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扙国之年】《七旬乐康,八秩可待》

鄂南老壇

<p class="ql-block"> 《 七旬乐康,八秩可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常听人说“七旬怕老,八旬怕衰”,可邻居吴老兄的日子,却把七旬过成了“黄金档”——他用满当当的生活节奏告诉我们,七旬的“好”,从不是无病无灾的侥幸,而是有事可做、有心可寄的踏实,这份踏实,便是走向八十岁最稳的台阶。</p><p class="ql-block"> 吴老兄是1949年出生的人,这个月才满七十六周岁,家里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十分出色,本可安享“被照顾”的日子,他却偏要把自己的时间排得像年轻时上班一样规律。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河边快走一小时,脚步声里都是朝气;上午准时去县老年大学“打卡”,跟着老师学音乐,从识谱到练声,学得比学生还认真;下午更热闹,约上几位老伙计们去卡拉OK厅唱歌,老歌新曲轮番唱,笑声能盖过伴奏。吴老兄的老伴朱老师还隔三差五的为吴老兄买几个水果,让其带到歌厅,与歌友们分享;晚饭后,又牵着老伴的手在小区里散半小时步,聊聊白天的趣事。更让人羡慕的是,每年春秋两季,老两口还会邀着老表或老庚几家人出去转转,什么桂林游山水,北京逛胡同,深圳看大海,祖国山河基本上逛了一个遍。这不,最近两老口又出国探亲了。虽说他和老伴也属亚健康人群,毕竟是这个年纪的常态,可谁见了他们,都觉得这俩位老人“眼里有光,身上有劲,走路一阵风”,吴老兄总笑着说:“孩子优秀是他们的事,我们把自己的小日子过舒服了,就是不给他们添乱。”他的七旬,没有困在“亚健康”的焦虑里,反而用快走、音乐、唱歌、旅行把日子填得满满当当,每一件事都透着“我想好好过”的心意,这样的七旬,哪里是“下坡路”,分明是为八十岁攒足了欢喜的“上坡路”。</p><p class="ql-block"> 原来“ 七旬乐康,八秩可待”,从来不是对寿命的强求,而是对生活态度的笃定。不是说七旬必须身强体健,而是哪怕带着些许亚健康,也能找到让自己开心的事;不是说要依赖子女的优秀,而是在子女安心的同时,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吴老兄的日子就是最好的证明:把七旬的每一天都过得“有事做、有期待”,不用刻意盼着八十岁,只认真过好当下的朝暮,八十岁、九十岁的阳光,自然会顺着今日的脚步,慢慢照过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