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班级姓名与诗歌挑战日记(2025.10.9-10.10)</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9日:从挑战差异里,读懂孩子的“底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国庆前夕,我带班级开展了为期八天的“姓名大挑战”与“诗歌挑战”,两个游戏的参与度差异,意外戳中了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诗歌是我逐句带孩子们背诵过的,不管是平时专注的孩子,还是爱调皮的“小捣蛋”,都敢主动站上挑战台。即便起初攥着衣角胆怯,成功闯关后,脸上都会绽开藏着骄傲与自信的笑——那笑容太鲜活,深深刻进了我心里。原来孩子的自信从不是凭空来的,“会”就是他们最大的底气,有了这份底气,他们还会主动在喜欢的领域里反复尝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可姓名挑战的景象完全不同,不少孩子只敢远远看着,从不靠近。我特意问了几个孩子,他们直白地说“我不会呀”。这话像警钟敲醒了我:姓名挑战我从未专门教过,孩子连基础认知都没有,自然没勇气迈第一步。这是我的疏忽,当天便暗下决心,要专门带孩子们好好认识彼此的姓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前我就想过,要设计一款适配姓名挑战的游戏,既帮不敢挑战的孩子燃起求知欲,也让闯关成功的孩子收获自豪,还能借互助让他们增进友谊、共增自信。但之前的方案总觉得不贴孩子的心,直到这天忽然想通:不如让小朋友自己给游戏、给闯关者取名字,他们生活里的想法,才最符合他们的认知,也最能让他们有归属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0日:从“电摇王子”到“勇敢拜师”,孩子藏着成长的惊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昨天的第一步,是让孩子们给闯关成功的同学取“荣誉名”。有人说“闯关王子”,有人喊“能量公主”,直到一个孩子说出“电摇王子”,我愣了愣——我知道“电摇”源于网络斗舞,后因游戏传播在小学生中流行,多带嘲讽意味,话音刚落,班上懂的孩子果然跟着摇摆起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没直接批评,而是笑着问大家:“听到这个名字,你们最先想做的是什么?是不是会想起调侃的动作?”见孩子们点头,我又说:“好的荣誉名,该是说完就想往前冲的,能鼓励自己不怕难。就像孙悟空,想到他闯过八十一难取真经,我们就敢去挑战困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番话后,孩子们重新构思,取的名字要么是书本里的主人公,要么是有力量的词语,满是积极的劲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针对“不敢挑战”的问题,我还定了个“勇敢者拜师”规则:让闯关成功的孩子当“勇敢者老师”,不敢挑战的孩子可以主动拜师学习,也能和好朋友互相帮忙。没想到下午就有惊喜——戚沐言蹦蹦跳跳找我:“田老师!我站在挑战的同学旁边默默学,学会啦,还闯关成功了!”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早复盘时,孩子们的分享更让我意外。刘钰说:“杨昊燊的‘燊’我不认识,就站在挑战的同学旁边听他读,慢慢就学会了,也过关了。”刘昊阳则说“我是主动去挑战的”——要知道他之前最不喜欢挑战,这份转变格外珍贵。陈妍竹还分享了小妙招:“后面的同学不停读,我跟着听,就学会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原来学习从没有固定的方法,孩子们主动探索、互相借力的样子,才是最动人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1日</p><p class="ql-block">现将10月11日班级动态同步给大家,一同感受孩子的成长与蜕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日班级最大亮点,当属“姓名大挑战”活动。相比以往,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显著提升——课堂上刚宣布活动开始,不少孩子就立刻举起小手,就连之前总在座位上观望、略显腼腆的孩子,这次也主动迈出脚步,争相参与挑战,课堂氛围格外热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更让人欣慰的是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参与时不再怯场,眼神里满是坚定;解题时还能主动运用之前学过的识字方法,哪怕遇到不熟悉的组合,也会试着思考调整,没有轻易退缩。每当成功完成挑战,孩子们都会兴冲冲地跑来找我兑换字卡和姓名贴,拿到奖励时嘴角藏不住笑意,有的还会主动和同学分享喜悦,那份“我做到了”的自信与成就感,比挑战结果更珍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