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现代画家郭航大师作品 3

艳阳高照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文化:生命的灯塔,美的追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江南书画院院长 郭航</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文化,这一生活的余兴,却如灯塔般照亮着有些人生命的航程,成为他们贯彻生命信念的行为准则。当一个人性情中最崇高的地方,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悄然绽放;当一个人的审美趣味,足以赋予生活一种难以言喻的幽雅和况味——那,便是文化的力量。它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人的心田,让人在纷扰的尘世中保持一份清醒与超脱。文化,并非单纯的知识累积,它是知识以外对美的无尽追寻。正如那句古语所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所滋养的,是人的内在气质,是对生活独特而深刻的感悟。它让人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发现不平凡的美,让心灵在喧嚣中得到宁静与慰藉。文化,是最好的滋养。世间万物,皆有所养。草木在幽野中泽雨露而生扶疏,人在书房里亲笔墨便得精神之滋养。书房,对于文人而言,不仅是精神的避风港,更是灵魂的栖息地。在这里,他们可以忘却尘世的烦恼,沉浸在书卷与笔墨的海洋中,找寻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自由。先人论文房之道,时书以养笔,时磨以养墨,时洗以养砚,时舒卷以养纸。这书房中的每一件长物,都仿佛有着生命,与主人共度岁月,滋养着主人的身心。中国古代文人的居室中,案头必备笔、墨、纸、砚,斋内自备琴、棋、书、画,更有种种雅物点缀其间。这些文房旧物,如今虽已隔世,但只要我们用心体会,便能听见古人那激动的心声,看见他们真诚的容貌。他们在书房中营役,或藏玩以养心,或格物以养气,或闲居以养志。藏玩之道,是文人独有的乐趣,他们在把玩中品味生活的韵味,让心灵得到滋养;格物之致,是文人追求的境界,他们在观察中领悟自然的奥秘,让气质得到提升;闲居之乐,是文人向往的生活,他们在闲适中享受宁静的美好,让志向得到坚定。以文化为滋养,他们构筑了一个璀璨夺目的世界。以文藏玩,可以养心。文化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而藏玩之道,更是养心的妙法。文人看待器物,雅俗往往是第一评判标准。他们凡见一物,必先格其优劣,以君子的心性,界定“大雅”之境。室中琳琅多韵致,人间燕闲胜桃源。临法帖名迹,归真有序,墨池凝香泽;赏拳石清供,玲珑烟云,肌骨参天地;品碧草修竹,清雅盈室,案上成幽野。这些雅物,不仅装点了文人的居室,更滋养了他们的心灵。在藏玩中,他们找到了与自然对话的方式,让心灵在物的陪伴下得到宁静与升华。以文格物,可以养气。格物,当有一颗审美的种子,从传统尺度里汲取养分。先人谓:琴令人寂,杖令人轻,麈令人雅,竹令人冷,石令人隽……清闲娱目之外,书房里一派诗意气韵,令人身心皆闲。格物,便是做人之道,心无拘役,但又不逾越规矩。在一定的法度之内明心见性,合乎规矩而垂范后世,这便是格物致知的最高境界。由物及器,由器及人,在格物中致良知,在熏染中养真气。文人在格物中找到了与自我对话的方式,让气质在物的熏陶下得到提升与凝练。以文闲居,可以养志。中国的哲学是闲适的哲学,闲居之中,可以养志修身。宋人倪思有言:“读义理书,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十者之外,虽有他乐,吾不易矣。”生活有闲,长物为伴,无论是读书临帖、焚香鼓琴,还是弈棋品茗,皆以文房长物为载体,演绎着闲适生活的美学。得一段闲居时光,清心乐志,构成璀璨光华的审美哲学。这种哲学影响着世人对闲雅的追寻,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然而,在当今社会,物质的富足似乎成了人们追求的唯一目标。权贵、富翁们拥有豪华的宅邸、名贵的车辆,却往往忽略了精神的华贵。他们沉迷于物质的享受,却忘记了心灵的滋养。因为文化的生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是精神上的高贵。它是一种真正的风花雪月,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是一种对美的无尽探寻。文化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滋养。文化,是生活的调味剂,是心灵的慰藉品。它像一缕清风,吹散人们心中的烦恼;像一束阳光,照亮人们内心的角落。在文化的熏陶下,人们学会了欣赏生活中的美,学会了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文化让生活变得更加有趣味,更加有深度。它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绿洲,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和滋养。文人墨客们以文房长物为伴,寄情于山水之间,流连于诗书之中。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闲情逸致和审美情趣。他们追求的不是物质的奢华和虚荣的满足,而是精神的富足和内心的宁静。他们懂得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如何在喧嚣中保持一份清醒与超脱。这种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启示和借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往往被琐事所困扰,被压力所压迫。我们渴望逃离这种生活,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然而,逃离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需要的是面对生活的勇气和智慧,是能在繁忙中找到宁静的能力。而文化,正是我们逃离喧嚣、寻找内心宁静的桥梁。它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绿洲,让我们的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和滋养。文化是一种力量,它能让我们在困境中找到希望,在挫折中找到勇气。它让我们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学会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文化是一种智慧,它让我们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自己相处。在文化的熏陶下,我们变得更加宽容、更加理解他人,也更加了解自己。因此,我们应该珍视文化,追求美。让文化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美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无论是读书、临帖、焚香,还是鼓琴、弈棋、品茗,都可以成为我们追寻美的途径。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不仅可以找到乐趣和放松,更可以找到自我和成长。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验,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文化如同泥土,而生活则如同花朵。只有泥土肥沃,花朵才能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同样地,只有文化滋养丰富,生活才能变得更加美好和有意义。愿我们都能以文化为滋养,以美为追求,让生活绽放出最精彩的那朵花。因为文化是对美的无尽追寻;因为美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愿我们在文化的熏陶下不断追寻美、创造美、享受美;愿我们的生命因文化而璀璨夺目、因美而绚烂多彩。</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墨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成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