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白天的套娃广场非常漂亮。阳光洒在那座巨大的彩色圆柱形建筑上,卡通人物仿佛活了过来,冲着来往的游人微笑。一旁金顶红墙的异域风格建筑在蓝天映衬下格外耀眼,像是从童话书里直接搬出来的场景。整个广场色彩斑斓,充满欢愉的气息,让人一走进来就不自觉地心情明亮起来。</p> <p class="ql-block">继续往前走,视野豁然开阔。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建筑群静静矗立,红墙金顶在晴空下熠熠生辉。宽阔的道路两旁行人往来,一辆白色巴士安静停靠,商铺前装饰精美,仿佛随时会走出一位戴尖帽的店主。这里不仅是边境的地标,更像是一扇通往异国风情的窗口,每一块砖瓦都诉说着地域交融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一座色彩鲜艳的建筑前,她脚下是鲜红的地面,头顶是无垠的蓝天。那建筑顶端的金色装饰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异域风情浓郁得仿佛能听见远方的钟声。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却像是在和这座城对话,融入了这幅浓墨重彩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晴空万里,她依旧站在那座红墙绿顶的建筑前,身后是漫步的游客和一辆红色观光车。洋葱头般的圆顶在秋阳下泛着光,像是凝固的火焰。这一刻,我忽然明白,旅行不只是看风景,更是走进一种生活——热烈、奔放,又带着几分神秘。</p> <p class="ql-block">路过国门,我举起手中的国旗,心也跟着高高扬起。那一刻,不是表演,不是摆拍,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归属感。作为中国人,走在这片北疆的土地上,看着远方的界碑和异国的塔楼,自豪感如秋风般拂过心头,清晰而温暖。</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达玫瑰峰景区。骑行指示牌清晰地指向前方:全程25公里,终点是“玫瑰峰”。金色的背景上绘着蜿蜒的路线,像一条通往秘境的小径。远处山峦起伏,树木稀疏,天空湛蓝如洗,仿佛在无声地召唤我们启程。</p> <p class="ql-block">玫瑰峰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伊尔施镇西北约10公里处,又称红石砬子,总面积约20平方千米。山体由花岗正长岩及红色砂岩构成,经1.54亿年前岩浆活动形成岩体,后经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形成红褐色石林地貌,可见垂直裂隙形成的石柱及水平层叠结构,部分区域分布椭圆形岩臼,为继克什克腾旗后内蒙古高原发现的第二处花岗岩石。</p> <p class="ql-block">玫瑰峰北接呼伦贝尔草原,周边处于大兴安岭森林与科尔沁、锡林郭勒草原过渡带,经千年古道南通乌兰浩特、西联锡林郭勒,历史上为呼伦贝尔草原连接北京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该区域历史上为成吉思汗漠北铁骑军事要地,现存成吉思汗点将台遗迹及旧石器时代岩画。</p> <p class="ql-block">玫瑰峰的石峰奇伟挺拔,巍峨壮观,形态各异,宛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从山下仰望,有的石峰像被甲的战将,有的如直插云霄的宝剑,有的似嘶鸣的战马,令人不禁遐想联翩。这些石峰历经了1.54亿年的地质变迁,才形成了今天这种壮观的石林地貌。而花岗岩石林在世界上并不多见,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和阿尔山的玫瑰峰就是其中的两处。</p> <p class="ql-block">“古今是关隘,曾有巨人来,雄伟玫瑰峰,可汗点将台。”几百年前,当时的成吉思汗还是少有认知的少年铁木真时带着他的军队路过玫瑰峰,并在这里扎营安寨。直至如今,也能从玫瑰峰的历史残片中发现当年金戈铁马的足迹。成吉思汗漠北铁骑的摇篮就是处于大兴安岭森林向草原过渡的阿尔山地区哈拉哈河上游一带,玫瑰峰下的一条军事通道就是成吉思汗阙奕坛之战。</p> <p class="ql-block">车辆辗转向前,我们终于到达阿尔山景区。公路在秋林中蜿蜒穿行,两旁是金黄与橙红交织的树冠,落叶铺满地面,岩石裸露其间。天空湛蓝,阳光洒在树梢,像是给整片森林镀上了一层金边。车轮碾过落叶的沙沙声,成了这段旅程最温柔的背景音。</p> <p class="ql-block">入住阿尔山天兴宾馆,冷风飕飕,晚上。可是零下-2℃,好在屋里不冷。宾馆的红招牌在深蓝夜空下格外醒目,蓝色屋顶和灰色大门简洁明快,像是秋日旅途中一个温暖的句点。</p> <p class="ql-block">阿尔山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地质构造、地质历史演变复杂。受燕山运动的影响,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形成了典型的新华夏系构造。新近纪和第四纪期间,随着断裂活动的加强,本区发生大规模火山活动,沿大兴安岭西侧形成一条火山熔岩带,它是内蒙古东部火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纪以来本区受断裂控制,差异性升降作用明显,形成一系列高山、峡谷和奇异峰林景观,这些是本区地质遗迹形成的基础条件。</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阿尔山景区【驼峰岭天池】出发 ,它位于原兴安林场东北方向约10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47°27′,东经120°38′,海拔1284米。驼峰岭天池总体形态呈“肾”形,东西宽约450米,南北长约800米,面积约为26公顷,是整个阿尔山天池群中最大、水位最深的一个,因远远看上去像一峰俯卧的骆驼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驼峰岭天池是不可错过的地质奇观。它因远处山峰形似骆驼的驼峰而得名,水面海拔 1284 米,从空中俯瞰,整个湖泊的形状宛如人的左脚,造型十分奇特。与阿尔山天池相比,驼峰岭天池的周边植被更为茂密,站在观景台上,既能看到湛蓝的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又能欣赏到周边郁郁葱葱的林海,山水相依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仙境。</p> <p class="ql-block">红色的木质栈道在林间延伸,两旁是高大的落叶松,金黄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几位游客缓步前行,笑声轻飘在风里。栈道像一条丝带,把人轻轻引向森林深处,每一步都踏在秋天的节奏上。</p> <p class="ql-block">人们穿行在金色的林海中,沿着红木步道缓缓前行。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像是大自然在为我们铺就一条通往秘境的小路。没有人说话,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满足——这是属于秋天的静谧与丰盈。</p> <p class="ql-block">栈道旁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刻着黑色文字,盖着红色印章。林间风轻,树叶在头顶沙沙作响,黄绿交织的树冠层层叠叠,仿佛时间在这里也放慢了脚步。这片森林,不只是风景,更像是一本打开的自然之书。</p> <p class="ql-block">我倚靠在刻字的木桩上,粉色外套在秋林中格外亮眼。身后是湖泊与远山,天空澄澈,湖水如镜。那一刻,她不是在拍照,而是在收藏整个秋天。</p> <p class="ql-block">她在丛中笑。金黄的树影里,她的笑容像一束光,穿透了秋日的微凉。栏杆旁,落叶纷飞,她站在季节的中央,成了这幅画最动人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通往山顶的木质楼梯盘旋而上,红色护栏像一条指引的红线。游客们三三两两攀登,身影在林间若隐若现。抬头望去,蓝天白云间,仿佛藏着另一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湖水如镜,倒映着天空与林影。绿、黄、橙的树影在湖面交织,像一幅流动的油画。四周寂静,只有风掠过树梢的轻响,仿佛大自然在低声吟唱。</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栏杆旁,微笑着望向镜头。身后是湖泊与金林,阳光洒在湖面,波光粼粼。那一刻,不只是在看风景,更像是在与秋天对话。</p> <p class="ql-block">【兴安落叶松】我国东北、内蒙古林区以及华北、西南的高山针叶林的主要森林组成树种,是东北地区主要三大针叶用材林树种之一。为松科落叶属乔木,树高</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泛起一层薄薄的金光。我站在观景台边,背对着来路,眼前是无边的静谧——湖泊如镜,倒映着蓝天与远处金黄的树林。风轻轻掠过耳畔,带着秋日特有的清冽。穿粉色外套的我,仿佛也成了这幅画的一部分,不说话,只是望着,任思绪随湖光山色缓缓流淌。</p> <p class="ql-block">沿着红色木栈道往森林深处走,脚下是落叶铺就的柔软地毯。一棵老树弯腰横出,像在向过往的旅人致意。身后城市的喧嚣早已被甩开,眼前只有斑斓的树影与远处若隐若现的湖面。秋天在这里不是季节,而是一种呼吸,缓慢、深沉,又带着暖意。</p> <p class="ql-block">又一处观景台,松树挺拔如卫士,湖水安静得像睡着了。旅友倚着栏杆,墨镜遮住了眼神,但那份悠然的姿态却藏不住。她穿白上衣、蓝裤子,站成了一道风景。我也停下脚步,学她那样静静望着——原来最美的旅行,不是走了多远,而是能否在某一刻,把心彻底交出去。</p> <p class="ql-block">委延的下山栈道带我们走向深处,像一条红丝带缠绕在秋林之间。每转一个弯,风景就换一重模样。高树参天,光影斑驳,脚步轻了,说话也少了。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放慢节奏,仿佛怕惊扰了这片林子的梦。</p> <p class="ql-block">大峡谷的标牌立在路边,字迹清晰地讲述着这片土地的过往:11公里长,最深处130米,由火山熔岩断裂而成。我读着这些数字,脑海里浮现出远古岩浆奔涌的画面。脚下这片土地,曾经历过怎样的撕裂与重生?如今它静卧于此,披着秋色,温柔得让人忘了它的烈性。</p> <p class="ql-block">“红河谷 Honghegu”几个字刻在木牌上,朴素却醒目。阳光穿过树梢,洒在牌面和落叶之间,像是为这片森林加了滤镜。没有喧嚣的广告,没有拥挤的人流,只有名字与自然的低语。我忽然明白,有些地方,名字本身就是一首诗。</p> <p class="ql-block">整片森林被阳光点亮,金黄的叶子在风中微微颤动,像无数小火苗在跳动。远处山峦叠嶂,蓝天下,色彩浓烈却不张扬。我蹲下身,随手拨了拨地上的落叶,听见窸窣声从指缝间溜走。这一刻,秋天不再是抽象的词,它是触觉、是温度、是呼吸里那一丝微凉的甜。</p> <p class="ql-block">高树林立,阳光从枝叶间斜切下来,形成一道道光柱,像是森林打开的天窗。金黄的叶与深褐的干对比鲜明,光影交错间,有种近乎神秘的美。我走得更慢了,生怕错过任何一束光、一片叶、一阵风带来的私语。</p> <p class="ql-block">河流穿行于峡谷之间,两岸是黑色的火山岩,沉默而厚重。栈道旁,几位游客正倚栏拍照,笑声轻飘在空中。我望着那蜿蜒的河水,心想:它流了千年,看过多少春秋?而我们不过是它眼中的过客,匆匆一瞥,便已心醉。</p> <p class="ql-block">旅友夫妇站在栏杆前,笑得毫无防备。觉得这一幕格外熟悉——那是属于旅途的幸福,简单、真实,藏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里。</p> <p class="ql-block">一棵老树挂满了蓝色布条,随风轻轻摆动,像无数心愿在低语。树干粗壮,枝叶稀疏,却有种庄严的静谧。我不知这些布条来自何人,许了什么愿,但能感觉到,这里被赋予了某种仪式感。或许,人总需要一棵树,来寄托那些说不出口的期盼。</p> <p class="ql-block">小溪在石间穿行,水声清脆,像在弹奏一首无人署名的曲子。两岸林木交错,黄绿相间,生机并未因秋而减。远处山坡铺满金黄,天空蓝得纯粹。我看见两个人影站在溪边,一动不动,仿佛也在聆听——原来自然的音乐,从不需要耳机。</p> <p class="ql-block">栈道沿着溪流延伸,一侧是陡岩,一侧是密林。游客三三两两走着,脚步轻快。秋意浓烈,却没人急着赶路。我们都默契地慢下来,任风景一寸寸浸透身心。这哪里是徒步?分明是一场与自然的私密对话。</p> <p class="ql-block">旅友的身影站在栏杆前,望着小河与林海。她没回头,但我能感受到那份沉浸。我也站定,不为拍照,只为和她共享这一刻的宁静。有时候,陌生人的背影,反而最能映照出自己的心境。</p> <p class="ql-block">杜鹃湖的标牌静静立着,说它因湖畔盛开的杜鹃花得名,面积128公顷。我想象春天时这里该有多美,但此刻的秋色也毫不逊色——湖水如镜,山影倒映,仿佛天地在此处轻轻合拢。</p> <p class="ql-block">湖面平得像一块蓝玻璃,倒映着天、云、树与远山。湖边红屋顶的小屋点缀其间,像是童话里的驿站。我坐在草地上,什么也不想做,只想让这片广阔慢慢填满内心的缝隙。</p> <p class="ql-block">一位长发女子站在湖边,背影单薄却坚定。她望着湖与山,像在寻找什么,又像只是在告别。我悄悄走过,不愿打扰。每个人来山里,都有自己的理由,而她的沉默,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p> <p class="ql-block">杜鹃湖畔,旅友笑着望向湖面,风吹起她的发丝。她不是在看风景,而是在拥抱它。那一刻我忽然懂了:旅行的意义,有时就是让自己重新学会笑。</p> <p class="ql-block">湖边一棵孤树,金黄的叶在风中轻摇,像举着一面秋天的旗。它不靠谁,也不赶路,只是站着,就成了一幅画。我拍下它,却知道照片永远留不住那种孤傲的美。</p> <p class="ql-block">熔岩陷谷的照片上飘着雪花,文字解释着地质的奇迹。我抬头看天,晴空万里,却仿佛听见了远古地壳裂开的声音。这片土地,曾燃烧,曾塌陷,如今却以秋色温柔待人,多么奇妙。</p> <p class="ql-block">龟背岩立在草地中央,周围秋叶纷飞。“SNOW”与“LOVE & BEAUTIFUL”的标语静静悬在空中,像一句来自未来的预言。我笑了——原来冬天还没到,爱与美已先抵达。</p> <p class="ql-block">龟背岩是由火山喷发的结壳状熔岩流经冷却收缩形成网状裂隙,后期多期熔岩充填交切形成的多边形熔岩构造。该地质构造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表面纹理形似龟壳而得名,具有平行层理与交错层理特征。其形成过程中,玄武质熔岩与水体接触产生气泡作用和对流运动,最终形成国内唯一规模达3平方公里、保存完整的熔岩构造实例,被火山地质专家称为"火山中的国宝</p> <p class="ql-block">“石塘林”三个红字刻在巨石上,粗犷有力。我抚摸着岩石的纹理,仿佛触摸到这片森林的骨骼。它不说话,却比任何导游词都更真实。</p> <p class="ql-block">石塘林是世界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火山熔岩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它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主要由玄武岩构成,形成翻花石、熔岩丘、喷气锥、地下暗河等多类型熔岩构造。</p> <p class="ql-block">哈拉哈河流经时形成明暗交替水系。</p> <p class="ql-block">阳光映射湖上,形成美丽的秋景。</p> <p class="ql-block">熔岩台地上完整展示了从苔藓到兴安落叶松、偃松的生态演替过程,形成落叶松、白桦、杜鹃等多种植物共生的特殊群落。石塘林发育了绳状熔岩、熔岩陷谷等独特构造,熔岩洞洞口呈拱形,秋季池塘中水藻与水草在阳光下呈现丰富色彩,与黑色玄武岩景观形成鲜比</p> <p class="ql-block">熔岩隧道塌陷形成地下暗河。</p> <p class="ql-block">阿尔山熔岩丘是中国境内唯一的熔岩丘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火山群西南部,分布范围约40平方公里,由第四纪火山活动形成。</p> <p class="ql-block">熔岩丘呈黑色馒头状,直径5-7米,高度2-4米,顶部有直径5-7厘米的通气孔道,侧面发育放射状或环状裂隙。其内部结构保留垂直柱状节理,底座边缘可见熔岩流动波状纹理</p> <p class="ql-block">阿尔山熔岩丘群实测数据显示,单个丘体平均高度为2-3米,部分可达4米;底座直径集中在5-6米区间,最大个体超过7米。这种尺寸特征与熔岩快速冷凝过程直接相关</p> <p class="ql-block">三潭峡以火山岩峡谷、三潭碧水和原始森林构成的仙境景观。</p> <p class="ql-block">三潭峡最经典的句子是古诗“神奇灵秀三潭峡,清泉汩汩绕山崖。喷珠溅玉何处去,魂系遥遥东海家。</p> <p class="ql-block">暗河在这里露出脸 并且在此通过10公里的地下潜流。</p> <p class="ql-block">虎石潭位于中国内蒙古阿尔山市东北78公里的哈拉哈河上游,隶属三潭峡景区(峡谷全长约3公里),地处天池景区核心带。其河床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玄武岩构成,受地质挤压与风化侵蚀,岩石表面呈现斑驳虎纹,故得名"虎石"。峡谷北岸为玄武岩熔岩台地,南岸是陡峭山峰,形成于约30万年前的火山活动</p> <p class="ql-block">虎石潭因河底虎纹巨石得名</p> <p class="ql-block">卧牛潭以平缓水面与卧牛石群为特征</p> <p class="ql-block">峡谷形成于火山活动,南北两侧分别为陡峭山壁与玄武岩台地。</p> <p class="ql-block">透过树林可以窥见一斑,但是天色已晚,我们无暇顾及。</p> <p class="ql-block">走过看过,心满意足,美丽的阿尔山我们来过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