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坝镇项目考察记

黑山幽谷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10日,晴、最高温度36度。在镇和有关部门人员的介绍陪同下,我们考察和参观了关坝镇在建的三个项目。经过一天的考察,我们感受到了万盛经开区快速建设的脉动,看到了万盛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希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渝筑高速公路藻渡河大桥,位于重庆万盛关埧与贵州桐梓坡渡镇交集处。摄影:杨安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 光明大桥复建</p><p class="ql-block"> 光明大桥位于重庆万盛关坝镇与贵州的坡渡镇连接性拱型大桥。于2007年修建,至今有18年了。大桥下游的綦江区赶水镇境内的藻渡河,正在修建重庆市Ⅱ等大(2)型水利工程(藻渡河水库)。水库于2027年建成蓄水。现在的光明大桥淹没,需拆除。因此,要新修建一座光明大桥,两个桥墩跨度中间距离有100多米,投资近5000万元。预计明年建成。</p><p class="ql-block"> 重庆市藻渡水库光明大桥复建工程介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建设背景:该工程是因重庆市藻渡水库项目的推进,需要对水库淹没区内的原有省道S534上的光明大桥进行迁建复建。</p><p class="ql-block"> 2、 项目概况:复建工程包括还建道路317米和光明大桥一座,桥长248米,桥宽12.5米。</p><p class="ql-block"> 3、项目状态:根据招标信息,该项目在2024年7月进行了施工招标,计划工期为720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正在建设的光明大桥复建的两个桥墩。摄影:杨安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施工方工作人员正在给我们介绍工程进展情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贵州境内的新建桥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门是重庆新建桥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图远处为渝筑高速路高架桥。</p><p class="ql-block">底下是光明大桥(老桥),左侧方为在复建的光明大桥(新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光明大桥(老桥)的风采,据当时建桥的专家介绍,建此桥时,该桥还是一个科技创新项目,它即是一个拱桥。但又在拱的上方立了几排石柱,提高了桥面高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此留影。两年后,再也见不到老桥的踪影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 重庆(万盛)绿色建材循环产业园项目开发建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陕渝(重庆)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陕渝建材公司)由陕西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交通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金18000万元,其中陕西建材占股95%,万盛交建集团占股5%。</p><p class="ql-block"> 主要负责重庆(万盛)绿色建材循环产业园项目开发建设,计划总投资为38.2亿元,包含六个板块。其中:一期计划投资9.39亿元拟建设年产500万吨砂石骨料生产线;二期计划投资14亿元拟建设第一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三期计划投资17亿元拟建设第二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日产1200吨石灰生产线、年产10万吨轻质碳酸钙生产线、年产50万立方ALC板材生产线。</p><p class="ql-block"> 项目全面达产可实现年产值13亿元,年纳税10000万元,解决就业约400人。其中,自二期项目达产之年起(含当年),实现销售收入约6亿元,年纳税约6000万元;自三期项目达产之年起(含当年),实现新增年销售收入约5亿元,新增年纳税约3000万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 凉风村的变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 凉风村的变迁。是一个从昔日依赖资源到如今依托生态,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p><p class="ql-block"> 1、变迁维度: 过去(2014年前) 现在(2025年)。</p><p class="ql-block"> 2、整体面貌: 国家级贫困村,坍塌的土坯房、泥泞的村道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道路纵横、屋舍俨然。</p><p class="ql-block"> 3、 核心产业: 依赖煤矿资源 生态旅游、休闲渔业、特色农业。</p><p class="ql-block"> 4、生态环境: 资源枯竭,生活污水直排,矿坑荒废 绿水青山,污水集中处理,溱溪河变清。</p><p class="ql-block"> 5、人口趋势 :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村庄"空心化" 人才主动回乡创业,开办农家乐等。</p><p class="ql-block"> 6、发展动能 :传统黑色"煤村"经济 "梦乡渔村"绿色生态经济,产业融合。</p><p class="ql-block"> (二) 凉风村的振兴密码</p><p class="ql-block"> 凉风村的成功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1、产业焕新,绿色发展:凉风村彻底摒弃了对煤矿资源的依赖,围绕"渔"字做文章,发展生态旅游和休闲渔业。同时,引入"鱼菜共生"等循环生态农业模式,并规模化发展李子等经果林,实现了从"黑色经济"到"绿色发展"的蜕变。</p><p class="ql-block"> 2、生态优先,环境重塑:村里修建了多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污水的全面收集与处理,使曾经的溱溪河重归清澈。此外,通过大力恢复矿区生态,打造出"山上绿屏、半山绿果、山下绿水"的生态景观,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p><p class="ql-block"> 3、人才回流,活力重现:随着乡村的发展,出现了"孔雀归巢"的现象。许多曾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看到家乡潜力,选择回乡创业。例如,返乡创业者黄世刚开办的"大自然农庄"不仅收入可观,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p><p class="ql-block"> 4、文化铸魂,治理有效:凉风村深入挖掘唐代溱州故地的历史底蕴,并连续举办农民丰收节、苗家文化展示等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同时,创新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村民通过参与乡风文明、人居环境等活动赚取积分,可在"爱心公益积分超市"兑换物品,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三)未来展望</p><p class="ql-block"> 凉风村的发展并未止步。目前,投资规模更大的"凉风渔产业提升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该项目将打造一个集渔业文化体验、生态科普教育、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渔产业综合体,并规划了鱼乐营地、绣球花海和智能化养殖鱼塘等新业态,未来的凉风村将更加值得期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两只白鹭上青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后感:</p><p class="ql-block"> 万盛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它是抗日战争陪都的能源基地。用万盛南桐煤矿生产的煤和焦炭,冶炼出来的钢和铁,生产出来的枪炮和子弹,射进了小日子人的胸膛,使之命丧黄泉。最终赢得了胜利,也有我们万盛老一辈人的功劳。海孔的山洞,见证了我国第一架运输机的诞生;晋林、平山、兴无、508库,911、07库房彰显出“三线”建设者们不畏艰难的奉献精神;因煤而产生的南桐矿务局和南桐矿区(行政区划),记载着万盛经开区的前事今生。</p><p class="ql-block"> 万盛人生生不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辈人有一辈人的责任。尽管我们今天只参观了三个项目,只是凤毛麟角。但是,它使我们感受到了:万盛人从骨子里就隐藏着不服输,要争气的基因,万盛人在发奋!顽强的、拼搏的、雄起的、勤劳的万盛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把家乡建设的更加强大和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及编辑:杨安福</p><p class="ql-block">摄影:杨安福</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10月10日</p><p class="ql-block">地点: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关坝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