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湖联盟新教师培训——“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新增课文价值增量解读”研训活动

李佳臻

<p class="ql-block">在龙回实验学校开展的语文教研活动中,一线教师围绕低段语文展示课,从备课思路、教学设计、育人价值及磨课反思等维度展开分享,呈现了一场兼具实用性与深度的教学研讨!</p> <p class="ql-block">《去外婆家》——李娜老师 </p><p class="ql-block">李娜老师的《去外婆家》情境串联,以情促学,紧扣“亲情与乡村生活”核心主题设计教学。 </p> <p class="ql-block">课堂上,李娜老师围绕“感受外婆牵挂、体会乡村美好”展开,通过“寻找外婆家的宝贝”——好吃的水果、好玩的山雀,串联课堂,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积累生活类词汇,同时渗透“热爱亲情、尊敬长辈”的情感教育。 </p><p class="ql-block">同时,采用“情境导入+任务驱动”模式,以“外婆来电话”情境贯穿始终,通过“寻生字宝贝”“找好吃的宝贝”“找好玩的宝贝”三大任务分层推进;结合随文识字,如“山楂”“山雀”等词结合课文场景理解;多形式朗读,如体会“总”字蕴含的外婆关爱,并联系学生“去亲戚家”的生活经验,让学习更贴近生活。</p> <p class="ql-block">章滢滢老师为我们展示了《称赞》一课,课堂读写结合,聚焦实用表达,围绕小刺猬与小獾的互动故事,引导学生理解“称赞不仅是对成果的肯定,更是对努力态度的认可”,同时掌握称赞的基本表达形式,培养人际交往素养。</p> <p class="ql-block">章滢滢老师以“初识称赞—寻找称赞—学会称赞”为脉络,导入时通过“真实称赞学生”树立范例;识字环节从“词语—短语—句子—段落”逐步进阶;课堂中融入动画观看、分角色朗读、模拟表演等形式,深化学生对“称赞力量”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课后延伸“对同学/家人表达称赞”的作业,实现“阅读习得”到“生活运用”的转化。同时,教师坦诚反思不足,如低年级默读训练需分阶段推进——从大声读到眼动默读,体现教学严谨性。</p> <p class="ql-block">吴珺老师 带来了精彩的《彩虹》 一课, 吴老师以“帮爸爸浇田”段落为研读重点,通过“为什么帮爸爸”——体会爸爸辛苦、“怎么帮爸爸”——感受想象奇妙两个问题,兼顾识字教学与情感体悟。 </p> <p class="ql-block">同时采用“集中识字为主”的策略,通过字理演变、实物辅助、偏旁分类等多样方式识字,保证学生认读时间与效果;阅读环节通过多形式朗读渗透单元重点“想象的奇妙”,并结合“挑水浇田”的图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陌生场景。教师直面不足,反思“阅读环节学生对‘想象’的感悟不够深刻”,为低段“识字与阅读平衡”提供了真实参考。</p> <p class="ql-block">妙析“点面结合”,深耕英雄篇章 。当经典的《狼牙山五壮士》遇上“点面结合”的写作密码,会碰撞出怎样的教学火花?薛凌娇老师的精彩说课,为我们做了完美示范。</p> <p class="ql-block">薛老师以“大观念”统摄教学,精准定位“了解点面结合”与“尝试运用”的双线目标。她深刻洞悉学情:六年级孩子能感知情感,却难将“点面结合”的写作技巧迁移运用。为此,她匠心独运地设定了三层阶梯目标:</p><p class="ql-block">基础层:理情节,明概念;</p><p class="ql-block">提升层:析效果,悟形象;</p><p class="ql-block">运用层:巧迁移,写片段。</p><p class="ql-block">整个设计层层递进,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深度融合,真正引导学生从“读懂”走向“会写”,让英雄精神在笔尖传承,让写作方法在心中扎根。</p> <p class="ql-block">面对长文单元,如何实现“短教”与“精教”?赵佳华老师关于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整体设计,为我们提供了精彩范本。</p> <p class="ql-block">赵老师基于学生已能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创新规划了八大教学活动:从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到借助支架梳理内容;从绘制成长图谱把握脉络,到深入“故事”、“品质”、“写法”三个核心;最后通过举办颁奖典礼激发情感,自然过渡到书写自己的成长故事。</p><p class="ql-block">整个设计以任务驱动,将长文读薄,将要素落实,实现了从课内阅读到整书阅读,再到个性表达的全程支持,真正让“成长”主题深入学生心田。</p> <p class="ql-block">“如何科学高效地夯实学生的语文根基?”丽水市莲都区教研室梁丽波老师的主题讲座,为我们指明了清晰的路径。</p> <p class="ql-block">梁老师构建了三大模块的完整体系:</p><p class="ql-block">一、追本溯源,明确“为什么教”</p><p class="ql-block">梁老师强调,教学的根本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中心目标,并以语文学习任务群为关键实现路径。</p><p class="ql-block">二、庖丁解牛,厘清“用什么教”</p><p class="ql-block">梁老师深入剖析了新教材的修订思路:阅读选文强化育人功能与整体性;表达部分增强情境性,加强与阅读的关联;低年级教材则降低难度,明晰语文要素,旨在更好地遵循课标,服务学生。</p><p class="ql-block">三、知行合一,指导“怎么教”</p><p class="ql-block">在实践层面,梁老师给出了具体教学建议:拼音教学要联系生活;识字写字要与客观事物关联;阅读要抓好朗读基本功,词句训练贯穿始终;语言表达则需营造无压力氛围,激发学生兴趣。</p> <p class="ql-block">整场讲座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为老师们在新课标背景下用好新教材、夯实学生语文基础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行动指南。</p> <p class="ql-block">最后,绣湖联盟的老师们合影留念!本次语文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艺的切磋,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活动虽已落幕,但探索永不止步。语文教师们将继续秉持“以生为本”的初心,将本次教研的丰硕成果转化为日常教学的扎实行动,共同追寻低段语文高效课堂的更优路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