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一次见到它时,我就知道这是一只特别的猫。孩子从北京开车把它带回姥爷家,它那么小,蜷在纸箱角落,安静而优雅。一路上它不吵也不闹,它用那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我,仿佛懂得我的悲伤。到了家,它怯生生地在屋里踱步,一到室外就吓得趴在地上,寸步难行。后来我们索性由着它,在木地板和楼梯间自由来去。它喜欢蹭我的腿,爱躺在阳光洒落的台阶上,眯着眼等我抚摸。我常笑它:“你又不出门,干嘛总在墙角做记号?”它不理我,只轻轻甩尾,像在说:这是我的家,我要让它知道我在。</p> <p class="ql-block">它从不追逐打闹,也不攀高跳低,就那样悠悠地躺在地板上,耳朵微微转动,听着屋里的动静。有时候我坐在楼梯上看书,它便悄悄挪过来,把头靠在我脚边,像是参与我的沉默。它不像别的猫那样精力过剩,反倒有种与生俱来的沉静,像一缕照进老屋的晨光,不张扬,却让整个空间都温柔起来。我渐渐明白,它的优雅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它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安静地存在,温柔地靠近。</p> <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逗它玩,拿了一条彩色丝带在它眼前轻轻晃动。它忽然睁大眼睛,前爪一伸,轻轻勾住飘动的带子,像在抓一段流动的梦。那一刻它不再是那个总爱躲角落的小猫,而是有了几分灵动的俏皮。可玩过之后,它又回到原处,舔舔爪子,仿佛刚才的活泼只是片刻的放纵。我看着它,忽然觉得,人何尝不是如此?偶尔释放天性,但大多数时候,还是按自己的节奏生活,不争不抢,却自有主张。</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见过另一种猫,整天往外跑,非得牵着绳子带它散步才安心。它跳上跳下,精力用不完,和我这只简直是两个世界的生命。可正是养了这两类猫,我才真正明白:每只猫都有它天生的性情,有的喜静,有的爱动,强行改变只会让它痛苦。我们总以为爱是陪伴、是管束,其实有时候,爱是放手,是尊重它本来的样子。猫不说话,却教会我最朴素的道理——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个性不同,习惯各异,不必强求一致。不干涉别人,管好自己,彼此留出空间,反而能更亲近。原来所谓和谐,不是整齐划一,而是各自安好,互不打扰,却又能彼此温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