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生而与物存在感本来就有,生而与人我们却一直在追寻那份个人独享的存在感。不论意义多大,不论付出怎样的代价,与生俱来,一直苦苦追寻。如果为之努力,这就是一种坚持,一种良好的品质。但如果你是等待,甚至是索取,那就没有意义,不是真正的存在感。当然,我们都会支持、欣赏前者。</p><p class="ql-block"> 存在感,它必须得有它所能生长的土壤,那就是相伴左右的人或人创造的环境,一或是人创造的物质财富,或是那份都想拥有的精神财富。但所有的这些应该都是彼此成就,而不能一味等待,更不能硬生生索要。</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觉得人最能存在的是独处,自我存在感,不影响任何人的存在感。昨晚,我和老公散步一个多小时回来后洗澡,躺到床上才八点二十,感觉全身松软,此刻最好的存在感就是睡觉。这时,我感觉到体力的不存在感,但没有悲伤,因为劳累,因为年龄,又因为明早她会再回来。刷手机最多二十分钟,我就进去自己的睡眠状态,此后的万物存在与己无关,高高挂起,我也只能挂起,因为我已把一切交给了另一个世界——梦境。这其中对身边的人不知道可有妨碍我不得而知,也不必自寻烦恼。途径十二点多起床一次,再到三点半就没有一点睡意了。我想享受梦境舒坦睡眠的存在感该结束,起床。简单洗漱,该把存在感交给洗衣机了,但我必须把它推到快门它才会有存在感,我也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这也是一种互相成就的存在感。</p><p class="ql-block"> 其次,生活中,工作中,我们都想别人对自己友好。我们用自己的方法方式为别人做事,表面老师对别人好,其实也是自我寻求存在感。别人对我们也是一样,这就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当我们无形中做了利于别人的事,或许才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但我们很难做到用别人想要的方式方法去关注或关爱别人的生活和工作,因为我们多数没有这样的胸襟,也有的是没有这样的能力。这样就导致,你做了认为为别人好的事,反而别人不领情,有时还会很反感。当今社会最明显的是培育自己的孩子、教育者教育学生。我们多时不能做到设身处地,只会独立独行,甚至越俎代庖。此时此刻,我们存在感爆棚,但他们呢?不论是身为子女或受教育者,在某个时段都是弱势群体,甚至是“受虐”对象。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培育或教育对象的生长发育规律,蹲下身来和他们交谈,寻找适合他们的方式方法,追寻那份彼此成就的存在感。作为成年子女和长辈之间,岂不是也是如此呢?</p><p class="ql-block"> 再次,我们最亲密的是自己的伴侣。大家应该都是想对彼此好吧?可千万别处成亲人,更别是仇人。我们都知道婚姻需要经营,但又有多少人用心去经营,心甘情愿去付出呢?因为我们没有彼此付出的责任,我们开始是陌生人啊!要想婚姻保持常新常新鲜,应有的仪式感绝对有必要。但时间久了,或许是疲惫,更主要的是觉得没有必要去挖空心思制造什么氛围,更别是浪漫。久而久之,从陌路走到不能再熟的路,被称为“亲人”。这时,如果有一方发现想改变,另一方一定要思考要有反应,最后才能相互成就,才能收回曾经拥有的那份男女之情的存在感。当然,如果不想努力,实在疲惫,或者真是遇到良人,那就潇洒说拜拜,别为了无意义的存在感,最后成了仇人。最想不明白的是谁为谁离开本该属于人类的世界,你走了,最舍不得的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最可怜的是自己的孩子。记着,亲情也是彼此成就,才会一直是亲人,不是生灾害病,请一直别撒手。</p><p class="ql-block"> 总之,人间百态,诸事多多,作为其中的我们,彼此成就才会有真正的存在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