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班最近掀起了一场关于“一亿有多大”的实践热潮。一开始,谁也不知道一亿到底有多吓人,直到我们亲手把一粒粒大米数出来,称重量、填表格、拍照片,才真正感受到那个数字背后沉甸甸的分量。从100粒米开始,2克;1000粒,20克;到了100万粒,竟然重达20公斤!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每一粒米都像一颗小星星,单独看微不足道,可当它们聚在一起,竟成了银河。</p> <p class="ql-block">教室里弥漫着一种特别的认真劲儿。有人拿纸张做实验,有人数硬币,还有人干脆挑战一亿粒米。我看到同桌小心翼翼地用尺子量100张A4纸的厚度——才1厘米左右。可当他算到一亿张纸叠起来有多高时,数字跳到了整整1万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我们都惊呆了。原来“积少成多”不是一句空话,它是能用数据看见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有个同学选了纸张做探究,他从一本练习本上撕下一页,再一页,认真地叠起来测量。他发现,每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那么1亿张呢?答案是1000000厘米,也就是10公里!他说,这高度都能冲出平流层了。听着他的分享,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画面:如果我们浪费的每一张纸都能堆起来,地球早被白茫茫的一片盖住了吧?</p> <p class="ql-block">还有个孩子独自测纸的厚度,一遍遍调整、记录、拍照。他说:“原来数学不只是算题,它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我特别懂他那种感觉。当你亲手去量、去数、去推演,那些课本上的大数就不再抽象了。一亿不再是语文课里的“天文数字”,而是你能想象、能触摸、甚至能被它震撼到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用硬币做实验的同学。他把10枚硬币排成一排,量出长度是2厘米。然后一步步推到1亿枚——整整200公里!他说,这长度可以从我们小镇一路铺到省城,中间不停歇。他拍的照片里,硬币在阳光下闪着光,像一条小小的金属河。我忽然觉得,这一亿枚硬币不只是重量和长度,更像是一段坚持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我们班有个女生,她一边称米一边说:“以前吃饭总剩一点,觉得没什么。但现在我知道,一亿粒米重两吨,够一家人吃好几年。”她的话让我心里一紧。原来我们随手倒掉的一碗饭,背后是多少粒米的努力生长,又是多少人的汗水?</p> <p class="ql-block">其实一开始,很多人觉得“一亿”太遥远,跟自己没关系。可当我们真的动手去做,才发现它就藏在每一粒米、每一张纸、每一枚硬币里。我们不是在算数学题,而是在用双手感受世界的尺度。当数字从黑板走进生活,它就有了温度,有了重量,也有了意义。</p> <p class="ql-block">有个同学用A4纸做实验,他发现500张纸厚5厘米,100万张就有1万米高。他在结论里写道:“一亿张纸叠起来,比飞机飞得还高。我们每天用的纸,如果节约一点,就能少砍一棵树。”他贴的照片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纸堆上,影子拉得很长,像时间的刻度。</p> <p class="ql-block">我也加入了这场“亿”识之旅。我选了大米,从100粒开始数。手指沾了米香,心里却越来越沉。当算出一亿粒米重2000公斤时,我忍不住想:如果每个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全中国一天就能省下14亿粒,够多少人吃一顿热饭?这个数字让我久久说不出话。</p> <p class="ql-block">你知道一亿颗糖能绕地球几圈吗?你好奇一亿步能走完多少个城市吗?来加入我们的“一亿探究队”,让每一次动手实践,都成为解锁大数奥秘的钥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