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到徐州的第二天,包租了山东台儿庄旅游公司一辆38座的中巴,负责此后10天载我们一行游览各处。 ↓</p> <p class="ql-block"> 是较新的车,车况不错。当日乘此车继续游览徐州。 ↓</p> <p class="ql-block"> 七、徐州户部山(4A):</p><p class="ql-block"> 古称南山,秦未楚霸王项羽曾驻扎此处。明清时期,因黄河水患频发,徐州富户为避灾迁居至此,形成“穷北关,富南关,有钱都住户部山”的现象,其逐渐发展为徐州的经济、文化中心。 ↓</p> <p class="ql-block"> 户西巷,长40余米,最窄处1.5米,故又称“一人巷”。</p> <p class="ql-block"> 户部山主要景观之一:戏马台。</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定都彭城,曾在山顶建戏马台,用于检阅军队和驯马,成为徐州现存最早的人文遗迹。明清时期为徐州的第一胜迹。 ↓</p> <p class="ql-block"> 戏马台现有西楚霸王项羽塑像。 ↓</p> <p class="ql-block"> 有纪念项羽的“雄风殿”。↓</p> <p class="ql-block"> 内有项羽史绩的石刻画展。 ↓</p> <p class="ql-block"> 戏马台背面。 ↓</p> <p class="ql-block"> 户部山的主要景观之二:崔家大院(崔焘故居)。正门广场竖立双斗旗杆,高20米,象征崔家明清两代进士功名,故俗称“崔旗杆”。 ↓</p> <p class="ql-block"> 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扩建于道光年间,当年有三大院群共1万平米,号称占徐州半城;现存上、下两院共4600平米。有12个四合院,150余间房,兼具南北建筑风格。 ↓</p> <p class="ql-block"> 翰林楼。 ↓</p> <p class="ql-block"> 崔家共有5位进士、两位翰林。崔焘中进士入翰林院,历任河南通许县知县、郑州知州、安徽怀庆知府等职,为政宽简,放赈救灾,深受百姓爱戴,官至内阁中书。后期的崔家大院是崔焘奉旨在故乡旧居上扩建的。</p><p class="ql-block"> 翰林<span style="font-size:18px;">楼内有崔焘塑像。 ↓</span></p> <p class="ql-block"> 户部山还有李家大院等多处古院落。 ↓</p> <p class="ql-block"> 航拍户部山。 ↓</p> <p class="ql-block"> 八、淮海战役纪念园。</p> <p class="ql-block"> 淮海战役纪念塔:</p><p class="ql-block"> 位于凤凰山东麓。塔体由回廊、角亭环抱。塔高38.15米,塔名由毛泽东所书。塔基左右各为解放军和人民支前的浮雕;塔四周围廊刻有刘少奇、江泽民等领导人的题词和3万余名烈士的名录,以及嵌着反映淮海战役的大型陶瓷壁画。塔正面下方的碑文由张爱萍撰写、陈毅修改定稿。碑文以767个字概括了淮海战役的经过及胜利的意义。 ↓</p> <p class="ql-block"> 航拍淮海战役纪念塔。 ↓</p> <p class="ql-block"> 具体指挥淮海战役的总前委的大型塑像:书记邓小平、常委刘伯承、陈毅,委员粟裕、谭振林。 ↓</p> <p class="ql-block">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埠会战”),我军以60万消灭80万,是解放军战史上一次辉煌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斯大林高度评价此役,认为战绩远胜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美国西点军校曾在教材中列为范例。 </p><p class="ql-block"> 淮海战役中英勇军的塑像。 ↓</p> <p class="ql-block"> 准海战役纪念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于1965年11月建成开放。2003年5月扩建,2007年7月,新馆建成开放。其占地7万平米,建筑面积2.56万平米。↓</p> <p class="ql-block"> 半径25米、高28米的全景画馆位于馆内一楼大厅中心。 ↓</p> <p class="ql-block"> 淮海战役使国民党在中原和华东战场上的精锐师团丧失殆尽,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被解放,蒋介石统治集团日益陷入土崩瓦解之中。此役可谓新中国的重大奠基之役;此役之后,可展望了新中国的曙光。</p><p class="ql-block"> 总前委指挥作战场景<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军伤亡10余万,敌我战损比为4.06:1),</span> ↓</p> <p class="ql-block"> 华野九纵27师79团追击黄伯韬兵团途中,被十余米宽的河流挡路,2连1排3班10勇士迅速跳河做桥墩,架起“人桥”,于零下4度在河中撑住75分钟,使500多人的攻击部队及时冲上对岸,全歼守敌。此大无畏之举惊天地、泣鬼神! ↓</p> <p class="ql-block"> 整个淮海战役,有支前民工543万,是作战部队的九倍。足以显示了中共组织巨大无比的动员力!足于展现了广大民众为国家解放的慷慨贡献精神!今世界惊叹!</p><p class="ql-block"> (照片是部分支前民工中的牺牲人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航拍淮海战役纪念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