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镇远古城,又称镇远古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古城自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设县开始已有2280多年的历史。镇远古城占地3.1平方千米,河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古城有八大会馆、四洞、八祠、九庙、十二码头、吴王洞、四宫殿、古井、古戏楼等名胜古迹近200处。 镇远自宋代赐名镇远州,便为黔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2020年1月7日,镇远古城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古民居,镇远古城舞阳河两岸的古民居既有江南庭院的风貌,又有山地建筑的布局,江南与山地的结合,使镇远的民居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其中“歪门邪道”是镇远的民居建筑中独具特色之处。</p> <p class="ql-block"> 邹泗钟祠,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位于顺城街北侧,坐北朝南,由东西两院组成,总占地面积约102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80平方米。该祠是晚清朝廷为战死的邹泗钟所建的纪念祠堂。 1998年,当地将邹泗钟祠作为镇远历史文化博物馆使用。</p> <p class="ql-block"> 古巷道,镇远的古巷道是镇远古城的腹心,古巷道狭长幽深,其结构错综复杂,有“六牌十巷”的说法。迄今遗存七条:石牌坊巷、四方井巷、复兴巷、仁寿巷、冲子口巷、米码头巷、陈家井巷。</p> <p class="ql-block"> 青龙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整座建筑群由祝圣桥、中元禅院、万寿宫、青龙洞、紫阳书院、香炉岩、令公庙、东山寺八个部分组成,大小计40栋单体建筑,依山而立,贴壁凌空,具有山地建筑特点。整个古建筑群占地22100平方米,现存建筑总面积6665平方米。集佛教、道教、儒家文化遗址于一山,为江南汉地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山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绝妙典范,有“西南悬空寺”之称,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确定为“世界贴崖古建筑园林”。2005年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祝圣桥原名“舞溪桥”,又名老大桥,是一座由青石建造的七孔桥, 横跨舞阳河。该桥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于数次被山洪冲毁,直到雍正时期才得以竣工,因此桥墩属于明代,桥身却属于清代。后因康熙祝寿,更名“祝圣桥”。魁星阁是位于 祝圣桥中央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明代中期,距今已有近五百年历史。其建筑风格为典型的明清重檐八角亭阁,三层飞檐翘角,造型精美,是镇远古城的文化地标之一。魁星阁采用传统木构架结构,内部保存完好的科举题材彩绘壁画,顶层供奉魁星像。魁星像以独足立于鳌头的造型著称,寓意“独占鳌头”,象征古代学子对功名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的贵州七日游,在不同的景区拍摄了不少照片素材,似经整理和归类将分集做成美篇,并配以景点文字介绍的音画视频供美友分享。(点击以下为: 镇远古镇景区风光摄影视频)</p> <p class="ql-block"> 感谢您的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