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智慧融合”赋能边境县义务教育发展——吉大附小与长白县十四道沟中小学校共研共建教育实践活动

十四道沟镇中心小学校

<p class="ql-block">  教育是边境地区发展的基石,而优质的教学资源与创新的教学方法,正是点亮边境学子成长之路的关键。为切实落实吉林省教育厅《关于支持边境县义务教育学校事业发展的通知》要求,精准破解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资源供给薄弱和教学方法单一的两大困境,10月11日,十四道沟镇中小学校有幸邀请了吉林大学附属小学的孙芳副校长与赵双老师,开展一场聚焦“素养导向,智慧融合,赋能边境县义务教育发展”的共研共建教育实践活动,为边境教育注入优质动能。</p> <p class="ql-block">  课堂是教育理念落地的核心场域,而吉林大学附属小学赵老师的二年级语文课《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正是一场让理念照进现实的生动示范。</p> <p class="ql-block">  深耕教坛25载,赵双老师始终以“以生为本、扎根课堂”为教育初心。她摒弃古诗教学中机械背诵的刻板模式,通过“读一读”涵泳韵律、“画一画”勾勒诗境、“品一品”体悟情思的三步引导,让枯燥的文字化作可感的画面,让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从诗行中“活”了起来,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好奇与探索中焕发新生。</p> <p class="ql-block">  这堂兼具温度与深度的示范课,不仅展现了名师的教学智慧,更提炼出可借鉴、可复制的古诗教学范式,为十四道沟镇中小学校的语文教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参考。</p> <p class="ql-block">  学科融合是打破教学壁垒、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路径,吉大附小孙芳副校长的专题分享《学科融合课程的思考与实践》,则为全体教师解开了“跨学科教学如何落地”的困惑。</p> <p class="ql-block">  孙副校长摒弃“空讲理论”的传统模式,以吉大附小的真实案例为核心,一边拆解学科融合的底层逻辑,让抽象概念变得可理解;一边结合具体教学场景梳理实操路径,让模糊方法变得可落地。这场分享精准回应了学校“教学方法单一”的现实困境。</p> <p class="ql-block">  此次共研共建活动,不仅是优质教育资源向边境地区的精准输送,更搭建起两校协同发展的桥梁。未来,十四道沟镇中小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所学所悟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动力,持续推动教育质量提升,为边境县义务教育发展注入更多活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