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情寻景」——附中博才学士中学(北校区)七年级语文特色作业展示活动

呦呦鹿鸣

<h3> 当文字遇见画笔,四季在孩子笔下苏醒。流转之间,万物成诗。<br><br> 从春的萌动到夏的繁茂,从秋的静美到冬的沉静——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就像一扇缓缓推开的文学之窗,让我们看见了朱自清笔下蓬勃的《春》,老舍心中《济南的冬天》,刘湛秋眼中《雨的四季》,还有那些穿越千年依然鲜活的《古代诗歌四首》。<br><br> 这些文字,不只是风景的描摹,更是情感的流淌。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的风景,在不同心境的人眼中,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色彩——朱自清的春光明媚,老舍的冬日温情,曹操的秋日壮阔,马致远的秋思苍凉。景因情而活,情借景而生。<br><br> 为了让孩子们真正体会这种“情”与“景”的交融,附中博才学士中学(北校区)七年级语文组精心设计了“依情寻景”诗画明信片活动。这不仅仅是一次作业,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一次美的启蒙。<br><br>原题重现:<br>任务一:以心为笔,书写四季的温度<br><br>  我们给孩子们一个支点,让他们撬动想象的宇宙。在统一的模板上,每个人却写出了独一无二的四季——<br><br>  有的孩子笔下的春天,是“泥土里钻出的第一个嫩芽,带着试探的勇气”;有的孩子眼中的秋天,是“枫叶用最后的热烈,与枝头做一场盛大的告别”。字里行间,是他们对世界的细腻感知,是情感在笔尖的自然流淌。<br><br>任务二:以画为媒,赋予文字色彩的生命<br><br>  从众多文字作品中,我们挑选出最打动人心的篇章,邀请小作者们再次创作——用画笔为文字披上彩衣。<br><br>  于是,那些停留在纸上的描述,在色彩中获得了第二次生命。春天的嫩绿、夏日的湛蓝、秋天的金黄、冬日的素白,在孩子们的调色盘上交织成视觉的诗篇。每一笔勾勒,都是对文字的深度理解;每一抹色彩,都是情感的再次表达。<br><br>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情”与“景”对话的世界——</h3> <h3>2525彭开研</h3> <h3>2535刘佳期</h3> <h3>2525肖惜文</h3> <h3>2522谭依诺</h3> <h3>2529陈馨瑶</h3> <h3>2531李昀</h3> <h3>2524朱佳昕</h3> <h3>2531吴梓璇</h3> <h3>2530肖萌萌</h3> <h3>2531陈俊博</h3> <h3>2534谭鑫雨</h3> <h3>2534刘雅熙</h3> <h3>2532方景</h3> <h3>2531禹都</h3> <h3>2532蒋应林</h3> <h3>2533李羿博</h3> <h3>2532陈诗涵</h3> <h3>2532李俊亦</h3> <h3>2525尹思皓</h3> <h3>2534叶梓颖</h3> <h3>2531胡安姝</h3> <h3>2524谢琛</h3> <h3>以下是完整获奖名单<br><br>特等奖: <br>2525彭开研 2535刘佳期 2525肖惜文<br>2522谭依诺 2529陈馨瑶 2531李昀<br>2524朱佳昕 2531吴梓璇 2530肖萌萌<br>2531陈俊博 2534谭鑫雨 2534刘雅熙<br>2532方景 2531禹都 2532蒋应林<br>2533李羿博 2532陈诗涵 2532李俊亦<br>2525尹思皓 2534叶梓颖 2531胡安姝<br>2524谢琛 </h3> <h3>一等奖:<br>2534 刘汐 2525 成传熙 2531 李婧姝<br>2531 孙梦易 2527 邓雯瑄 2530 何于俊<br>2527 阎瑾瑜 2523 李薇 2527 樊卓睿<br>2528 王紫萱 2522 彭烨兮 2523 张嘉仪<br>2523 杨皓宸 2523 戴灵萱 2526 何颖兮<br>2524 周筱雅 2533 龙昕月 2529 陈梓湘<br>2533 杨梓馨 2530 唐栩 2535 黄雅晴<br>2533 彭宇轩 2523 谭雨晨 2531 倪玥琳<br>2525 白湘雪 2532 罗梦琦 2525 李芊瑜<br>2525 谭希怡 2524 张钰清 2524 周子冉<br>2535 李昊宇 2526 张芳硕 2526 周涵湘</h3> <h3>二等奖:<br>2528邓博轩 2529张家皓 2535王诗涵<br>2529邹翔宇 2529夏韵怡 2525李沐辰<br>2527张欣宇 2530孙瑶桐 2535陈逸航<br>2533张梓玥 2534周诗妍 2525汤慧美<br>2523戴卓茜 2526 谭林溪 2527 聂语晗 <br>2528 许妙雅 2530 袁润 2528 刘文博 <br>2528 田珊珊 2528 陈嘉静 2022 戴句馨 <br>2522 刘耀晖 2523 刘文诺 2526 朱良木 <br>2526周小萌</h3> <h3> 在这里,文字不再孤单,因为它有了画面的陪伴;画面不再单薄,因为它有了文字的底蕴。这就是“依情寻景”的魅力——让孩子们懂得,最美的风景,不在远方,而在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br><br>  这次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原来,学习语文可以如此浪漫,表达自我可以如此多彩。当情感找到合适的景物来寄托,当景物被赋予独特的情感,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了生活的诗人。<br><br>  四季依旧轮回,但因为有了这些充满情感的眼睛和心灵,寻常风景,也成了独一无二的诗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