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观光云南省昆明市各地

西北狼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5日至10月9日李森、秦风莲夫妻带着来自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的弟弟李峰游览了正在建设中的昆明市“第二个翠湖公园”--白沙湖公园、昙花寺公园和翠湖公园。</p> <p class="ql-block">一、游览白沙湖公园:</p> <p class="ql-block">白沙湖公园是昆明市政府即将打造的昆明市“第二个翠湖公园”。“第二个翠湖”公园位于盘龙区虹桥路与东三环交叉口北面500米处的东“白沙河水库”也称“白沙湖公园”。</p> <p class="ql-block">白沙河水库也称白沙湖公园,水库面积是翠湖的三倍,环线长度是翠湖的两倍,水库始建于1955年2月,同年6月底竣工,总库容438万立方米,毛泽东时代建设白沙河水库的目的我想大家和我一样都会不言而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之原因,该水库已经失去了原建灌溉农田之作用,现今成了承担生态环境涵养、气候调节和城市防洪之功能。</p> <p class="ql-block">白沙河水库也称“白沙湖公园”,以1600亩白沙湖为中心,环湖建设总占地面积约101万平方米,白沙湖公园周边设计有城市客厅、湿地探索、山体眺望、亲子研学、湖滨营地、颐享雅园;外摆集市、帐篷营地、水上栈道、湿地浮岛、湿地码头、树屋餐厅等景观;约4公里的环湖跑道,湖岸生态会客厅。据网络文章介绍说,该公园北侧湿地还要构建与生态修复湿地工程,在东白沙河入库河口扇形浅滩区及凤凰河入库河水域构建河口湿地前置库开展生态工程,提升入库水质。</p> <p class="ql-block">据媒体内容我们得知,按照《昆明市城乡规划管理规定》(2016)的要求,东白沙河区域内将围绕“大健康、大旅游”产业布局,形成集旅游,度假,生活,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大昆明国际山水休闲城”将青云街道办黄土坡村、苏家营村、青龙村、虹桥村及白沙湖周边区域随白沙湖公园的建设进行城乡一体化改造,在该区域建设完善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新建完中2所(36个初中班,33个高中班);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15个小学班,15个初中班);初级中学一所(保留原白沙河中学36个初中班);小学3所(180个小学班);16所幼儿园(18个班);一所占地面积238亩的三甲医院,该医院建成后将成为云南省最大的区域医疗中心---等等,全方位满足“白沙湖公园”周边全体民众健康保驾护航和生活所需。</p> <p class="ql-block">本美篇编辑带甘肃省和政县的至亲通过游览得知,“白沙湖公园”及周边的各类配套设施不知是什么原因都在慢节奏的建设之中----,我们代表所有居住和生活在“白沙湖公园”也是未来第二个昆明市“翠湖公园”周边的广大民众希望在当地政府部门相关单位的督促下尽快兑现《昆明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6)的要求,加快进度,建设好第二个昆明市“翠湖公园”,及周边的学校,医院,养老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升春城的旅游景点项目,吸引游客游览观光,拉动内需,增加当地政府和百姓的经济收入;解决居住在该区域的学生和民众的后顾之忧,让学生就近上学、民众无忧无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p> <p class="ql-block">二、游昙花寺公园:</p> <p class="ql-block">昙花寺又叫昙花庵,位于昆明市东郊金马山山麓,该寺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因寺内有一株优昙树,也叫云南玉兰,树龄至今有300多年还依然枝叶茂密,寺内藏经楼旁院内墙上有石刻题咏“优昙献瑞”四个大字。园内有早期有进步思想的朱德赠映空和尚的诗文碑为园中重点保护文物。</p> <p class="ql-block">昙花寺内花木繁茂,有玉兰花,茶花,海棠花,牡丹花,菊花,仙客来,梅花,杜鹃花,樱花,有詩为证,“昙花春意闹,百卉展新装。海棠沉醉态,月季弄晴光。红入天桃艳,绿波柔柳长,漫步临芳径,寻梅觅暗香”。艳丽的各种花朵春夏秋冬开放在小巧玲珑的庭院中,昙花寺是个僻静的园林式建筑群,游客在这里欣赏绮丽的花卉或登上1996年4月在后院的瑞应山上建成的一座高48米,七层八角的螺旋式瑞应塔观览昆明市区林立的高楼大厦和四周的湖光山色。</p> <p class="ql-block">三、游翠湖公园:</p> <p class="ql-block">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区的螺峰山下,五华山西麓,云南大学正门对面,原名菜海子。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翠湖水光潋滟,绿树成荫,楼现波心,环境优美,是昆明城内的一颗绿宝石。享有城中之玉的美称。元朝以前,滇池水位高,这里还属于城外的小湖湾,多稻田、菜园、莲池,故称"菜海子"。因东北面有九股泉,汇流成池,又名"九龙池"。到民国初年,改辟为园,园内遍植柳树,湖内多种荷花,始有"翠湖"美称。</p> <p class="ql-block">翠湖公园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 自明朝起的历任云南行政官员都曾在这里修亭建楼。由于垂柳和碧水构成其主要特色的缘故,本世纪初正式定名为翠湖。它以“翠堤春晓”而闻名四方。人们称之为“镶嵌在昆明城里的一颗绿宝石 。</p> <p class="ql-block">翠湖公园内纵贯南北的是阮堤,是1834年云贵总督阮元拨款所筑。直通东西的是唐堤,1919年由时任孙中山的滇川黔三省建国联军总司令的唐继尧拨款所筑。两道长堤,分湖为四。堤畔植柳,湖内种荷,荷柳相映,清翠秀丽。两道长堤将翠湖分成五片景区--湖心岛景区以湖心亭和观鱼楼等清代建筑为主;东南面是水月轩和金鱼岛;东北面是竹林岛和九龙池;南边是葫芦岛和九曲桥;西边是海心亭。</p> <p class="ql-block">翠湖公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冬天有成千上万只北方飞来的红嘴鸥在翠湖越冬,嬉闹戏水,争抢食饵,给翠湖增添了无限的情趣。这是由于昆明四季温暖如春,适合海鸥过冬,加之昆明人视鸥如友,爱护海鸥,昆明市政府也规定不准捕捉海鸥,不准放爆竹惊吓海鸥。 这样,红嘴鸥与昆明人结下了"朋友"之情,每年11月份,它们就飞来昆明过冬,第二年3-4月,它们又离开昆明飞往我国东北及西伯利亚等地。</p> <p class="ql-block">海鸥每当这时,逛翠湖赏海鸥便会成为昆明人以及许多外地游客的一大乐趣。冬春时节,上万只红嘴鸥云集翠湖,成千上万的人投食喂鸥,成为春城一大景观。“翠湖”面积21公顷,水面就占了15公顷。两道长长柳堤呈“+”字交汇于园心,把全湖分而为四。南北横堤叫“阮堤”、是道光年间云南总督阮元仿西湖“苏堤”美韵修筑,东西纵堤叫“唐堤”,于民国年间修建。两堤交接处,是湖心小岛,以湖心亭为主轴,构成中心游区。湖心亭又叫“碧漪亭”,亭阁外型美观,飞檐黄瓦,点缀着翠湖春色,亭内有前后两个内院,为各种展览举办之地。湖心亭西侧有建于嘉庆年间的莲华禅院和放生池,是有名的“濠上观鱼”处,如今禅院变为游艺宫,“放生池”成了一座水上园林;西北角有“来爽楼”,设有流冰场;西南角是“葫芦岛”;棕榈挺拔,东南角有一个由三个半岛连成的大花园为“水月轩”花木繁盛;东北角有“知春亭”,逢节便有人聚此对唱山歌,别有一番情趣。如今的翠湖之美,又增添了雪白的红嘴鸥,从头年11月到次年3月,成群地从遥远的北方飞到这儿过冬,一年一度,从不间断。“翠湖观鸥”已成为昆明最热门的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弟弟李峰9月14日来到昆明只待了一个月的时间就于10月14乘坐云南昆明开往青海西宁的K986回老家甘肃省和政县买家集镇民主村了。</p> <p class="ql-block">在车站工作人员的热情安排下从妇幼候车室等待车站工作人员负责送上车的李峰弟弟。</p> <p class="ql-block">美篇图片:游览自拍;美篇文章:本美篇撰写:美篇音乐:转载网络;曾若兰—-《画你》;美篇编辑:甘肃省金川集团李森;美篇编辑时间:二零二五年十月十三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