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喜洲古镇

胜利

<p class="ql-block">昵称:胜利</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11608083</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大理三塔广场离开后,一直顺着214国道往北驶去,大约车子开了有一个小时不到,司机开上了 一条往右拐的路上,原来是去大理磻溪村,磻溪村在环洱海西路北50米,是一个网红打卡点都是年纪轻的玩的,我们年纪大的就没有兴趣啦, 大概在那个地方浪费了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后,我们车子就往喜洲古镇开去,大概又花了一个小时时间,我们到达喜洲古镇,喜洲古镇是一个很大的古镇,时间已经将近5点,我们就往古镇里面去玩了。</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3日</p> <p class="ql-block">喜洲古镇位于大理古城以北18公里处,东临洱海,西枕苍山,是白族聚居的城镇,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从布局上看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p> <p class="ql-block">民居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喜洲镇中心——四方街,是由店铺围成的小广场。这里竖着一座石坊,这就是近年来修建的“文明坊”,这个地方原来的石坊叫“题名坊”,是明代镇上出了几位进士之后建的,那时候凡是在科举中取得功名的村民都可以把名字刻上。</p> <p class="ql-block">喜洲是一个行政区划镇政府的所在地,但历史上它却具有一个城市的规模。早在南诏迁移过来洱海周围之前,这里就是白族先民“河蛮”的聚居地,当时称大厘城,居民已经很多,传说,隋文帝的将领有个叫史万岁的在这里扎兵马,所又称它为史城,附近的平坝子就称作“史赕”(赕与甸意思相同)。</p> <p class="ql-block">到了南诏末时,又在这里建造了皇宫。城的格局从地名上可以 找到蛛丝马迹,周围就有城北、城东、城南等村名,过去考古工作者还在镇上发掘到南诏时的有字瓦、布纹厚瓦和莲花纹瓦当等。</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喜洲镇是南诏的军事重镇,文化比较发达,曾为国家输出了许多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过去喜洲的工商业也比较发达,曾是云南的商贸中心之一。</p> <p class="ql-block">村头那两棵枝叶繁 如叶盖的大青树。这是在我国北方难得见到的一种乔木,俗名又叫万年青,学名是高山榕树。白族人认为,大青树是一个村庄兴旺的象征,因此又把它称作“风水树”。大青树是一个古老的白族村庄都有少不了有自己的风水树。</p> <p class="ql-block">严家大院,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古镇内四方街附近的景点,是一座有多院套连起来的深宅大院。</p> <p class="ql-block">严家大院,融合传统白族建筑艺术与现代西式别墅,展现木雕、石刻、泥塑的精湛工艺,是体验白族文化与生活美学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走进翘角飞檐高大繁复的大门,是“三坊一照壁”的院落,有照壁字画,花木摇曳,令人满目生辉。进了过厅是“四合五天井”的大院,有漏角、天井,四通八达,仿若迷宫。</p> <p class="ql-block">曲径通幽之后是别有洞天的又一个“四合五天井”的大院,最深的后院则悄然伫立着一栋西式风格的别墅洋房,完全采用现代建筑形式,内设地下室、阳台、走廊、落地玻璃窗,四周花木盆景,环境幽雅别致。</p> <p class="ql-block">虽经岁月的洗涤,红色的朱漆门窗,大理石雕刻的白色围栏仍不失其当年的风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