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福冈漫游(四)

千千手

<p class="ql-block">原计划要去鹿尔岛、宫崎、指宿、长崎去玩,但今年日本的南海槽大地震预言搞得大家都有心担心,所以决定只去长崎玩两天,正好周六晚上有烟火大会。</p> <p class="ql-block">在网上订了上午9:10博多到长崎的大巴,很方便直达长崎巴士站。</p> <p class="ql-block">在找酒店时遇到了小插曲。网上预订了长崎站附近的一家酒店,我们按谷歌导航找过去,看到酒店名的一栋楼,但没有门店,找不到从哪里上去,问了一下附近的店铺,都无从所知,只好打电话问携程,还好很快沟通好了,酒店派一位樱花妹来接我们,带我们去附近的酒店前台办理手续,寄存行李,但还没到下午3点,不能入住。</p> <p class="ql-block">轻装出发,去浦上天主教堂。浦上天主教堂是日本长崎市最具代表性的天主教建筑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末,因1945年长崎原子弹爆炸而成为世界瞩目的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早在16世纪,天主教传入长崎地区。但在1587年丰臣秀吉发布禁教令后,基督徒遭受严重迫害。浦上地区的信徒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里秘密保持信仰。</p> <p class="ql-block">1873年,明治政府解除禁教令后,浦上信徒开始筹建自己的教堂,教堂于1895年动工,1914年竣工,历时近20年,由法国传教士设计,采用红砖罗马式建筑风格,被誉为“东洋第一大圣堂”。</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9日,美军在长崎投下原子弹,爆炸点距离浦上天主堂仅约500米。当时教堂内正在举行圣母升天节弥撒,所有在场信徒全部遇难。教堂主体几乎全毁,仅存部分墙壁、圣母像头部和一口祈祷钟等残骸。</p> <p class="ql-block">战后,信徒们坚持在原址重建教堂,新堂于1959年完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1980年,为迎接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访日,教堂外墙改为红砖风格,恢复原有外观。1980年代起,教堂成为长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p> <p class="ql-block">“日本26圣人殉教者”指的是1597年2月5日,在日本长崎西坂山丘被处以十字架磔刑的26名天主教徒。这一事件是日本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基督徒殉道事件,也是东亚基督教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殉教事件之一。</p> <p class="ql-block">1596年,西班牙商船圣菲利佩号在四国附近搁浅,船员炫耀地图并称“传教士是征服先锋”,引发丰臣秀吉对基督教的恐惧与敌意。</p> <p class="ql-block">丰臣秀吉于1596年12月再次颁布禁教令,下令逮捕基督徒。京都奉行石田三成逮捕24人,途中又增加2人,共26人,押送至长崎。</p> <p class="ql-block">1597年2月5日,26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地点为长崎西坂山丘。殉教者中包括12岁少年路易斯·茨木,他拒绝放弃信仰,与成人一同殉道。行刑前,他们仍向围观群众宣讲信仰,表现出极大勇气。</p> <p class="ql-block">1862年,教皇庇护九世正式将他们封为圣人,称“日本二十六圣人”。长崎西坂山现建有“日本二十六圣人纪念地”——西坂山圣人纪念馆(1962年建),大浦天主堂(1865年建,面向殉教地)。</p> <p class="ql-block">长崎平和公园(又称和平公园)是为纪念1945年8月9日长崎市遭受原子弹轰炸而建的纪念性公园,位于爆炸中心北侧的山丘上,占地约18.6公顷。</p> <p class="ql-block">和平祈念像高9.7米,重30吨,由著名雕塑家北村西望设计。右手指天:象征原子弹从天而降的威胁;左手平伸:寓意人类对和平的渴望;闭目神情: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思。</p> <p class="ql-block">中国赠送的汉白玉少女像(1985年),少女手臂上的和平鸽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背面刻有“和平”二字,由胡耀邦题词。</p> <p class="ql-block">还有前苏联、东德、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亚等国赠送的雕塑,象征全球对和平的共同祈愿。</p> <p class="ql-block">和平之泉,灵感来自一位原爆幸存少女的诗句:“水,请给我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池边刻有她手记的石碑,象征对生命的渴望与和平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原爆中心地碑(爆心地碑),位于公园南侧。</p> <p class="ql-block">黑色三角形大理石碑,标示原子弹爆炸的中心点。碑旁设有奉安所,供奉约20万遇难者名册。</p> <p class="ql-block">长崎原爆50周年纪念:母与子(1997年建)。基座铭文:“1945年8月9日11时02分”——原子弹爆炸的准确时间。一位身着褶边连衣裙、怀抱受伤婴儿的母亲,双眼微闭,神情哀恸却温柔,仿佛在为怀中的孩子祈祷。</p> <p class="ql-block">「原爆殉難の子供と教師の像」</p><p class="ql-block">(原爆殉难的孩子与教师塑像)</p><p class="ql-block">它是为了纪念在1945年8月9日长崎原子弹爆炸中,与学生们一同殉难的七位教师而建立的,他们在爆炸发生时,为保护学生而牺牲。一位女教师张开双臂,护着身边的孩子;孩子们的表情惊恐但依偎在老师身旁;整体姿态传达出“守护”“牺牲”“教育的终极责任”。</p> <p class="ql-block">傍晚十分,我们来到长崎哥拉巴公园(Glover Garden),这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西洋式木质住宅群,也是长崎最具代表性的观光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哥拉巴公园始建于1864年,原为苏格兰商人托马斯·布莱克·哥拉巴(Thomas Blake Glover)的私人宅邸。他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重要外国商人之一,对日本近代工业发展有重要影响。</p> <p class="ql-block">公园依山而建,可俯瞰长崎港,视野开阔。</p> <p class="ql-block">园内共有9栋西式建筑,其中哥拉巴宅邸、林哥宅邸和奥尔特宅邸被指定为日本国家重要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的故事背景地,园内设有相关雕像和纪念物。</p> <p class="ql-block">旧三菱第二船坞会所,在公园制高点,原为船员宿舍,现为最佳观景台在。</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栋两层木结构西式洋房,白色外墙+拱形窗廊,带敞开式阳台。阳台可一览长崎港、稻佐山及园内心形池塘,傍晚亮灯后尤其浪漫。内部保留船员房舱、公共休息室的布局,地板与楼梯为原物。</p> <p class="ql-block">一楼为世界遗产“日本明治工业革命遗产”长崎地区游客中心,可体验《Fortnite》里的“军舰岛”游戏场景,二楼室内常设主题微展,三菱公司在长崎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在阳台上看江边落日,远处江面波光粼粼,非常平静,近处鲜花盛开,花园静谧,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明治时期外国人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展厅里展示的英国商人住宅。</p> <p class="ql-block">夜晚来到长崎水边之森公园,坐等烟火晚会。</p> <p class="ql-block">8:00开始,7000发烟火绚丽灿烂,璀璨夺目。</p> <p class="ql-block">日本烟火大会(花火大会)是日本夏季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活动之一,通常在7月至8月举行,全国每年举办超过5000场。</p> <p class="ql-block">5000发速射连发」等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长崎孔子庙・中国历代博物馆是日本唯一一座由中国人建造的正宗中式孔庙,兼具文化、历史与建筑价值。</p> <p class="ql-block">孔庙建于1893年(明治26年),由清政府与在日华侨共同出资建造,是日本唯一一座正统中式孔庙。1983年由中国政府与山东曲阜孔庙协助改建,融合了华南与华北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如琉璃瓦、青白石、龙纹雕刻等全部来自中国。</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供奉孔子像及四圣牌位,两侧有72贤人石像,每尊高约1.8米、重2吨,依据李公麟画谱雕刻而成。</p> <p class="ql-block">展馆里展示了与中国历史同期的日本历史阶段,以及孔子的主要思想,在日本各地的孔子文化传播。</p> <p class="ql-block">在日本福冈逗留的时间很快就该返程了,退房,租车到福冈机场,乘机在烟台转机回成都,当天晚上顺利回到家。</p> <p class="ql-block">又一次完美自由行结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