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王坝歌声飞扬》

怀然

<p class="ql-block">《草王坝歌声飞扬》</p><p class="ql-block"> “百闻不如一见”。多年来我非常仰慕的“年份英雄”“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老人,终于在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在他的老家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半坎组草王坝得以见面。总算了却心中的一个愿望。倍感欣慰,感受颇多。真正意义上领悟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真实意义。</p><p class="ql-block"> 往事涌上心头,一幕幕关于黄老的回忆在脑海里徐徐展开。回顾历史,那是2017年7月28日,《遵义文艺》刊发了我的文章《草王坝飘出的歌声》,这篇文章主要反映黄大发老人的精神及《喊一声老黄》这首歌的一些个人感受。现在重新阅读,当年从各种报道上了解黄老的点点滴滴记忆犹新,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我个人的真情实感:“前不久,我从《贵州发布》公众号平台上无意间看见《喊一声老黄》这首歌曲,出于职业习惯的敏感性,或者是更多出于关注黄大发事迹的强烈欲望的缘由,我迫不及待打开手机视频听起来。”那一刻,我被著名歌手马光辉老师悠扬动听的歌声所陶醉,被丁杰老师创作的歌词感动不已:“有一个地方叫草王坝,有一位老人叫黄大发。山山岭岭认得他,村村寨寨记得他……”那优美的旋律,感人至深的歌词,令人如痴如醉,不断地反复播放,越听越心情激动,阵阵歌声唱出黄老先进事迹,唱出一个不寻常的故事,唱出耐人寻味的人间奇迹。</p><p class="ql-block"> 我在文章中曾这样写道: “36年,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在草王坝这块土地上,黄大发“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战天斗地,他立下誓言“修不好就拿命来换”。“生命之渠”创造了世间奇迹,绕三座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后来命名为“天渠”,载入史册。深动展现当代愚公的精神,“修得天渠云中来,浇灌万户和千家”,为后人所敬仰。</p><p class="ql-block"> 当时正值脱贫攻坚战即将打响,黄大发的事迹作为典型引路。《喊一声老黄》这首歌很快传播,几乎家喻户晓,百听不厌,不断“飞入寻常百姓家”。黄大发的精神感天动地,各地掀起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的高潮。说实话,在刚听到这首歌的那些日子,我每天自觉或不自觉不停学习哼唱,为了扩大宣传面,我将这首歌刊发县文联公众号,积极发动文艺爱好者广泛传唱,编排成舞蹈,在一些文艺活动特别是文艺助力脱贫攻坚活动中作为重要节目展演,深受观众喜爱。</p><p class="ql-block"> 记不清楚是哪位热心肠的同仁,把我写的《草王坝飘出的歌声》投递到《贵州民族报》刊发,因此引发我和作词者丁杰老师相识的奇缘。我清楚记得,有一天晚上7点过钟,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里的人称他是丁杰,一时间我云里雾里,对方后来加重语气说了句,“草王坝飘出的歌声”,我如梦初醒,猛然间想起来他就是作词的丁杰老师。我们虽然素未谋面,因为共同关注的话题,聊得很投缘,互相加了微信。从那以后,我们经常在微信里交流,我了解到《喊一声老黄》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据丁杰老师介绍,听说黄大发老人事迹登报后,他看了非常感动,触发创作灵感,即兴创作歌词,他创作的歌词很快得到音乐界的大师们充分认可,随即由马光辉老师作曲、演唱,《喊一声老黄》这首歌播出后,深受各界喜爱,一炮走红。我对他油然而生敬意。2018年上半年,应广大文艺爱好者的邀请,丁杰老师从安顺来到瓮安白水河,他的到来,文艺爱好者们喜出望外,非常高兴。从此,他成了我的好朋友,文艺方面的良师益友。</p><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8年时间过去了,《喊一声老黄》这首歌在我脑海里打下深深烙印。我时刻关注黄大发老人的动态 。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荣誉越来越多,草王坝老百姓的日子越办越好。</p><p class="ql-block">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我应好友邀请去遵义聚会,在遵义聚会期间,大家不约而同提出去黄老的故乡看看,实地感悟草王坝的变化。这一想法正合我意,我们驱车前往黄老的故乡。第一次走进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黄老的故乡,别具一格的一座黔北民居村落展现在眼前,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和我平时从画面中看到的景色没什么差别。昔日草王坝写照:“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芭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如今草王坝早已面貌涣然一新。</p><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参观了慕名已久的“大发渠”,沿着半山之中的“大发渠”缓缓前行,眼前一亮,赞不绝口。耳边不断响起《喊一声老黄》这首歌:“喊一声老黄水回答,我听见高山流水哗啦啦。一辈子就为了一句话,一颗心映红了满天霞……”。</p><p class="ql-block"> 走进“大发渠陈列馆”,不禁为之一振,仿佛穿越36年历史时空。一段段文字、一张张图片、一个个视频、一串串殊荣生动展现“大发渠”的历史,36年弹指一挥间,一路上充满艰辛,一路上困难重重,一路上攻坚克难。来之不易,令人感慨,倍受教育启发。</p><p class="ql-block"> “有缘千里来相会”。这次机会很好,我们有幸见到了黄老。黄老亲自接见了我们,当我第一时间和他握手的那一瞬间,顿感一股暖流在浑身上下流淌。今年90岁高龄的黄老,平易近人,精神矍铄,眼力好,耳力好,口齿清晰,他对草王坝过去的事回忆一清二楚,如数家珍,回忆中充满无比自豪。他的老房子里摆放着很多记忆的物件,堂屋里挂满了一张张锦旗。新房子书房里挂满了一幅幅励志的书画作品,堆放着一摞摞的荣誉证书。黄老欣慰地从怀里拿出“七一勋章”,讲述佩戴勋章的精彩故事,闪烁着激动的眼神。如今黄老和84岁的老伴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他依然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耕管着他屋后一亩的菜园子,时不时接待各地来访人员,他每一天始终闲不下来。</p><p class="ql-block"> 此情此景,我仿佛听见《喊一声老黄》这首歌,在草王坝回荡,经久不息。尤其是那句“让我们不忘初心又出发”催人奋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