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富水老镇孔志村</p><p class="ql-block"> 在阳新县老富水镇,有一个孔圣人后裔繁衍的古村落。踏入这片土地,仿佛让人穿越了时空,这里的一砖一瓦都铭刻着岁月的记忆,一草一木都在诉说着千年的变迁,古风诗意让人陶醉,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这个地方,便是龙港镇孔志村。</p><p class="ql-block"> 孔志村位于富水河中上游南岸,距镇政府驻地5千米。东接马岭村,西连渡口村,南与排市镇红山村接壤,北隔富河与星潭村相望。一半低山丘陵,一半河畔平地。国土面积4.9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73.3公顷,林地面积253.3公顷,水域面积10公顷。</p><p class="ql-block"> 孔志村辖孔志、孔恕、白太门、太山垅、渡船头5个自然湾,村委会驻孔志居民点。全村353户,1780人,除一户叶姓外,其余皆为孔姓,均为汉族。</p><p class="ql-block"> 孔志村原名桐埠街。南宋初年,孔子第49代孙孔瑑任兴国军教授,自浙江衢州迁楚,殁葬孔志。后有孔子第55代孙孔克让,于南宋淳熙年间自江西临江落籍桐埠右侧,其长子孔希恕定居落业,后人以公之“恕”字为庄名“孔恕”。元至正年间,孔子第54代孙孔文学自浙江平阳调任兴国路教授,其三子孔克正早年随父任教于兴国儒学,后因兄孔克仁随朱元璋起义,怕祸及家人,遂隐居桐埠街。明朝定鼎中原后,克正长子孔希志于此兴家创业,并命庄名为“孔志”。</p><p class="ql-block"> 孔志、孔恕嗣裔本为圣人裔孙,同为一家血脉,后以“孔志”为村名。明清到民国时期,孔志属兴国州富水乡下阳辛里。1950年隶属孔志乡;1957年隶属辛潭乡;1959年为孔志大队,隶属辛潭乡;1961年隶属辛潭公社;1971—1977年将孔志大队合并到马岭大队,隶属富水公社;1977年与马岭大队分开,为孔志大队,隶属富水公社;1984年为孔志村,隶属星潭乡;1987年隶属富水镇;2001年隶属龙港镇至今。</p><p class="ql-block"> 孔志村位于富河与龙港河交汇处,两河年深月久的冲积,在此形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小平原(即孔志湖)。明清至民国时期,孔氏先祖在湖地种植水稻,在山坡播种小麦、红薯,风调雨顺之年可谋温饱;后山有丰盛的竹木资源,或伐木卖柴,或编织竹艺,或开挖煤矿沿富河销往沿江。</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阔的孔志湖原为大片竹林,为发展粮食生产,当地政府组织村民退林还耕辟为水田,并在临河处建起了一座大型抽水机站,灌溉千亩良田。</p><p class="ql-block"> 2005年,随着政府“龙排”工程的实施,土地得到了平整。现在的孔志湖田畴如棋盘般错落有致,沟渠道路四通八达,已全部实现机械化耕作。</p><p class="ql-block"> 孔志村乃圣裔聚居之地,从古至今,人才辈出:孔克仁(1320-1370),字原夫,早年跟随朱元璋起义,为正军都谏。孔定伯(1393-1463),字心武,明永乐年间进士,授黄州沔阳州学正。孔闻献(1516-1589),字文凤,号墨池,时为兴国州首富。他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官府题授巾带表彰。逝后,官府将其居住的柴山垅改名墨池垅。孔祥淦(1904-1930),字瑞先,24岁参加红军,次年入党,1930年5月跟随彭总攻打阳新时壮烈牺牲;后彭总将当时的孔志乡命名为祥淦乡,以示表彰和纪念。</p><p class="ql-block"> 孔志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景观众多。位于后山脚下的钟九寺,始建于三国时期,为魏太傅钟繇长子钟毓修建。改革开放后又两次修缮。如今庙宇楼阁峥嵘,屹立在群山峻岭之中,礼佛信众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 在孔志和孔恕交界的油埠桥上首,是至圣家庙(孔氏祠堂)所在地。该祠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大成殿内供奉圣祖孔子神位,龛额“生民未有”为清乾隆皇帝亲笔题赞。整个建筑石柱林立,青石板铺面,气势雄伟,蔚为壮观。1954年暴发洪水,家庙被毁,正待重建。</p><p class="ql-block"> 孔姓每年有春祭和秋祭约俗。每年清明节和圣祖孔子生日(农历8月25日,现曲阜和台湾文庙祭孔日为公历9月28日)在至圣家庙(即祠堂)以活牛等祭品,按六庄轮值祭祖,极其隆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孔志村前临滔滔富河,后倚绵绵后山,中有良田沃土,是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跨入新世纪以来,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投资110万元创办的孔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油茶230亩,杉树80亩;龙港绿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饲养家禽、牲畜,种植水果、坚果等,效益良好。特别在新农村建设中,经过村“两委”的努力,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变:通村公路由3米扩宽为5米,全程硬化;2015年横跨富河的孔志大桥建成,联通了星潭集市和106国道;近年又与351省道排肖公路相连接,交通更为便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村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小学教学楼,各湾组相继修建了文化礼堂、文体活动广场,处处花木扶疏,夜夜灯火通明,展示了孔志美丽山村的靓丽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