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 赵灿】在细节中学习,在指导中前行

z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秋日的晨光漫过保港中学的教室,当我第一次捧着英语课本站在教室门外时,心里还带着几分紧张 —— 这是我作为英语实习教师,开启教学探索的起点。从最初对着教案反复演练,到站在讲台上与学生眼神交汇,再到在前辈老师的指导下慢慢摸清教学节奏,这段时光里的每一次尝试、每一次解惑,都在悄悄打磨着我对 “教师” 二字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一、骨干教师引路,研讨点亮教学方向</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9 月 24 日,是我实习生涯中极具启发的一天。省骨干教师庄楠楠老师来到学校,听完我与另外两位实习教师符金萍、张意帆的课后,便与我们的指导老师一同开展研讨。这场研讨没有空泛的理论,全是贴合教学实际的 “干货”,每一句话都让我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庄老师首先强调:“作为实习生,首要任务是多听课。不同老师的课堂有不同的教学技巧,有的擅长调动氛围,有的精于知识点拆解,多听才能博采众长。” 接着,她提醒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班里的学生不是‘一刀切’的,要分清哪些是主动学习的,哪些需要老师多督促,还有哪些对学习兴趣不足,只有摸清学情,教学才能有的放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关于课堂设计,庄老师给出了具体建议:“要从学生的喜好切入,上课内容别太单一。可以用图片、音乐、视频这些素材,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让他们觉得英语课‘有意思’。” 最后,她抛出一个关键问题:“每次备课前,一定要想清楚 —— 这节课,你想教会学生什么?” 这句话像一盏灯,点醒了我以往备课的误区。之前我总执着于 “教什么内容”,却忽略了 “学生要学会什么”,从那以后,“明确教学目标” 成了我备课的首要准则。这场研讨不仅解答了我当下的困惑,更为我后续的教学划定了清晰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二、观摩优秀课堂,感受匠心教学魅力</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9 月 25 日,我们三位实习教师怀着期待走进优秀教师周艳老师的课堂,这堂课让我真切感受到 “用心设计” 对教学的重要性。周老师的课件制作堪称 “范本”,在讲解相关内容时,她没有简单罗列知识点,而是通过时间轴,一步步展开白求恩的一生。时间轴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搭配着清晰的图片与简洁的文字,学生们的目光紧紧跟着屏幕,原本略显枯燥的内容,瞬间变得生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享受着课堂氛围,我深深明白:好的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用匠心设计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堂课的每一个细节,都成了我日后制作课件、设计互动的参考标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三、科研活动砺成长,点评助力破局提升</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10 月 9 日,学校英语组开展的科研活动,让我在观摩与点评中收获满满。此次活动中,实习老师符金萍、我与优秀教师周艳先后授课,庄楠楠老师全程参与指导,课后的会议室点评环节,老师们的建议细致又务实,每一条都精准指向教学中的关键细节,让我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针对符金萍老师的课堂,老师们首先指出了多媒体突发问题的应对建议:“下次备课可以提前准备两手方案,比如 U 盘备份课件的同时,也准备一份简版板书提纲,避免像这次多媒体故障时,处理节奏被打乱。” 接着聚焦阅读课的核心设计:“阅读课不能只关注‘读课文’,要先明确‘读什么目标’—— 是掌握生词,还是梳理文章逻辑?还要告诉学生‘用什么阅读策略’,比如圈画关键词、找主题句。” 最后还贴心提醒:“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适当删减课本里过难的拓展内容,先帮他们建立‘能读懂’的信心,再慢慢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话让我意识到,一堂课的 “周全”,不仅在于内容设计,更在于对突发情况的预判和对学情的精准适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对于周艳老师的听说课,老师们的评价满是肯定,也让我学到了听说课设计的精髓。“周老师的课非常出彩的是问题的设计,抛出的问题很有启发性,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 听前铺垫的设计也很不错:“听录音前,周老师先帮学生梳理了生词、背景知识,还让他们预测可能听到的内容,这样后面的听力活动就不会变成‘猜答案’,学生能更从容地捕捉信息。” 这让我明白,优秀的听说课不是 “靠听力材料本身”,而是靠老师对 “听前、听中、听后” 环节的精心串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当点评到我的课堂时,老师们的建议直击我平时忽略的细节,让我瞬间清醒。“导入环节可以多加点趣味性,比如用学生熟悉的动画片段、或者简单的英语小游戏引入主题,这样能更快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参与意愿。” 关于课堂活动指导,老师们说:“组织小组对话、角色扮演这类活动时,不能只说‘大家开始做’,要先自己示范一遍,再找学生重复我的示范动作和话术,确保每个学生都明白‘要做什么、怎么做’。” 还有操练环节的优化:“知识点讲完后,不能只让学生齐读,可以试试‘同桌互查’‘分组 PK’‘随机抽查’等多种方式,多轮操练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 我边听边在笔记本上划重点,这些建议像一面镜子,照出我教学中 “想当然” 的不足,也为我接下来的备课指明了优化方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四、驻点教师关怀,暖心指引明方向</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10 月 10 日,海南师范大学的驻点教师刘晓莹老师来到学校,像家人一样关心我们的实习生活与工作。她没有急于展开专业讨论,而是先以亲切的交流拉近彼此距离,耐心倾听我们对近期实习工作与学习的分享,及时为我们排解过程中遇到的困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在了解我们的整体情况后,刘老师还结合实习进度,为我们接下来的实习方向给出了清晰指引,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明确重点。这份既有温度又有方向的关怀,让我在实习路上少了几分迷茫,多了几分前行的底气与坚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这段实习时光,每一个日子都充满意义。庄楠楠老师的专业指引,让我找准了教学方向;周艳老师的匠心课堂,让我懂得了教学的温度;英语组科研活动的点评,让我看清了提升的路径;刘晓莹老师的暖心关怀,让我拥有了前行的力量。未来,我会带着这些收获,在教学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位学生,努力成长为一名能为学生带来价值的英语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