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山风景名胜区

往事如风

<div><br>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虎丘山门内8号,在苏州古城西北3.5千米,海拔34.3米,景区面积72.8公顷,核心景区面积15.97公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div>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达 72.8 公顷,其中核心景区面积达到 15.97 公顷,海拔 34.3 米,山体由侏罗系火山岩浆构成,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br>虎丘历史悠久,已有 2500 多年。春秋时期是吴王阖闾的离宫,阖闾死后葬于此地。东晋咸和二年,司徒王珣和司空王珉在虎丘山分别建造别墅,后改建成寺庙。唐代白居易担任苏州刺史时,修通七里山塘,使虎丘成为游览胜地。明清时期,虎丘曾多次得到修缮和扩建,康熙帝和乾隆帝都多次前来参观。1953 年,虎丘山被政府接管整修并向公众开放。<br>云岩寺塔:俗称虎丘塔,始建于五代至北宋建隆二年(961 年),为七层八面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是世界第二斜塔,也是苏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2014 年,作为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r>剑池:为虎丘最胜处,传吴王阖闾以扁诸之剑三千殉葬其下而得名。剑池西南石壁竦峙,下涵古泉,唐刘伯刍品为 “天下第三泉”。<br>断梁殿:又称二山门,建于元代至正四年(1344 年),是进入虎丘山的第二道山门。其顶部的脊檩由两根木材悬挑至主间中间位置接合使用,运用杠杆原理承受屋顶压力,是其独特的建筑特色。<br>千人石:位于虎丘山中部,四周有剑池、第三泉、白莲池等景点。传说生公讲经时,顽石点头,下有千人列坐,故而得名,其气势磅礴,是虎丘的著名景点之一。<br>虎丘山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各个朝代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留下了大量的文化和历史遗迹。历代文人墨客如白居易、韦应物、刘禹锡等都曾在此留下诗篇,苏东坡更有 “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的千古名言。此外,虎丘春季庙会、花会等传统活动,也是苏州重要的民俗文化组成部分。<br> 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五公里处,是苏州风景名胜区,虎丘己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素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使苏州虎丘成为旅游者的神往之地。虎丘景区主要有(云岩寺塔~虎丘塔)虎丘塔高耸入云己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世界上第二个斜塔古朴雄奇,早己成为苏州古城标志性建筑,千人石气势磅礴,下有千人列座的佳话。剑池是苏州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迹是剑池。从千人石上朝北望去,别有洞天,圆洞门旁有“虎丘剑池”四个大字,剑池大约六十多步深大约二丈,终年不干,清澈见底,可以汲饮。唐代李秀聊曾品为“天下第五泉”。虎丘的地方虽小,却是五步一景,十步一重天,秀美的景色,是历史悠久文化景观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虎丘山门内8号,在苏州古城西北3.5千米,海拔34.3米,景区面积72.8公顷,核心景区面积15.97公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 虎丘又称海涌山,东晋司徒王珣与弟司空王珉于剑池两侧建别墅,后舍宅为寺,名虎丘寺,寺宇沿山而筑,“寺中藏山”为其一大特色。虎丘后山有“虎丘后山胜前山”之说,现存青石小桥、石牌坊、湖石假山。<br> ‌苏州虎丘山‌,位于苏州市姑苏区,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享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虎丘山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 苏州虎丘景区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景区主要分为千山、千人石和山顶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很多值得观赏的风光、人文景点。 虎丘山古称“海涌山”,相传吴王阖闾葬于此地,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因此得名虎丘。虎丘山虽不高,但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赞叹:“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这句话使得虎丘成为旅游者到苏州必游之地‌。 苏州虎丘风景区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融合了自然山水与2500年吴文化精华,游览时需兼顾历史典故与景观特色。薛师石赞美,虎丘寺前生野草,一花一叶皆丽好。”这句话表达了对虎丘细致入微的美丽景色的赞赞赏。苏东坡的赞美:“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这句话表达了苏东坡对虎丘的极高评价,认为不游览虎丘是一大遗憾。还反映了人们对这一地点深厚的文化情感和历史评价。虎丘山经历代名人在山上营造,规模宏大、亭台楼阁、园榭轩馆,耸金叠翠,虎丘山寺宇均沿山而筑,名冠吴中,甲于江南。虎丘山虽小,而幽美的景色却能与锦绣名山大川相媲美。游览虎丘,古人有“九宜”之说。即春、夏、秋、冬、风、雨、雪、晴、四时皆宜游览。虎丘山历有前山十八景,后山十八只之称。头山门、海涌桥、断梁殿是虎丘山的入门三景。登临虎丘山沿途可见“憨憨泉”,吴王阖闾得“干将”、莫邪”剑后试剑所致的“试剑石”、“真娘墓”、“千人石”、“剑池”、“二仙亭”、“点头石”等,每个景点都富含着美丽的传说。巍巍耸立天际的虎丘塔更有中国“比萨斜塔”的盛名。 虎丘山有着“前山美、后山幽”的说法,后山脚下清清河水环绕,河中水菱浮面、河旁古木参天,大量的古树名木,樟、杉、柏、松、银杏、玉兰长势茂盛。掩映在丛林中有分翠亭、玉兰山房;揽月榭等景点。“平坐游览遍天下,游之不厌惟虎丘”,就是人们对虎丘山最美好的赞叹。<br> 苏州虎丘剑池,崖壁如削,终年幽冷。其名源于传说,吴王阖闾死后葬于此,殉葬"专诸"、"鱼肠″等三千宝剑,池水实为灌注的水银,故而得名。 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又一说为“丘如蹲虎”,以形为名。虎丘山高仅30多米,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剑池和千人石:云岩寺塔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成为苏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剑池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千人石留下了“生公讲座,下有千人列坐”的佳话。 这暗紫色的盘陀大石就是位于虎丘中心的千人石,因石平坦,广二亩,可容千人,故名之。 剑池石壁刻有"风壑云泉","剑池"等字。其中"剑池"二字传为颜真卿真迹。池底曾发现三角形洞穴。通向深幽之处。令人猜测是否为阖闾墓入口,1955年古考人员抽干池水,发现池底由人工开凿的石块构成,还有石条砌成的通道。但至今仍未揭开吴王墓葬的终极秘密。千百年来,剑池因神秘传说与未解之谜,成为虎丘最引人遐想的景点。 试剑石,相传为两千五百年前,莫邪铸成一对锋利无比的雌雄双剑,吴王阖闾试剑将巨石劈成两半。其实乃是火山喷出的凝灰岩久经风化后沿着裂隙形成的大缝,酷似剑劈。试剑石旁刻有元顾瑛的诗句:剑试一痕秋,崖倾水断流,如何百年后,不斩赵高头。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北3.5公里,海拔34.3米,景区面积72.8公顷,核心景区面积15.97公顷,向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1953年,政府接管整修并对外开放。199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14年,虎丘景区云岩寺塔作为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占地虽仅三百余亩,山高仅三十多米,但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 虎丘塔,七层八面,高47.7 米,建于公元961年,1638年遭雷击烧毁后重建。1956年修塔加固时,在塔内发现了越窑青瓷花碗、装有经箱的石函等珍贵文物,据文物的文字记载,证实虎丘塔的建造年代是从959年到9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