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530家长会审议

向阳而生

<p class="ql-block">下午的班主任会里,大班的幼小衔接方案成了焦点。各级部分享时,好几双眼睛都盯着“如何让家长坐得住、听得进”这个问题——毕竟每次提到“衔接”,家长们总免不了焦虑,要么追问“要不要提前学拼音”,要么担心“孩子坐不住怎么办”。</p><p class="ql-block">张老师率先开口:“光讲‘要培养习惯’太空泛,不如拆成‘每天10分钟专注力游戏’‘书包自己整理的3个小技巧’,家长能直接带走方法,才觉得有用。” 这话一出,不少人点头。确实,比起“要衔接知识”,家长更慌的是“具体该做什么”。</p><p class="ql-block">我想起班里家长私下问得最多的:“孩子上课总走神,到了小学会不会跟不上?” 或许可以加个“现场模拟”环节——用小学课堂的坐姿要求玩个小游戏,让家长亲眼看看孩子的适应力,比空谈“规则意识”更直观。</p><p class="ql-block">李老师补充:“还得戳中家长的‘隐性焦虑’。比如他们不说但很在意的‘社交’——到了新环境会不会被欺负?可以分享‘教孩子说这三句话:我想和你玩/请不要碰我/老师我需要帮助’,这种具体话术比‘要学会交往’实在。”</p><p class="ql-block">散会时,方案上的“衔接什么”被圈改成了:不是提前学知识,而是“坐得住的耐心、能求助的勇气、自己收拾文具的习惯”。忽然觉得,抓住家长眼球的,从来不是高大上的理论,而是“我家孩子明天就能用上”的实在招。</p><p class="ql-block">晚上整理笔记,特意在“家长互动”栏写了句:“您最近发现孩子哪些小进步,可能帮他适应小学?” 比起单向输出,让家长自己说出来,或许更能让他们相信:孩子已经在准备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