔题写的“辽沈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2个鎏金大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广场。辽沈战役纪念馆通过丰富的馆藏和展览,生动再现了辽沈战役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7年过去了,这场战役早已落幕,但那些冲锋的身影、不屈的精神,将永远像一座血色丰碑,矗立在岁月长河中,提醒着我们:如今的山河无恙,是无数先烈用生命铸就;未来的前路光明,需要我们以初心续写荣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英雄城市 锦绣之州</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谢谢您的浏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