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昵称:蓝莓</p><p class="ql-block">美篇编号:419488</p><p class="ql-block">拍摄器材:华为P40 Pro +</p><p class="ql-block">出镜/摄影:蓝莓</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北京玉泉路</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5年10月10日</p> <p class="ql-block">像北京的秋总来得克制,像胡同里老人摇着蒲扇的闲话,不疾不徐间,就把栾树染成了巷陌间最清亮的底色。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终于有空拿起三脚架和手机拍了一组栾树人,看着街道上满是栾树的果实,情不自禁地</span>想起,史铁生笔下的栾树,原也是这般模样。</p> <p class="ql-block">他在《我与地坛》里写过,地坛的栾树“夏天开白花,秋天结红果”,朴素的句子里藏着最真切的观察。我站在树下抬头望,那些挂在枝头的蒴果,像一串串迷你的红灯笼,有的已经微微裂开,露出里面黑亮的种子,风过时轻轻晃荡,倒比任何精心设计的布景都鲜活。我遥控手机拍下这美丽的秋色,恍惚间竟觉得,和多年前坐在轮椅上凝望栾树的史铁生,共享着同一片秋阳。</p> <p class="ql-block">站在过街天桥上,可以近距离接触栾树果实,看到因为几天的风吹雨打已经枯萎,有的已经落地……这场景忽然让我想起史铁生说的“死是必然降临的节日”,原来生命的循环从不是抽象的道理,就藏在栾树每年如期的花开花落里——夏天的白花是对烈日的应答,秋天的红果是对大地的告别,而落在泥土里的种子,是给下一个春天的承诺。</p> <p class="ql-block">史铁生为什么总爱在这里栾树下待着——栾树没有松柏的苍劲,没有银杏的张扬,它就那样安静地站着,用一年年的花与果,记录着地坛的晨昏,也见证着每个过客的心事。</p> <p class="ql-block">我忽然想起史铁生的话:“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或许北京的秋天之所以动人,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栾树——它不声不响,却用花与果把时光酿成了诗;而我站在树下,在快门按下的那一刻,也成了这秋日诗篇里,最鲜活的一行。</p> <p class="ql-block">我想下次一定去地坛拍栾树花或果实。到那时,我还要来地坛的栾树下,踩着满地的“红灯笼”,听一次秋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就像多年前,史铁生曾在这里,静静凝望过的那样。</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