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十月的莫干山,天高云淡,山色如洗。一场与自然和历史的邂逅,在层层叠叠的绿意中徐徐展开。这里不仅是避暑胜地,更是一段近代风云的静默见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抵达莫干山旅游集散中心,现代建筑的简洁线条与山野气息相融,拱形门洞下,红旗轻扬,开启了此行的序章。沿着山路深入,满目皆是苍翠竹林,山峦起伏如浪,远处风力发电机缓缓转动,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span></p> <p class="ql-block">莫干山得名于春秋时期干将莫邪铸剑传说,现存200余幢清末民国别墅,其中20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建筑博物馆”。景区森林覆盖率93.5%,竹林占42%,形成独特竹海景观,年均气温13.3℃,夏季凉爽,是“四大避暑胜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莫干山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是天目山余脉,主峰塔山海拔约720米,总面积约43-58平方公里,以竹、云、泉“三胜”和清、静、绿、凉“四优”著称,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其名源自春秋时期干将莫邪铸剑传说,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山间老建筑悄然藏于林木之间,石砌外墙爬满藤蔓,拱门、尖顶、木质窗框诉说着民国遗风。曾为华侨所建的“梦楼”,如今静立于横公路旁,1927年的砖石仍散发着旧日气息。而“皇后饭店”招牌在蓝天下格外醒目,一旁的复古标牌写着“1934”,恍若穿越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走进这些老屋,室内陈设还原了往昔生活:雕花木床、留声机、立式钢琴、皮质扶手椅,连行李箱都整齐堆放在角落。阳光透过格窗洒在红地毯上,仿佛还能听见昔日的琴声与笑语。</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道蜿蜒,每一步皆踏在风景与记忆之上。观景台前,“向祖国表白”的红色标语在蓝天映衬下熠熠生辉,令人驻足。</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途中路过“毛主席下榻处站”,公交指示牌指向前山街与华厅楼公园,历史与日常在此交汇。而蒋介石与莫干山的铭牌静静讲述着那段风云岁月——他曾在此居住办公,山中决策,影响时局。</span></p> <p class="ql-block">1955年,毛主席从北京前往杭州办公,居住在西湖边上的刘庄。当时毛主席每天通宵达旦地工作,十分辛苦,于是工作人员劝他抽空到西湖附近的景点转转。</p><p class="ql-block">可是毛主席来杭州的次数太多,西湖周边的景点,早就被他看遍了。在此之前,毛主席又登临西湖群山中的“五云山”,写下了一首</p><p class="ql-block">明代的王阳明,以及近代的很多人都曾经游览过这座山,还在山中留下了遗迹,只是它在民间不太有名。</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听说之后产生了好奇,于是找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上卫士叶子龙、李银桥,秘书罗广禄和一名医师,一起登上了莫干山。</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这座山上游览并居住了几天,后来毛主席坐上专车离开莫干山时,意犹未尽,于是提笔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七绝·莫干山》。</p><p class="ql-block">《七绝·莫干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p><p class="ql-block">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p><p class="ql-block">转身又钻进了我的七座小车,车子刚要启动时,让我再回头看一眼,莫干山莽莽苍苍的山峦与丛林。转过四十八道盘山公路,一路风驰电掣,很快就回到了杭州钱塘。</p><p class="ql-block">莫干山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的境内,目前属于国家4A级风景区。景区面积达到了四十三平方公里,风景秀丽,山峦连绵起伏,山峰最高处海拔700米,山上的空气较地面寒冷。</p><p class="ql-block">传说在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曾派遣铸剑师欧冶子的师弟——干将,到此山中铸造名剑。干将在山中铸剑三年,得雄剑、雌剑各一柄。</p><p class="ql-block">因为复命时间超过吴王规定的时限,干将担心复命时会遭不测。于是自己背着雄剑上路,把雌剑留给妻子莫邪,叮嘱她,假如自己遇难,将来就让儿子眉间尺带着雌剑去找吴王复仇。</p><p class="ql-block">后来,干将果然遇害,莫邪收到消息以后,跳进铸剑炉殉情而亡。于是人间遗留下了这两柄名剑,以干将、莫耶夫妻的名字命名。</p><p class="ql-block">至于干将、莫邪的儿子“眉间尺”,后来找吴王复仇,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前面说完了莫干山的传奇故事,下面让我们再来看一下现实中的莫干山。</p><p class="ql-block">尽管在三十年代,曾经有人在这座山上建过别墅,但是从整体上来说,这座山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还是一座没有开发完全的荒山,盘山公路十分崎岖。</p><p class="ql-block">不过进入山顶之后,翠竹绿岗,风光旖旎。毛主席一行人,分别乘坐三辆车上山。毛主席的专车是斯大林赠送的吉斯防弹大轿车——“七人房”,另外两辆车是法制吉斯和美制别克。</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一行人上山以后,居住在“皇后饭店”。这间饭店名字听着大气,其实当时只是一个乡村别墅。它是由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个董姓银行家的别墅改建,一共只有两层。</p><p class="ql-block">小饭店背靠青山,侧面是峭壁悬崖,风景清幽。李银桥和秘书当时住在底层,毛主席则住在二楼。二楼有里、外两间,毛主席自己要了外间,却让叶子龙住进里间。</p><p class="ql-block">一到山上,大家就开始四处游赏。可是转悠了半天,毛主席就觉得有些纳闷了,因为山上看不到一个农民。</p><p class="ql-block">青山绿水和茂竹修林固然好看,但是看不到农民,对于毛主席来说,就等于是没有“人间的烟火气息”。一问才知道,是因为山路不好走,人们不愿意上来。</p><p class="ql-block">于是毛主席决定带着大家,专挑没路的地方走,并告诉身边人:鲁迅先生说过,“路是人走出来的”。莫干山的风景这么好,让我们替老百姓踩出一条路,再让大家伙上山欣赏风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最后一程,停靠在凉亭下的黑色经典车前,车身泛着旧时光泽,仿佛随时载着往事重新出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