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诀百韵歌》

翰墨飘香

<p class="ql-block">为啥你的草书是“野路子”?这本帖才是书法正统,没学过的人很难入门! 这便是《草诀百韵歌》。此作朗朗上口、句句干货,从草书的笔法、结字、相似字的区分入手进行讲解,非常直白易懂,每一个草书字旁边还有楷书释文。</p><p class="ql-block">我们以其中几句为例,作一讲解:“止知民倚氏,尝思孝似存。”</p><p class="ql-block">“民”和“氏”的草书写法有明确区别,“民”字草书起笔是短横,横画末端顺势带出斜撇,“氏”横画末端转向下写竖弯钩,没有斜撇,收尾是圆润的弯钩,这是两者最明显的不同。</p><p class="ql-block">“孝”“存”的区别是“耂”的简化写法,像短横加斜撇,“存”字草书上面是“才”的简化,是短横加竖钩,关键差异在字头,“孝”的字头带撇,“存”的字头带钩。</p><p class="ql-block">全卷都是这样准确且清晰具体的讲解,把它学习通透,草书也就学到家了。</p><p class="ql-block">我们将《草诀百韵歌》台博本进行了超高清复制,并添加释文一一对应,便于您临摹和欣赏。</p><p class="ql-block">书法艺术欣赏</p> <p class="ql-block">书静静地躺在桌角,深棕色的封面像一块沉静的木头,岁月未曾真正触碰它,却已赋予它一种老友般的亲切。白色标签上写着“草诀百韵歌 台博藏本”,字迹端正,像是提醒我:别急着挥毫,先学会看懂草书的“语法”。小时候总觉得草书是情绪的宣泄,笔走龙蛇,全凭感觉,谁还管它有没有规矩?可后来才明白,真正的自由,从来都建立在法度之上。《草诀百韵歌》就是那把钥匙——它不教你如何狂放,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一撇必须往左,那一钩为何要回锋。它把草书拆解成口诀,像儿时背诵的《三字经》,朗朗上口,却字字藏锋。“止知民倚氏,尝思孝似存”,一句诗,两个字组,把最容易混淆的写法讲得清清楚楚。原来“民”与“氏”的差别,不在整体形态,而在那一笔收尾的方向;“孝”与“存”的分野,也不在下半部,而在字头那一瞬的提笔抉择。这哪里是字?分明是汉字的“基因图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