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课收获:</p><p class="ql-block">孝是爱和敬的结合。</p><p class="ql-block"> 顺是因时因地付出的行为。</p><p class="ql-block">🌹父母所有的财产,我们不能有贪念。</p><p class="ql-block">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p><p class="ql-block">🌹修自己的本性,自己的心,对待看世界的转念</p><p class="ql-block">修自己的业力,是自己的旧习。有觉知的活</p><p class="ql-block">修自己的愿力,愿力不动于山。</p><p class="ql-block">修行不是为了脱离生活,</p><p class="ql-block">修行不是为了圆满而是更加的慈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早课嘉禾外婆的几句话,如清钟撞入心扉,让我在纷繁日常里,忽然站定了脚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孝是爱和敬的结合。这话听起来朴素,可细想之下,却如深井回音。我们常把孝等同于顺从,以为听话、给钱、常回家便是尽孝。可真正的孝,是心底生出的敬意,是看见父母老去时不耐烦的皱眉,却仍能弯下腰为他们系好鞋带;是他们唠叨往事时,你放下手机,轻轻应一声“我在听”。爱是温度,敬是距离,两者合起来,才是不黏腻也不疏离的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顺”,不是一味迎合。它是在当下情境中,用最妥帖的方式去回应。父母年迈,执意要自己洗衣做饭,我们不强行代劳,也不放任不管,而是陪在一旁,等水凉了悄悄调热,等菜咸了下次少放盐。顺,是柔软的智慧,是因时因地生出的行为,不是委屈自己的妥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课上还讲到:父母所有的财产,我们不能有贪念。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我内心深处那些未曾察觉的角落。我们总说“那是我家的”,“迟早是我的”,可哪一样东西,真是属于“我”的呢?家宅田产,不过暂寄于此生。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若心存占有,便是尘埃落定,再难清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修行,从来不是躲进山林不问世事。而是在厨房油烟里忍住脾气,在地铁拥挤中不让怨气蔓延,在父母固执时仍能轻声说话。修本性,是修那颗遇事就跳的心;修业力,是觉察自己一再重复的旧习——比如一被批评就反击,一遇压力就逃避;修愿力,则是要立一个不动如山的念:我要成为一个更柔软、更清醒、更慈悲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打动我的是那句:“修行不是为了圆满,而是为了更加慈悲。”我们总想修成“完美”,可人生哪有终点?真正的修行,是看透无常后依然愿意伸手扶人一把,是明白自己也有缺点却仍能包容他人。不是脱离生活,而是更深地走进生活,在柴米油盐中修一颗不动摇的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完早课,我的心已悄悄改变了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