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提升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近日我校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小学听评课活动。在这场活动中,我校以“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古诗文教学探微”为主题,各位教师齐聚一堂,以听促思、以评促教,在思维的碰撞与经验的交流中,共同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路径,为打造高效、有温度的小学语文课堂凝聚智慧力量。</p> 课堂风采:各美其美,绽放语文魅力 <p class="ql-block"> 在语文教学的天地里,每一位教师都是独具匠心的“造景师”。本次听评课活动中,田孟伟、王瑜、高艳芳、张倩倩、祁亚新、郭晓敏、王慧丽、张婷婷八位教师各展所长,以古诗文教学为主,于课堂之上勾勒出一幅幅灵动的语文画卷,尽显“各美其美,绽放语文魅力”的精彩图景。</p> <p class="ql-block"> 田孟伟老师以朗读为匙,开启知音文化的大门。范读、齐读、自由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搭配“语气词延长”“声断气延”的朗读技巧,让学生在抑扬顿挫中体悟文本情感与节奏;又关联《西游记》、古诗、“管鲍之交”等资源,拓宽学生对“知音”文化的认知;更以“为何只写高山流水”“伯牙子期知音关系如何体现”等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深掘文本内涵。</p><p class="ql-block"> 王瑜老师在教授《示儿》《题临安邸》时,注重多感官教学与对比阅读双管齐下。AI数字人、视频、文字资料等多种形式,带学生沉浸式感知历史背景与诗歌情感;通过《示儿》与《题临安邸》的对比,再延伸至《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让学生在对比中洞悉南宋爱国诗歌的不同表达;从陆游个人遗愿到南宋历史背景,再到统治者偏安态度,层层挖掘诗歌中的“悲”与“怒”,厚植学生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 高艳芳老师的《题西林壁》将多媒体与传统文化碰撞出别样火花。AI视频、插画等现代技术,结合成语、古诗拓展,让传统文化学习充满趣味;以“观赏景色、多元观察、品读哲理、拓展运用”等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古诗内容与哲理。</p><p class="ql-block"> 张倩倩老师挖掘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的相融共生。以“秋”为单元主题线索,将《望洞庭》的学习融入其中,通过找“秋”任务建立诗歌与单元的联系;还通过三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深解诗歌,补充资料助力把握诗人意图,提升文学鉴赏力。</p><p class="ql-block"> 祁亚新老师教学《山行》时环节清晰,读悟结合显实效。从单元导读、释题、诗人介绍的导入,到读准字音节奏、圈画景物的初读,再到小组合作解诗意、字词辨析、情感体悟的深入理解,最后到拓展与诵读默写,环节层层递进,契合三年级学生认知规律。</p> <p class="ql-block"> 郭晓敏老师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登鹳雀楼》教学</span>以技术赋能,闭环设计见匠心。从AI导入到AI小结,从识字到写字,从诗意理解到生活运用,环节完整且相互呼应;在理解诗意基础上,注重写字训练与哲理感悟,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p><p class="ql-block"> 王慧丽老师的《敕勒歌》展现了文化与语文基础的融合之美。不仅介绍敕勒族、阴山等文化元素时,同步落实生字书写、字词解析(如“穹庐”的象形释义);还创新教学方式,以唱的形式拓展《敕勒歌》,契合二年级学生兴趣,提升对诗歌的喜爱与记忆。</p><p class="ql-block"> 张婷婷老师亲和力十足,教授《汉语拼音·a o e》一课时,把握趣味与基础的完美平衡。通过儿歌、摘苹果游戏、身体动作、生活情境关联等方式,让一年级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抽象拼音知识;而且从单韵母的音、形,到声调的感知,最后夯实书写,层层递进,为后续拼音学习筑牢根基。</p> 评课研讨:思维碰撞,共探教育真谛 <p class="ql-block"> 评课活动是教育智慧的“集散地”,也是教学成长的“加油站”。在本次听评课活动的评课环节,从校领导的高屋建瓴到青年教师的新锐视角,众人齐聚一堂,以专业的眼光审视课堂,以真诚的交流共探教法,在思想的碰撞中为语文教学的优化与创新注入蓬勃动力。</p><p class="ql-block"> 刘校长着眼于AI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语文课堂的创新发展指明方向。在数字化时代,AI数字人、智能课件等技术的融入,让语文教学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个性化、多元化,为学生打造更具吸引力的语文学习场域。</p><p class="ql-block"> 王校长再次重申“教学评一体”理念,强调教学与评价的有机融合。在语文课堂中,这一理念促使教师更精准地设定目标,更及时地反馈学情,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目标明确、评价科学的成长课堂。</p> <p class="ql-block"> 本次选取邓欣、曹晓蕾、丁雪菡、付玉、田孟伟等五位青年教师各抒己见,从新锐视角,迸发成长活力。她们或针对教学环节提出优化建议,或分享自身对语文教学的创新思考。她们的发言充满活力,从朗读指导的细节到文化拓展的广度,从问题设计的精度到学生能力培养的深度,每一个观点都是对语文教学的真诚探索。</p> <p class="ql-block"> 最后,武秀娟主任从四个维度总结了活动的亮点与成长点:她肯定本次听课活动中授课教师们重视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关注学习任务群的构建,推动AI赋能教育,并且强化对学生读、写能力的指导。</p><p class="ql-block"> 同时,她也提出“读帖再细致些”的建议,于细节处见真章,为教师专业成长指明了精细化发展的方向。</p> 总结升华:且行且思,共赴教育新程 <p class="ql-block"> 刘校长在活动最后总结道,此次听评课“听、评皆有收获”,这是对活动成效的肯定,更是对全体教师的激励。同时,他也不忘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在追求教育质量的同时,守护好学生成长的每一步。</p> <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听评课活动则是修行路上的路标。本次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语文课堂的多元魅力,听到了教育智慧的精彩碰撞。愿全体教师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在语文教学的征途上不断探索、深耕细作,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让语文教育的百花园永远芬芳馥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