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们皆禁锢于自我之中, 禁锢于他们的时时刻刻。——题记</p><p class="ql-block"> 今天晴。寒露已过去好几天了,但天气还是很热。天气预报说,下周一上海气温仍会居高不下,最高气温将达34度,早晚也不凉快,可能从下周二起气温才会逐渐回落。因为拜冷空气所赐,气温可能会降至“2”字头,久违的秋凉终于要来了。这些年,我们看清了秋的沉潜,把秋色看红又把哀愁看淡,季节无声息地经过你我,叠叶作舟,渡云成客。很多人已经和你见完了此生的最后一面。所以,经常在想,似乎没有任何东西会比身体健康和带着强烈行动欲望的力与美更加重要。也许灵魂生来是苍老的,但在成长中可以变得年轻。那是生活的喜剧。而身体生来是年轻的,却在成长中衰老,那是生活的悲剧。所以,爱一物,是兼爱它的阴暗处和光明处。爱生活,便是爱生活的琐碎与平凡。</p><p class="ql-block"> 因为前天公布了诺贝尔文学奖,于是这几天就有很多网友在评论,同时也聊及波伏娃、聊及加缪。阿尔及尔是加缪的故乡,他在一个叫贝尔库的平民区长大。阿尔及尔是阿尔巴尼亚的首都。受法国文化的熏陶,阿尔及利亚有着地中海与欧洲两种风情,这里既有残存的古罗马遗迹,断壁残垣间满是历史的沧桑,这里也有法式情调的浪漫,波光粼粼的地中海与靓丽的白色小城,处处透露着惬意悠闲的气息。所以地中海边的阳光、大海、贫穷而充满生命力的社区,构成了加缪最初的生命体验。阿尔及尔人,尤其是年轻人,在加缪眼中是“夏日众神”。他们的生活信条不是积累与规划,而是燃烧与挥霍。这里的快乐是直接的、感官的:大海、阳光、古铜色的身体、茉莉花的香气。但这种快乐“不旨在带来希望”。它不承诺未来,不提供救赎,不编织任何超越于现实之上的神话。它要求人们拥有一种“看透一切的灵魂”,一种“不需要安慰的灵魂”。加缪的“夏天”不是指季节,是直面荒诞时的生命韧性。我们是否有勇气像阿尔及尔人一样,摒弃虚妄的希望,直面生命的荒诞,然后全心全意地爱它、经历它、燃烧它?</p><p class="ql-block"> 我们与城市分享的爱往往秘而不宣。巴黎、布拉格、佛罗伦萨都是独一处的空间,守护着一个专属于她们自己的世界。但阿尔及尔,和她独有的那些面朝大海的小城,都朝向天空打开,像一张嘴巴,也像一道伤口。人们爱上阿尔及尔的原因,就是人们在那里生活的日常:每个街角都能看到的大海,沉沉的阳光,当地人的美丽,以及一直以来,存在于冒失与馈赠之中的某种神秘香味。在巴黎的时候,人们可能会怀念阿尔及尔的宽敞空间和振翅飞鸟。在这座城市,人们至少心满意足,想要的东西都已得到,便也能估量自己的财富。或许要在阿尔及尔住上很久才能理解数不胜数的自然资源竟至于让人感到乏味。对那些想要学习、受教育,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人来说,这里一无是处。这座城市没课可上。它不预言前路,也不给任何暗示。它满足于给予,慷慨地给予。整个城市呈现在你的眼前,一旦人们在这里感受到快乐,便意味着人们懂得了这个地方。这里的享乐无可救药,快乐也不旨在带来希望。这里要求人们拥有看透一切的灵魂,也就是说不需要安慰的灵魂。这里要求人们清醒决断如同信仰一般。这独一无二的城市只是给予,将她的光彩和苦难一并喂到人们的口中。如果人们在年少时来到这里,会发现他们的人生与美貌相配。随之而来的,则是退步与遗忘。他们在青春上下赌注,但是他们知道自己终会一败涂地。</p><p class="ql-block"> 在阿尔及尔,对年轻有活力的人来说,一切都是可行的逃避与借口:海湾、阳光、从露台到海边的红白游戏、鲜花、体育场里少女的美腿。但是,对不再年轻的人来说,阿尔及尔无处可依,在任何地方,忧愁都无所遁形。有的民族生来就是为了骄傲与生活。也正是这些人对倦意怀抱着独特使命。人们明白,如果出生在这个地方,那么一切被给予的都会有被收回的一天。在这种丰沛与慷慨之中,人生划过强烈情感的曲线,突然、苛刻、强烈。这样的人生不是用来搭建的,而是用来燃烧的。因此,在这里要做的事情不是经过思考然后变成更好的自己。我很清楚地知道,这样一个民族很难为所有人接受。这里,智慧无法像在意大利一样占据一席之地。这里的人对思想不感兴趣。他们崇拜身体、欣赏身体。他们从身体中获得力量,有一种天真和稚气的虚荣,值得严加批判。人们常常斥责他们的“心态”,也就是说他们看待事物和经历事物的方式。有教养的人的反面,是有创造力的人。看着这些原始人在海滩上尽情放松,我有了这样一种诞罔不经的想法,或许他们无意之中正创造着一种文化的雏形,在这种文化里,人类终于找到了自己真实的面孔。他们以没有神话、没有慰藉的方式活着。他们把所有的财富都放在台面上,然后不加防御地面对死亡。他们挥霍躯体之美的馈赠。独一无二的热望永远陪伴着这没有未来的丰饶。这里的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标示着对稳定的厌恶和对未来的不在意。</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这不是超人的幸福,不是超出日常生活之外的永恒。这些微不足道却实际根本的益处,这些相对的真实是唯一打动我的东西。其他的,那些“理想的”,并没有足够分量的灵魂去懂得,也无法在天使的幸福中寻得意义。做一个人并不总是轻而易举,做一个纯粹的人更不容易。但是,保持纯粹,意味着找回这灵魂之所,那里我们能感知到与世界的亲缘,那里血液的跳动与下午两点太阳强劲的脉搏相融。我们总是在失去故乡的时刻意识到故乡的存在。对于那些对自己万分苦恼的人,故乡是否定他们的地方。而所有激荡出生命的,也在同一时间让生命更显荒诞,也可能是一种更广阔的人生之路,因为这条路走向的是不弄虚作假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的确,很多人假装热爱生活,来逃避对生命本身的爱。人们试图享乐,试图“体验”,但这不过是一种智性的空想。要拥有罕见的天赋,才能成为一个享乐者。人的生命无需借助理性便能完成,在进退之间、孤寂与陪伴中自能完成。这些人没有投机取巧。他们因为二十岁时拥有的对生活的热情成为夏日众神,如今他们仍是如此,哪怕生活没有任何希望。我见过两个逝去的人,他们充满恐惧,但沉默不语。希望等同于顺从,而活着,是绝不顺从。这至少是阿尔及利亚的夏天给我们上的严厉一课。当大地的怀抱孕育着苦杏仁香气的种子,已将整个夏天交给太阳,让我们的心中腾起了这世界上唯一一种真正有气魄的爱意,或许那是一种转瞬即逝但慷慨无度的爱意。</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微信日历上说:“人们皆禁锢于自我之中, 禁锢于他们的时时刻刻。”正因为如此,阅读也算是一种移情,可以把内心纷乱的情感放在字里行间去思考、共鸣、疏理、抚平,等它们流回来的时候,归于平静和有序。当我阅读的更多,就越发现真正打动人的作品,大多都写得很直白。那些好的作品,往往语言最平常,却最有力量,它们没有多余的修辞,没有炫耀的句式,只是把人心最深处的东西——悲伤、爱、孤独、希望等,用最普通的词说了出来。在这样的文字里,每一个字都要诚实地站在那儿,任何虚假和多余,都会显得格格不入。语言越简单,越不能有假,因为一旦空了,所有的轻盈都会坠落。</p><p class="ql-block"> 而当语言变得直白,心也随之安静,有时候,写作也像修行一般,从浮华到质朴,从刻意到自然,都是一场归真之路,都需要我诚实地看见自己的软弱、迟疑、渴望,然后用最简单的语言,把它写下来。如果写作很容易,如果因为有天赋而不努力就能做好,那么你会很容易失去兴趣。困难、痛苦、疲惫、羞愧,有时对自己感到幻灭——然而让你克服这些的也是写作。这个事实令你入迷:写作让你认清自己的局限,写作也让你收获超越局限的幸福。你无法回到认识这个事实之前了。</p><p class="ql-block"> 所有写下的文字终将消逝,或千年后,或转瞬间。世界精神阅读着一切文字的诞生与湮灭,发出会心的微笑。对我们而言,能读懂其中些许,已是莫大的幸运。当文字的外壳剥落,留存的核心意义永远如一。真正迷人的是每次创新的尝试,是语言与艺术的每次变革,是艺术家们充满魅力的文字游戏。他们试图表达的内容——那些值得诉说却永远无法言尽,却永远殊途同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