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兄长

春赓

<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真快,似乎是转瞬之间,又一个十月便悄然而至。但正是在七年前的那个十月,一生都辛勤付出、关爱家人的我的好兄长,却在走完了自己83年的人生历程后溘然长逝,从而给我和家人留下了无尽的悲痛与哀思。时间在思念中度过,我的好兄长至今依然音容宛在,言犹在耳,尤其是其生前那一桩桩、一件件令人难忘的往事,总是像放电影一般,时常在我的眼前一幕幕呈现……</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而我的童年,却过早地品尝了人生的甘与苦,体味了人间的冷与暖。</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于赣中农村一个普通家庭,世代都是务农。作为家中幼子,我上有一个兄长和大姐,分别比我年长20岁与10岁;那时由于缺医少药,中间还有几个兄姐很小就已夭折,因此,父母更是对我百般呵护,疼爱有加,我幼时享受着无忧无虑的幸福时光。但是好景不长,当我长到九岁时,父亲因突发重病而不幸逝世。如同晴空霹雳,我与家人一时都难以接受这个残酷事实,尤其是母亲受此打击,整日以泪洗面,身体每况愈下。父亲的突然离世,使家里不仅少了一个主要劳力,而且还失去了一个重要依靠;再加上兄嫂子女多,家庭负担重,我们家从此沦为全村最大的贫困户。</p><p class="ql-block"> 对我而言,这无疑是人生的至暗时刻。失去父亲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痛彻心扉的悲伤,还有那份难以言喻的无助和迷茫,有时心中甚至产生了某种绝望……</p><p class="ql-block"> 我这种情绪上的巨大落差与变化,自然没有逃过兄长那双敏锐的眼睛。有一天,兄长在家里单独对我说道:“你现在年龄还小,千万不要分散思想,务必集中精力将书念好。虽然父亲已经离我们而去,但兄长一定会竭尽全力对你负责,这一点你完全可以大胆放心。”说到这里,兄长停顿了一下,接着又继续说道:“自上学读书以来,你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甘平庸,成绩优异,作为你的兄长,我从内心为此感到十分髙兴。希望你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以便将来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p><p class="ql-block"> 兄长说的这一席话,言简意赅,语重心长,我听后犹如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瞬间便消除了在思想上的困惑与忧愁,内心深处由此悄然涌起了一股暖流。于是,我在心里立下了誓言,一定要好好读书,决不辜负兄长对我寄予的殷切期望!</p><p class="ql-block"> 从此以后,我更加勤奋努力地学习,各门功课的成绩都在年级排序中名列前茅,从而赢得了老师与同学们的普遍赞誉。母亲对我的成长进步更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脸上终于绽放了灿烂的笑容,身体状况由此而日见康复。正是从这时开始,在日复一日的挑灯夜战中,我尽情遨游在浩瀚的书海,充分汲取着知识的丰富养分,不断拓展着自己的胸襟与视野,并从中深刻地体验到:读书是幸福的。</p><p class="ql-block"> 在不知不觉间,我即将就要告别小学、进入初中。这时,我已有4个侄子、2个侄女,再加上兄、嫂和我与母亲,我们家共有10人,而主要劳动力仅兄嫂2人。我的大侄子比我还小一岁,尚未长大成人。可以说,这个时候正是兄长负担最重的时期。因此,我在小学毕业前夕,萌生了一个初中、高中各读一年的想法,以便尽快高中毕业,早日返乡务农,从而帮助兄长减轻家庭负担。当我将这个想法如实告诉兄长时,他在点头应允之后,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微笑。</p><p class="ql-block"> 当跨入初中校园时,我越级读初二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这所初中的学生来自两个村,并按村分为一、二两个班。按理说,我所在村为一班,读初二时我理应在一班。但一班的班主任老师自认为他所带班为尖子班,担心我去了会拖其后腿,因此拒绝接收我去一班读书。这样我只能一边读初一,一边找人继续从中帮忙。最后,初二二班的班主任饶老师获悉我的情况后,终于向我伸出了橄榄枝一一欣然接受我到他所带班读书。如此以来,我一直都对饶老师心存感激。</p><p class="ql-block"> 就读初二后,我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白天上课时,我专心致志听讲,聚精会神思考,在校时便将所有作业全部完成。晚上在家里,我就点亮一盏煤油灯,刻苦自学初一时的各门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自觉初一的知识已轻松过关。就在这种紧张的学习中,我们迎来了期中考试。这次考试课目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和英语,经过考试,我取得的成绩总分,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年级第一名,当时轰动了整个校园。</p><p class="ql-block"> 兄长在获悉这个消息后,心情显得无比的高兴。但鉴于我越级读初二的曲折经历,同时也希望我更多地学习文化知识,我在初中毕业之后,兄长叮嘱我在高中阶段就不再继续越级,并说道,读书多一年总比少一年更好。这样以来,我就逐年逐级地潜心苦读,直至以优异成绩高中毕业,从而成为了我们村庄高中毕业第一人,这在当时曾一度被人传为佳话!</p><p class="ql-block"> 每当此时,我自然就会联想起众多的侄子女,他们中读书最多的仅初中毕业就已辍学务农。在背负重荷的困境下,兄长奋力托举我的这种大恩大德,总是令人感念至深,肃然起敬。抚今追昔,我不禁扪心自问,假若当年不是兄长让我在校读书,完成学业,我还能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p> <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在当时那个年代,既无高考,又无招工,我于1974年7月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几乎成为了唯一的选择。就是这样,我在广阔天地开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p><p class="ql-block"> 在回乡务农后,接踵而至的就是一年一度的“双抢”。尽管在校读书时,我也多次参加过“双抢”,个中滋味,早已品尝。但那时毕竟是学生,劳动强度相对较小。现在时过境迁,我已正式回乡务农,“双抢”自然必须有始有终,全程参与。这对我无疑是一种体力和意志的挑战与考验。因此,“双抢”前夕,兄长就关切地嘱咐我干农活时的注意事项,可谓情真意切,语重心长。</p><p class="ql-block"> 然而,兄长对我的这种关心和爱护,更多的却是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充分彰显了深厚的手足之情与同胞之谊。为此,我日益深刻地感到,拥有这样一位好兄长,堪称是我人生中莫大的荣幸。</p><p class="ql-block"> “双抢”是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为了不误农时,“双抢”不仅显得异常紧张而繁忙,而且稍有不慎还极易割伤、擦伤和碰伤。有一次,我在开镰收割稻子时,由于临近中午,饥肠辘辘,精疲力竭,再加上操镰不当,从而割伤了左手中指,导致鲜血直流。兄长见状后立即飞奔而来,并毫不犹豫地从自己的衬衣撕下一块布条,迅速地给我将伤口包扎好,并关照我在家休息几天。为了争出全勤,多挣工分,我没有在家休息,午休过后,我又投入了紧张的割稻行动。真是惊叹人体神奇的自愈力,没过几天,手指伤口就自然愈合。但伤痕是无法消失的,从此成为了我参加“双抢”永远的纪念品。</p><p class="ql-block"> 回首当年“双抢”,我惊讶地发现,自己当时的努力与坚持,原来意义重大,价值非凡。因为那些痛苦不堪的日子,最终塑造了我坚韧不拔的性格,从而使我一生都受益无穷。</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就在我回乡务农当年的11月份,一场突如其来的严重火灾,将我家的住房、粮草和衣被等诸多物品,顷刻之间化为灰烬,从此家里一贫如洗。后来,村庄两户人家接纳我们前去居住,这样才使我与家人有了栖身之所。我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在分配卧室时,兄长将宽畅、明亮的一间卧室,安排了我和母亲与大侄居住,而自己与嫂子则居住在一间阴暗、潮湿的卧室。当我提出我们这间卧室让给兄嫂居住时,兄长便和蔼地对我说:“母亲年事已高,你要看书学习,自然应该选一个好点的卧室居住。”我没有再说什么,眼眶却噙满热泪。</p><p class="ql-block"> 但值得庆幸的是,这时我与大侄都已长大成人且是主要劳力,还有几个侄子女也在生产队挣工分,我们家现已成为村庄最大的余粮户;与此同时,兄长又带领我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家庭财富从此日积月累,聚少成多;再加上亲友的鼎力相助,在两年之内,我们家终于建成楼房并乔迁新居。此刻,我们一家人欢天喜地,笑逐颜开!</p><p class="ql-block"> 时间已经进入了1976年,这标志着我回乡务农已有一年半之久。在母亲和兄长的大力支持下,我于当年2月光荣参军入伍。在人民军队这所大熔炉里,我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加入了党组织,并当上了班长。正当我决定退伍返乡并参加次年高考之时,越南军队屡犯我广西、云南边境,因此当年部队没有人员退伍。就是这样,1979年2月17日,我毅然奔赴到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那硝烟弥漫、炮火纷飞的战场。</p><p class="ql-block"> 其实,有关参战之事,我事前并未告诉过家人。但是,据战后家中来信告知,那时兄长十分关注国内外形势,他从广播电台和街坊四邻的消息中,早已知晓我投身到了血雨腥风的战场,只是不敢告诉母亲。但后来母亲也知道了,这时兄长就要不断地劝慰母亲。真是不知道,深爱我的好兄长,在历时近一个月的战争中,他为我流下了多少泪水;因担忧我的生命安危,他又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p><p class="ql-block"> 在战略目的达成之后,我所在部队驻守在广西边境,我便迫不及待地写信向家人报告平安。当战后每天都在邮局查信的兄长,终于查收到我的这封信时如获至宝。历来节俭的兄长大步走进商场,毫不吝啬地购买了两挂大鞭炮,在邮局门前燃放了一挂,另一挂则燃放在我们家门口。兄长对我爱之深,情之切,我们或许从中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在部队服役五年后,我于1981年1月退伍返回家乡,不久,就与自由恋爱的女校友结为伉俪。结婚当天,兄长为我们操办了隆重而热烈的婚礼。由于我们家先后遭遇了丧父、火灾这样的重大变故,从此以后,我的婚姻曾一度成为母亲与兄长最大的心病。因此,在新婚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当目睹了我与心爱的人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兄长喜极而泣一一眼里流下了幸福的泪花!</p><p class="ql-block"> 此情此景,必将永远定格在我的内心,从而成为人生一种温暖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进城当工人,曾经是我人生最大的梦想。1981年早春时节,我终于开始梦想成真,由此揭开了人生中崭新的一页。 </p><p class="ql-block"> 因在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荣立战功,我在结束五年军旅岁月后,按照当地有关政策规定,如愿分配在一家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工作,不仅无下岗失业之忧,而且还为我以后进入企业宣传部门工作,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妻子当年是民办教师,在家乡一所小学从教,我们夫妻是两地分居。同时,当时已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妻子属农村户口,分得少量田地需要耕种。再就是我在婚后不久,深谙世事的兄长执意要我们分开来过,母亲在我们兄弟家各生活一年,妻子一人在家自有诸多不便。好在兄长总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从而使我们诸多难题迎刃而解。</p><p class="ql-block"> 为了使我在企业安心工作,在我即将离乡进厂之前,兄长嘱咐我说:“参加工作以后,你务必要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认真看书学习,努力做好工作,使自己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母亲和弟媳在家,兄嫂一定会尽力关照,这方面你千万不用担心。”</p><p class="ql-block"> 我的好兄长历来都说话算数,信守诺言,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简短的话语饱含深情,温暖人心,这无疑将增强我全力做好企业工作的信心与力量。</p><p class="ql-block"> 进入企业之后,我开始是分配在一个二级单位的冷拔车间工作。一台冷拔机安排两人,工作期间轮流作业。为使自己的工作尽快实现由不会到会的蜕变,我学习很勤奋,工作很努力,短期内就熟练掌握了冷拔的工艺流程与操作方法,可以上机独立作业。</p><p class="ql-block"> 转瞬之间,就快到早稻插秧时节。我共机的工友家属同样是在农村,因为家里人多田多,到时需要回去帮忙插秧。考虑到我们这台机不能停机影响生产,我就主动提出让他回家,我留下来坚持生产,从而使这位工友如释重负。于是,我就请了一天假,回家将这一情况告诉了兄长。兄长听后对我说:“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将工作放在第一位。弟媳一人分到的田又不多,我们到时帮一把就行了,其实用不着你回来帮忙,包括以后的‘双抢’也一样。”兄长的话使我感动不已,我当即对兄长连声道谢。</p><p class="ql-block"> 由于工作的缘故,我“双抢”农忙之时又不便请假回家。兄长对此是完全能够理解并支持的,但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双抢”还没开始多久,我妻子就兴高采烈地来到了企业。原来,在“双抢”开始后,兄长无论是在抢收,还是在抢种时,都优先将我们家里的做好,这样,我的妻子就可以利用暑假时间来企业与我团聚,良苦用心,令人动容。</p><p class="ql-block"> 我们共有两个小孩,每个小孩在出生前,妻子都是提前住进医院妇产科待产。而在临行之前,兄长都会要嫂子伴同我妻子一起前往医院。尽管这时我也会请假回去探望,但每次都是来去匆匆,照顾、护理妻子与小孩的诸多工作,基本都是我的嫂子在负责进行。所有这些至今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正是由于兄长的大力帮助和支持,我才可以心无旁骛、全情投入到企业各项工作之中,从而使自己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进入冷拔车间工作半年后,我就调入分厂党群办从事宣传工作;在企业工作三年后,作为后备干部并经严格考试筛选,我进入企业党校脱产学习两年,最终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进入企业工作五年后,我妻子因农转非在企业小学从教,并按有关政策转为正式教师,两个小孩由此一并农转非,从而顺利解决了当年异常艰难的夫妻分居问题。</p><p class="ql-block"> 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我们全家团聚之后,征得母亲与兄长的同意,我就将母亲带到城里,与我们共同生活在一起。母亲刚开始感觉还好,但随着两个小孩分别进入了幼儿园和托儿所,我们夫妻又要去上班工作,她一人在家便倍感孤单与寂寞,因此就向我提出要带她回老家。如此以来,母亲跟我们在一起生活还不足两个月,就又与兄嫂生活在一起20余年,直至走向其93岁生命的尽头。</p><p class="ql-block"> 此时母亲由于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其实照顾起来已殊为不易。但兄长为了不让我分心影响工作,母亲病情不是特别严重时,却从来都不会告诉我知道,而是自己用车推着母亲前往医院会诊治疗。在长达21年的时间内,兄长唯有一次电告我母亲生病的消息。这是1997年4月,兄长来电说母亲病了,我一听就感觉情况不妙,便急匆匆赶回老家,只见母亲气息奄奄地躺在床上。我的大姐都说,母亲的病这次看来是没法治了。我告诉兄长,无论如何都要带母亲去医院看病治疗,兄长同意了我的意见。我们带着母亲前去医院先作检查,原来母亲是胆结石炎症严重发作,没有及时对症下药治疗所致。母亲的病症找到了,在医院仅治疗六天便痊愈出院。我这次累计花费不足1200元,却让母亲在这个世界多活了11年,或许这是我对母亲可以聊以慰藉的。</p><p class="ql-block"> 总之,为了尽力照顾好母亲大人,我的好兄长为我分担、付出了太多太多,从而使我可以全力以赴地做好各项工作,努力走好自己的职场进阶之路。无论从基层班组到机关处室,还是从生产工人到领导干部,我的成长进步都凝聚着兄长的心血与汗水。兄长这份沉甸甸的关爱,值得我与家人永远珍视并感激!</p> <p class="ql-block">  当代诗人臧克家有句名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此言不虚,甚为认同。一个心中装着他人的人,他人心中必然会装着他。我的好兄长就是心中装着他人的人。屈指算来,我的好兄长至今已走了七个年头,可他依然还活着,并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一定谨遵兄长教诲,继承兄长遗志,保持乐观心态,勇敢面对挑战,努力开创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以告慰兄长的在天之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