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如果你活得不幸福,一定要读读罗素的《幸福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6年,罗素被控诉,原因是他参与反战,不服从管理。</p><p class="ql-block">他不得不接受法院审判,按理说,罗素可以找一位律师,但罗素决定自己为自己辩护,在法庭上,他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多小时,他说:</p><p class="ql-block">我个人被判是否有罪,都是无关要旨的事,今天受审的不只是我罗素,而是我们的祖先经过若干世纪奋斗牺牲的自由传统。</p><p class="ql-block">他不辩护还好,他越是辩护,别人越觉得他是故意挑衅。</p><p class="ql-block">最终,罗素败诉,罚款100英镑。</p><p class="ql-block">可他拒绝为不正义买单,坚决不交罚款。</p><p class="ql-block">对于人生,罗素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晚年的时候,回首人生,罗素觉得,就算再活一次,他还是会这样过。</p><p class="ql-block">就像罗素的弟子维特根斯塔在生命终结前说的:</p><p class="ql-block">我度过了极好的一生。</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虽说怎样的生活都是一种体验,但每个人都希望能将自己的人生安排得好一点,能尽可能幸福一点,可是,这世间能影响幸福的东西,实在太多了。</p><p class="ql-block">《幸福之路》是罗素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写就的一本幸福之书,他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人们,怎样才能活得更幸福。</p><p class="ql-block">翻译家傅雷说他翻译这本书的动机:</p><p class="ql-block">人生的暴风雨和自然界的一样多,来时也一样的突兀;有时内心的阴霾和雷电,比外界的更可怕更致命。所以我们多一个向导,便多一重盔甲,多一重保障。</p><p class="ql-block">因此,在这充满障碍的人间,不妨找个时间,静下来读读这本《幸福之路》。</p><p class="ql-block">罗素在书中说:</p><p class="ql-block">因为相信不少烦恼的人凭着适当的努力可以变得幸福,所以我才写下这部书。</p><p class="ql-block">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幸福是可能的。</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悲欢喜乐,很多时候,与这个世界息息相关。</p><p class="ql-block">往这世界一瞥,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p><p class="ql-block">很多人为了短暂的欢乐,不得不做很多寻欢作乐的事情。</p><p class="ql-block">罗素指出,人们之所以会有各种不快乐:</p><p class="ql-block">一部分是由于社会制度,一部分是由于个人心理。</p><p class="ql-block">随后,他又指出,个人心理大半也是社会制度的产物。</p><p class="ql-block">在某种程度上,人是环境是产物,一千年前的人,因为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所以他们觉得,剪短发就是对不起父母,毕竟“身体发肤受诸父母”的观念深入人心。</p><p class="ql-block">两千年前,人们受限于他们生活的知识和观念,总觉得,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围着地球转。</p><p class="ql-block">如今,人人都知道,我们可以争取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p><p class="ql-block">这要是在古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p><p class="ql-block">因为在古代,他们必须服从管理,在外,服从君王,在家,服从父母,在那个物质贫瘠的时代,吃饱就是幸福,大部分人几乎所有时间,都是用来谋生。</p><p class="ql-block">可是到了今天,科技快速发展,人们的生存变得越来越容易,可是太多太多的人,依然活得不幸福,人生会有许多烦恼。</p><p class="ql-block">物质无法满足,人自然会痛苦难受。</p><p class="ql-block">可是,太多物质满足了的人,依然过得不幸福,罗素说:</p><p class="ql-block">这种不快乐大部分是由于错误的世界观、错误的伦理学、错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p><p class="ql-block">这位试图布施幸福的哲学家说:</p><p class="ql-block">我愿提出若干的改革方案,凭借它们,只要你有着中等的命运,就有获得幸福的可能。</p><p class="ql-block">人生在世,幸福,有时候需要刻意去经营。</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晚年的时候,罗素找到了幸福的密码。</p><p class="ql-block">可是年轻的时候,他过得并不幸福。</p><p class="ql-block">童年的罗素,是一个悲观的厌世者,他最喜欢的圣诗:</p><p class="ql-block">世界可厌,负载着我深重的罪孽。</p><p class="ql-block">五岁的时候,他就想着,要是活到七十岁,那五岁的自己,不过熬过了人生的十四分之一,眼前漫长的人生,都是长长的烦闷,难以忍受。</p><p class="ql-block">长大一点,到了少年,他开始憎恨人生,始终站在自杀的边缘,在存在还是毁灭之间摇摆不定。</p><p class="ql-block">幸好,他热爱数学,想活着多学一点数学,这救了他。</p><p class="ql-block">可是,当他找到幸福的密码,他感到,多活一年便是多享受一些。</p><p class="ql-block">而他活得幸福的原因,一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并且做成了一些。</p><p class="ql-block">自我实现,是一种人生至福。</p><p class="ql-block">罗素活得幸福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顺利地驱除了生命的某些欲望。</p><p class="ql-block">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放过了自己,不再执着于人生的某些东西。</p><p class="ql-block">用罗素自己的话说:少关心自己。</p><p class="ql-block">他所说的少关心自己,不是不在乎自己,而是接纳生命本来的样子。</p><p class="ql-block">早年的时候,罗素喜欢对自己的罪过、愚妄和失败,进行苦思冥想,希望获得救赎。</p><p class="ql-block">一想到自己身上,竟然有那么多的罪过和愚妄,人生有那么多失败,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可怜的标本。</p><p class="ql-block">这么一想,人生毫无乐趣可言。</p><p class="ql-block">可是慢慢的,他变聪明了,不再对自己的缺陷耿耿于怀,而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他将精力花在那些让人生美好的事情上。</p><p class="ql-block">这么一来,人生竟慢慢快乐了起来。</p><p class="ql-block">很多时候,我们痛苦和烦恼,就是因为我们想得太多,做得太少。</p><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在经历了许多事情,走过了大半辈子,对于不幸福的原因,罗素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考进行了一些总结,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竞争。</p><p class="ql-block">罗素觉得,竞争妨碍了人们的幸福。</p><p class="ql-block">可是当今这个世界,太多的人都在竞争,为了成功,为了出人头地。</p><p class="ql-block">罗素幽默地讽刺:</p><p class="ql-block">他们从事竞争所惧怕的,并非下一天没有早餐吃,而是不能耀武扬威盖过别人。</p><p class="ql-block">更可怕的是,人们努力想成功,并不是有什么外在的手段逼着他们这样做。</p><p class="ql-block">逼着他们去竞争的,恰恰就是他们自己,在他们眼里,生活永远不会满足,因为他们永远都想要更成功。</p><p class="ql-block">史铁生说:任何灾难面前,都可以再加一个更字。</p><p class="ql-block">这么一想,人就会对当下的处境感恩,毕竟,上天没有让自己变得更坏。</p><p class="ql-block">同样的,任何成功面前,也都可以加一个更字。</p><p class="ql-block">当人这么去比较的时候,他所拥有的一切,就突然变得微不足道,他开始怨恨这世界没有给他更多。</p><p class="ql-block">因此,太多的人都在竞争中受苦,其原因竟是他们想要胜过别人。</p><p class="ql-block">更何况,社会上还有一种愚蠢的观念:</p><p class="ql-block">挣钱是衡量一个人的头脑的公认标准,挣钱多就是杰出的人,挣钱少就是蠢蛋。</p><p class="ql-block">谁也不愿意去做那个蠢蛋,大家都拼命想比别人走得更远。</p><p class="ql-block">可是他们却忘了回头看看,这样的观念到底合不合理。</p><p class="ql-block">罗素说:</p><p class="ql-block">成功只是获得幸福的一部分,倘若牺牲所有,就为了成功,代价就太高了。</p><p class="ql-block">在他看来,“把成功作为人生目标”这样的观念在你心中存在多久,你生活的悲惨情形就存在了多久。</p><p class="ql-block">外在的成功,始终只是生活的手段,不是生活的最终目标。</p><p class="ql-block">4</p><p class="ql-block">罗素总结的活得不幸福的众多原因之中,有一个是畏惧舆论。</p><p class="ql-block">他说:很少人能够快乐,除非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大致能获得与他们在社会上有关系的人的赞同,尤其是和他们共同生活的人的赞同。在我们这个时代,社会上流行着各种各样的观念,持有不同观念的人,就构成了不同的群体。</p><p class="ql-block">于是乎,对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很多人就难以接受,评头论足,甚至责难排挤。</p><p class="ql-block">这就是舆论。</p><p class="ql-block">罗素说:要使幸福成为可能,就必须找到一些方法来减轻公众舆论的专横,或者逃避它。</p><p class="ql-block">可是,公众舆论不过是一个过了气的暴君,只要我们自己不在意,它就不能对我们施加影响。</p><p class="ql-block">当然,大多数人因为害怕舆论,就努力缩进某个群体里,让自己跟别人一样。</p><p class="ql-block">所以,世俗世界总是在要求合群。</p><p class="ql-block">慢慢也会发现,在这个世间,不合群的终究只是少数,所以,不合群的人,要面对的舆论压力,也会更大。</p><p class="ql-block">太多太多的人,在青年的时候,就被流行的东西控制了,他们本能地接受那些流行的、更加强大的群体施加的压力。</p><p class="ql-block">但也有少数人,不愿全盘接受,于是决定走自己的路。</p><p class="ql-block">事实上,罗素说:不必要的胆怯使烦恼变得不必要的严重。</p><p class="ql-block">他接着又说:</p><p class="ql-block">公众舆论对那些显然惧怕它的人,总比对满不在乎的人更加横暴。狗对怕它的人,总比对不理不睬的人叫得更响,更想去咬他;人群也有同样的特点。</p><p class="ql-block">面对这样的世界,罗素自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年轻人要选择与自己性情相合的伴侣,也要选择与自己性情贴近的事业。</p><p class="ql-block">"真正的漠视舆论是一种力量,同时又是幸福之源。一个社会里,充满着不像习俗低头的男女,一定比大家行事千篇一律有意思得多。"</p><p class="ql-block">在每个人的性格独自发展的地方,就有不同的独特保留着,这样的话,就算是遇见一个陌生人,也是很有意思的,因为他绝不是我们已经遇见的人的复制品。</p><p class="ql-block">“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p><p class="ql-block">所以,畏惧舆论,往往让我们活得胆战心惊,生怕自己的行为不符合他人的期待。</p><p class="ql-block">不妨回来做自己,合不合心意,只有自己知道。</p><p class="ql-block">5</p><p class="ql-block">人生中的许多事情,会影响我们走向幸福。</p><p class="ql-block">但是,人生中也有许多事情,能让我们走进幸福。</p><p class="ql-block">罗素把科学家作为例子,他说:幸福的一切条件,在科学家的生活中全都实现了。</p><p class="ql-block">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使自己的能力充分得到应用,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p><p class="ql-block">他研究的结果,让他自己感到满足,同时,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也重要无比。</p><p class="ql-block">在这一点上,科学家比艺术家幸运。</p><p class="ql-block">群众不能了解一幅画或一首诗的时候,就会断定那是不好的,可是群众不了解某些科学成果的时候,却会觉得是自己无知。</p><p class="ql-block">而科学家之所以接近幸福,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工作被人尊敬。</p><p class="ql-block">他们在进行自己的研究的时候,必然是专注的,更幸运的是,他们研究的东西,必然是他们感兴趣的。</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心流》里面说的,达到了心流的状态。</p><p class="ql-block">从一件事情本身获得满足,而不仅仅依赖于结果带来的快感,这就是幸福的密码之一。</p><p class="ql-block">要在生活中去做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就会心有所依。</p><p class="ql-block">所以罗素说:幸福的秘诀就是,让你的兴趣尽量扩大,让你对人对物的反应,尽量的倾向于友善。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就越多,受命运拨弄的可能性就越小,因为就算他失去了一样,还有其他的让他幸福的东西。</p><p class="ql-block">所以,让你将幸福局限于物质,物质失去的时候,幸福就没了,而物质是太容易失去的东西。</p><p class="ql-block">因此,要想过得幸福,最重要的,不是去占有外在的东西,而是让自己变得更加宽阔。</p><p class="ql-block">6</p><p class="ql-block">在那些幸福的人身上,你会发现,他们对很多事情,都会兴致勃勃。</p><p class="ql-block">所以罗素给出一个建议,对你的人生,充满兴致,而不是放任其中一种欲望控制自己。</p><p class="ql-block">小孩子之所以更幸福,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发生的一切,充满好奇和兴趣。</p><p class="ql-block">从这一点来看,对人生充满兴致,其实就是对未来充满兴趣,不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都兴致勃勃地迎接。</p><p class="ql-block">他们兴致勃勃地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兴致勃勃地做饭,仿佛每一顿饭都是一种神圣的仪式。</p><p class="ql-block">他们会因为各自的兴趣,去遇见一个与他们相似的人,一起恋爱,一起结婚,一起携手面对人生。</p><p class="ql-block">梁永安有句话说:真正能够获得幸福的人,他首先自己要获得很幸福,他在一个人的生活里也能过得幸福,饱满,然后才会看到另一个相似的人。所以,人生要过得幸福,除了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实现自我价值,还有一点,罗素说的是“那些消磨闲暇的次要兴趣”。</p><p class="ql-block">这些兴趣,或许不会让你赚钱,不会让你得到权力,不会让你获得名声,但能让你更幸福。</p><p class="ql-block">比如,周末的时候,安静看一本书。</p><p class="ql-block">比如,为自己做顿饭。</p><p class="ql-block">比如,打理一片花。</p><p class="ql-block">这些小兴趣,既不影响本质的工作,又能让你放松,从而更好的享受生活,它们会让你从疲惫的生活里跳出来。</p><p class="ql-block">可是太多的人都不懂,他们所受的教育,将他们培育成了无聊的人。</p><p class="ql-block">罗素说:</p><p class="ql-block">近代高等教育的缺陷之一,是太偏于某些技能的训练,而忘了用大公无私的世界观去扩大人类的思想和心灵。</p><p class="ql-block">当周围过于强调物质和外在,而不关心心灵的时候,我们必须对自己投以关怀,因为幸福,从来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纪德说,人就是为了幸福来到这个世界的。</p><p class="ql-block">在幸福和痛苦之间,没有谁愿意选择痛苦。</p><p class="ql-block">可是在这世间,要求得幸福,似乎是很难的,一部分来自于外在的和谐,一部分来自于内心的和谐。</p><p class="ql-block">但最主要的,其实还是内在。</p><p class="ql-block">基本的温饱解决之后,生活的区别,就在于生活的心灵。</p><p class="ql-block">恰如有句话说的,人与人的区别,大于人与猪的区别。</p><p class="ql-block">原因恰在于内心的不同。</p><p class="ql-block">在如今这个世界,很多人的不幸福,看起来是因为不够有钱,被钱推着走,可是你仔细一看,似乎不太对。</p><p class="ql-block">因为,大家都不是没吃没穿,都不是没有地方住,都不是没有衣服穿,可是依然不快乐、不幸福。</p><p class="ql-block">因为他们的心灵,过于贫瘠,似乎在赚钱之外,就没有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似乎所有的快乐,都要用钱去买。</p><p class="ql-block">过于依赖某种东西的时候,幸福会大打折扣,因为他必然会因此害怕失去。</p><p class="ql-block">而人一旦开始恐惧,幸福就不断减少。</p><p class="ql-block">罗素有句话说:摆脱了为环境奴使的人所怀有的恐惧之后,他将体验到一种深邃的欢乐,尽管他外表的生活变化无定,他心灵深处永远不失为一个幸福的人。这话真好。</p><p class="ql-block">只有从外在的东西里挣脱出来,去看到一个更完整更丰富的自己,就是幸福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