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岁月五谱线•红星永不落

半盏清茶观云起

<p class="ql-block">站在时光的长堤回望,总有一束红光穿越风雨,在岁月的五线谱上,谱写出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歌。那红光,是革命年代里永不熄灭的红星,照亮过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征途,温暖过战火纷飞中百姓的心房;那歌声,是一代代人接力传唱的奋斗曲,从救亡图存的呐喊,到建设祖国的号子,再到新时代逐梦的乐章,岁岁年年,从未停歇。</p><p class="ql-block">还记得长征路上,红星是雪地里的一簇篝火。战士们踩着没过脚踝的积雪,饥肠辘辘却目光如炬,红星的光芒映在冻裂的脸上,也映在彼此搀扶的手心里。没有充足的粮草,就煮皮带、啃草根;没有温暖的棉衣,就裹着破布相拥取暖。可只要抬头望见帽檐上的红星,耳边就仿佛响起“向前,向前”的号角,那号角便是岁月最初的旋律,带着不屈的意志,在崇山峻岭间回荡,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信念,深深扎进了民族的血脉。</p><p class="ql-block">后来,红星化作了建设工地里的一盏明灯。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无数劳动者怀揣着红星般的热忱,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在东北的油田上,铁人王进喜带领工友们“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红星的光芒映着满身油污的身影,也映着出油时欢呼雀跃的脸庞;在西南的铁路旁,建设者们开山凿石、架桥铺路,用锄头和钢钎在悬崖峭壁上凿出通道,红星的光芒照见了手上的老茧,也照见了铁路通车时汽笛长鸣的盛况。那时的岁月之歌,是铁锤与钢钎的碰撞,是汗水与热血的交融,每一个音符,都写满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担当。</p><p class="ql-block">如今,红星依旧在新时代的天空闪耀,岁月之歌也奏响了更激昂的旋律。它是航天员在太空舱里凝视地球时,胸前党徽上的红光,伴着“天宫”遨游的轨迹,唱响了“探索未知、勇攀高峰”的赞歌;它是驻村第一书记在田间地头奔波时,口袋里党章上的红星,跟着秧苗生长的节奏,唱出了“精准扶贫、为民造福”的深情;它更是无数普通人在岗位上坚守时,心中不灭的信念,是老师在讲台前的谆谆教诲,是医生在手术台旁的全力以赴,是消防员在火场里的逆向冲锋,这些细碎的身影,共同编织成新时代的乐章,让红星的光芒,在平凡的坚守中愈发璀璨。</p><p class="ql-block">红星从未褪色,因为它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信仰;岁月歌声不息,因为每一代人都在为它注入新的力量。从过去到现在,从风雨到晴朗,那束红光始终指引着方向,那首赞歌始终激励着前行。往后的日子里,红星依旧会在时光里闪耀,岁月之歌也将继续传唱,伴着我们,向着更光明的未来,坚定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