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骑游壶瓶山记

江南先生

<p class="ql-block">  壶瓶山,一座充满诗意的山,一座处于北纬30度的神秘的山,湖南第二高峰,誉为湖南屋脊,隶属石门县壶瓶山镇。</p><p class="ql-block"> 骑行逾十三载,心念已久,向往已久,却一直未曾谋面。逢国庆长假,与石头,山鹰,一豆相约成行。</p> <p class="ql-block">  十月五日,鸡叫三遍,天未破晓,四骑出东城,亮光划过刘家坪的黑暗,于七点到达芙蓉桥,一碗水饺,一个鸡蛋,囫囵吞之。清凉的风掠过耳际,车轮碾过官地坪大道,就要翻越会马洛的长坡了。</p> <p class="ql-block">  官地坪至长潭坪,中间恒亘着一座大山,峡谷深深,峭壁巍巍,山道弯弯,树木葱葱。盘山的路似蟒蛇吐信,若巨龙腾飞,穿针引线般在山林游走。多年了,路还是那样烂,龟裂的水泥路坑连着坑,洼连着洼,拳头大的卵石如春笋破土而出,自行车跳跃着前行,蛇样的游走,虽说朝阳未出,凉风拂面,行不久已是气喘吁吁,热汗涔涔。</p> <p class="ql-block">  雾气不知何时聚集,浓浓的,悄无声息的涌动翻滚升腾,淹没了谷底,淹没了来时的路,继续向山顶弥漫,继尔淹没了我们,再回首望去,已是仙山云海,秋天枯萎的毛草在风中摇曳,无一声鸟鸣,宁静的美让心灵平和淡然,欣赏着这山的幽静,凡间的得与失仿佛都不重要了。</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已来到立交桥下,转个弯,此时离山顶已不远,山高有峰,水长有源,只要锲而不舍,目标终会到达,登高望远,曲曲折折的路如同我们的一生,没有坦途,挥洒汗水,奋勇拼搏才会一路向前!</p> <p class="ql-block">  八公里上坡到达山顶上洛,开启一路下坡的驭风模式,安全总要放在首位,欲速则不达,又言小心使的万年船。弹珠样的路面虽让我们手酸溜溜麻酥酥,但喷薄而出的朝阳,更为壮观的云海,半山坡的村庄,谷底秀美的村道又让我们兴奋不已,驻足欣赏抓拍交流,相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异样的景色,这就是骑行的收获,这就是骑行的快乐,这就是我们坚持的动力。会马洛,天眼池,刘花界,红花岭,光听一听这些充满诗意的名字都会让人留恋向往。望着天造地设的美景,在它的臂弯里穿行,在它的怀抱中游走,感受它嘭然的心跳,我们与大山已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站在红花岭望对面巍峨的山,那是湖北渔山至铁炉坪的山峦,阳光把山坡照的金黄金黄,山坡上的道路房屋清晰可见,如珍珠串串;山顶的白云飘飘荡荡,似闲庭信步;山下的绿水如带,像宝石沉潭,那是溇水。</p> <p class="ql-block">  从红花岭到新修的长潭坪大桥,清一色的柏油路约5公里,那叫一个爽,古渡已淹没在桥下,天堑变通途,历史总会改写,社会总要进步,记忆却不会忘记,站在桥上望着古渡遗址,有一些怀念有一些不舍,与群旗合影,记录着新与旧的更替。</p><p class="ql-block"> 长潭河还是那样秀丽动人,温柔的水,缠绵的山,动人的秋色。</p><p class="ql-block"> 15公里长坡结束,跨上铁骑继续向铁炉坪前进,路面又恢复其狰狞面孔,冷冰冰,我们已见怪不怪了,山地车何惧也!</p> <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到达铁炉坪乡,迎接我们的是矗立在道路中央的“南昭遗风”四个大字,古朴厚重之感油然而生。南诏遗风指唐代南诏国(738年—902年)及后续大理国(937年—1254年)时期,在云南地区形成的白族等民族传统文化、建筑风格、宗教信仰及生活习俗的总称,南诏国灭之之后,后代迁移至湖地鹤峰湖南湘西等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这颇具白族风格的餐馆休息就餐,已是第二次来这里,土猪肉的味道纯香如故,猪肚与猪肠的混合还是那样味美,农家豆腐真地道。</p><p class="ql-block"> 手工自制的绿茶灌满茶杯,辞别老板,已是下午一点,赶路。</p> <p class="ql-block">  出碉堡村,过大典河,经回龙观大桥,不走金缸坡上南北镇,改走三旺村,犀牛村,细杉村,红鱼溪村,罗家坡,龙灯坡,粟子坪村,戍子垭,罗坪乡,再上五家山,青树垭,葫芦包,戴家山,江家坡,蕉山村,最后下至壶瓶山镇。</p><p class="ql-block"> 一串山来一串垭,一串村来一串坡,整整71公里山道悠悠,波涛般起伏汹涌,令人如醉如痴,神思恍惚,更有红日护体,分秒不舍,虽偶有树神庇护,也是汗出如浆,手脚疲惫。</p><p class="ql-block"> 山村小道坡度无常,挫衣板路助纣为虐,骑骑停停,停停骑骑。但每一次的相遇都是缘,每一次的相逢都不易,惊喜也会一次又一次拥抱着你。滴落下的水珠丝滑般的从苔藓上滑过,艳丽的花果闪着诱人的光泽,奇妙的山石形态万千,奔跑的小溪欢乐无限。骑行在未知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新鲜的。</p> <p class="ql-block">  已临近黄昏,淡谈的炊烟萦绕在房前屋后,夕阳的光芒也温柔了许多, 在群峰间捉迷藏,在峡谷里嬉戏,时间如流水一样淌去,暮色渐沉,山恋失色,在路灯里,我们终于跌落在壶瓶山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46公里,似乎不遥远,爬升2736米,还是不容易的,第一天的行程结束了,住店吃饭洗澡睡觉,以待明日。</p> <p class="ql-block">  天未亮,把房卡放在吧台,我们悄然离去,惟恐惊扰沉睡的小镇。</p><p class="ql-block"> 今天目的地是登顶壶瓶山主峰,壶瓶山镇离主峰尚有48公里,骑行只能到半山的起点山庄,看攻略初知沿G241国道一路前行,却不知这条直通内蒙呼和浩特的国道一直在此穿山过岭,路面已是千疮百孔,比村道都相差甚远,许是年代已久,犹如百岁老人。</p> <p class="ql-block">  出镇便是一路上坡,颠簸中前行,黑暗中行走,自行车灯光摇摆不定,专注的眼神,捏紧的车把,暗中使劲的双腿,既便是在清凉的山风里,汗珠也渗满脑门,薄薄的晨雾轻纱般笼罩在旷野中,无休止的转弯,不尽的盘旋,引导着我们从一个山头转入另一个山头,路旁长长的野草和细长的树枝也不是轻挠着我们。狗的狂吠显示出它莫名的忠诚,我们斜眼怒视,也偶发大吼。</p><p class="ql-block"> 村庄的房舍在渐行渐亮中也逐渐显示出它的五颜六色和独有的风格,早起的鸡在自由的啄食,三三两两的村民或行走或劳作,一片祥和。看着我们的到来,或惊诧,或质疑。“瞧这些后生们"哈哈,我们居然年轻的很。</p> <p class="ql-block">  大约骑行了一个半小时约20公里,到达长岭村的最高处,天光大亮。已进入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了,防火标识显目多见。</p><p class="ql-block"> 开始下坡,旁边便是深深的峡谷,陡峭的坡,发夹的弯,垂直的岩壁,峡底奔腾的急流,兴奋紧张,期待小心,缓慢滑行,渐至谷底,水声轰鸣,凉气逼人,望沟壑宽阔,水势急荡,巨石遍布,大树耸立。</p> <p class="ql-block">  约5公里陡坡下完,临近溪边,湿气弥漫,见奇特标志:神秘北纬30度。</p><p class="ql-block"> 北纬30度线是一条充满神秘色彩的纬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连接了众多自然奇观与未解之谜。北纬30°附近是全球地震、火山和空难的高发地带。中国西藏地区历史上发生过4次8级以上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长江曾两次断流(1342年和1954年)。</p><p class="ql-block"> 还有古埃及金字塔,玛雅文明,美国加州“死亡谷”(动物天堂却对人类致命)、圣塔柯斯“反重力森林”(重力异常现象)、鄱阳湖“魔鬼三角”(船只离奇失踪),乐山大佛,百慕大三角等无法解释的奇异现象均发生在北纬30度。</p><p class="ql-block"> 穿行在这神秘地带,不禁也心生敬意和畏意了。</p> <p class="ql-block">  再前行3公里缓下坡到达南坪河村,原为乡,现为村,国道G241自此向五峰县延伸而去,我们将脱离国道改走村道,向壶瓶山村方向前行。南坪河村有宾馆,有商铺,人口较多,算一个交通要道,已到8点钟了,寻一餐馆吃早餐,水饺7元一碗,味香汤纯,山鹰石头一豆一碗未尽兴,又各吃一碗面条,骑行也是一件苦差事,费力费神,吃饱喝足才能动力强劲。</p> <p class="ql-block">  至壶瓶山村还有23公里,全是上坡了,路在峡谷里,沿山壁开凿而出,溪水自上而下来,我们则逆水而上,溪是好溪,各色石头经千万年冲刷早已圆润光滑,水是好水,纤尘不染,一眼见底。细沙铺底,水流平缓清浅处,光亮似镜,水流跌荡急流时则浪花如雪。溪边树木大大小小挤挤挨挨,投下绿荫片片。又有水从高处顺石壁滑落,如白练垂下,也有水滴从头顶岩壁渗落,路面经年不干。</p><p class="ql-block"> 一路行,一路看,一路羡慕,一路赞。</p> <p class="ql-block">  来到壶瓶山村脚下,过桥后约5公里陡坡,坡度约20%左右,正是午时,炎阳伏背如负热炭,弯腰躬背,虽一档龟行,仍觉十分吃力,粗重的呼吸,黄豆大的汗珠,湿透的衣背,默默向前。路人常不解,如此费劲是为哪三起?吃饱饭没事干,神经病,憨包……骑行者的心中却只有一个执念:朝向往的地方去!</p> <p class="ql-block">  中午12点多骑到半山起点山庄,23公里用了4个多小时,可见此路不凡。吃完农家中餐,下午1点开始徒步登山,上山约4点5公里,来回则是9公里,老板说,一般来回6小时,你们骑行的3小时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  壶瓶山主峰虽享有盛名,游客并不多,因山高路陡,原生态,路况复杂多样,没有较好的体力还真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从一片包谷笼里踏小道而行,拾级而上,需谨慎下脚,仔细看路,经年累月,许多石块已松,石片已碎。</p> <p class="ql-block">  山有水则灵,水因山而柔。壶瓶山的水浩浩荡荡,气势磅礴,有一泻千里之感。巨大的水流轰隆隆响遍山谷,飞流直下的瀑布比之庐山有过之而无不及。所过之处,岩石成槽,所落之处,岩石成潭,以柔克刚正是它最完美的写照。水花四溅,凉气扑面,阳光映照,彩虹惊现。</p> <p class="ql-block">  穿树林,踏碎叶,在绝壁无路处修有栈道,枯枝败叶覆盖其上,登山不易,修道更不易,愚公移山精神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  到达一号农庄,写有离主峰600米,实则为海拨还有600米,险道难处还没有到呢。</p> <p class="ql-block">  难得一片小竹林,风景雅致,难得一段小土路,平缓柔软,渐软的膝盖,渐麻的双脚得以缓解。</p> <p class="ql-block">  围绕溪流左右盘旋,溪水此刻也静如处子,宛如深山闺秀,以手拭之,冰凉惬意,久玩其中则寒气刺骨。</p> <p class="ql-block">  看动画片《熊出没》有趣,憨憨的熊,笨笨的走,如果此时真的熊出没,那憨憨的笨笨的就一定是你了。幸喜光天化日之下,踪影皆无,但大山深处,它一定藏在某处,壶瓶山不缺熊,多种野生动物繁衍生息,正是北纬30度的神秘所在。</p> <p class="ql-block">  走石阶,穿松林,踏沙石,涉溪水,爬陡梯,越栈道,正是壶瓶山原生态的样子,来到哨所和李太白草堂,可稍事休息,补充点水和饮料。</p> <p class="ql-block">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继续向前,来到此亭时,最艰难的登顶就要开始了,笔陡的石阶,错落的石块,急转的弯道,步步艰难,步步险,早已耗费的精力所剩无几,每抬一腿都觉飘浮,落下之的都感柔软,气喘已不算啥,晕晕乎乎的感觉需手扶栏杆才可稳住身形,常抬脚磕碰石阶,很明显,大脑对身体的控制已不完全。走几步停一下,停一下走几步,向上看看,石阶在头顶晃悠,向下看看,石阶在下方沉落,别看了,就盯住面前的那两级吧。</p> <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费时2小时终于登顶。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那一块石碑:湖南屋脊,壶瓶山主峰2098·7米。醉卧其旁,自拍留念,展开群旗合影留念。征服了壶瓶山?不,在大自然的面前,个人是显得多么渺小,多么微不足道。拥抱了壶瓶山,亲近了壶瓶山,感受到了你的伟大,那才是我们骑行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高耸的铁塔直指苍穹,白白的云朵仿佛触手可及,环顾四周,群峰臣伏,目力所及,山连山,峰连峰,胸中自有豪气呐喊而出:我来了,我来了!</p><p class="ql-block"> 阳光是火热的,山风是强劲的。</p> <p class="ql-block">  原路还回一个半小时,快下午5点到起点山庄,不敢耽误,须乘天黑之前回到南坪河村住,下5公里陡坡丝毫不敢大意,再顺缓坡骑行则一路轻松,下午6点半钟到,今天往返虽只有70公里,但爬升约2000米,住宿吃饭休息无甚记录。</p> <p class="ql-block">  10月7日,依然早上5点30分从南坪河返回,静悄悄的街上只有依稀的灯光,峡谷的风凉凉的吹拂,自行车灯光如萤火虫闪烁,在黑暗中跳跃,爬坡,爬坡,3公里缓坡,5公里陡坡又上到长岭村顶,按着19公里缓下坡,路还是那烂路,下坡比上坡还是轻松多了,只是雾起来了,一会儿便模糊了镜片,擦擦,反反复复,8点到了壶瓶山镇,在桥头老店吃饺子。</p> <p class="ql-block">  仔细端祥壶瓶山镇,山葱茏,水碧玉,老街透露着古朴,青石板散发出历史的韵味。</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有些兴奋,下意识的认为沿老街向东去便是南北镇,没开导航,跟着感觉走,路是柏油路,左边是山,右边是河,顺流而下,好不畅快,欣赏河边秀色,注目前方云雾,好似足踏风火轮,以为自己就是哪吒在世了。渐行渐远,却不见南北镇指示牌,自言自语“是不是搞错路了?”却并未重视,继续前行,忽见路标书写:五峰县35公里,仍未警示。复向前,到了江坪河村,心中疑心大起,打开地图一看,大错特错了,南北镇在山的左边,我们却跑到了右边。已骑了14公里,又回壶瓶山心有不甘,看地图,返回5公里到杨家坪村,走村道,翻山过去到南北镇32公里,那就出发吧。</p> <p class="ql-block">  还是低估了翻山越岭的威力,上坡就是下马威,百分之十几的坡度加上太阳的摇旗呐喊,爬不多远,我们便如同霜打的茄子怏了半截,既便是路上掉落的板栗也无心去捡了,开始还认为最多爬个8公里坡就会下坡,殊不知路在前方萦萦绕绕,只向山高处钻去,认为爬上那个山头就好了,却不知另一个更高的山头等着我们呢。问老乡,还有多少坡?老乡大声说“光是坡,要想下坡就回头”</p> <p class="ql-block">  半山腰处农户家歇一歇,欲加点热水,没有,主人家女婿,益阳人,广东做事,出来给我们每人一瓶矿泉水,好人多哟。</p><p class="ql-block"> 求神拜佛也无用,路在脚下,熬糖般的坚持,酸胀麻木都开始问侯我们了,管它三七二十一,干就是了。再看,山峰没那么高了,垭口好像也没那么远了。以前,老妈在时常说“什么都可以倒,精神不能倒”,信仰就是灯塔,信心就是支柱,骑行的路上本就是西天取经一样,历经九九八十一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岭村到了,看来,此山还有高岭村,要翻过此山,的确要有两把刷子的。又行,弯弯复弯弯,弯弯何其多;岭岭重岭岭,岭岭数不清。九岭村又过了,终于迎来了鼓锣坪村,一锤定音,恭喜各位大神,爬坡结束。真是好地名,喜气,敲锣打鼓迎接我们呢,看地图,爬坡19公里,用时3小时。</p> <p class="ql-block">  下坡的路自然兴高采烈,喜笑颜开,来到大城村,这是个福地宝地,满山遍野的绿茶正是采收季节,收来的茶叶一包又一包堆满小四轮,运进加工厂,机器轰鸣,茶叶飘香。</p><p class="ql-block"> 看整个村,真的是一幅画,红墙碧瓦,天蓝云白,特别是那茶山,线条简洁,色彩分明,寸草不生,茶树厚实紧凑似一床床棉被,一层层一行一行如绿浪起伏,随山逐流。又如一首诗,藏着幸福,藏着勤劳,藏着拼搏,凝结着团结。又似一首歌,跳跃着欢乐,唱响着时代的最强音。是谁让他们走在康庄大道呢?当然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生在华厦,何其有幸!</p> <p class="ql-block">  到达南北镇下午2点,吃完中饭,2点37分,下金缸坡9公里,大车碾压的水泥路碎成了无数块,骑行的感觉就是酸爽酸麻,下完坡便成了麻人,哈哈。过铁炉坪到长潭坪大桥,下午4点45。再爬15公里坡到会马洛山顶,晚上7点了,天大黑。</p><p class="ql-block"> 挑灯夜行8公里下坡到官地坪8点,回城晚上10点,日行177公里,爬升3130米。</p><p class="ql-block"> 三天都是两头黑,又了了一个心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