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孩子读书不成才,他只用了这个方法,子孙个个有出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代苏州有位潘老先生,家中富裕,但潘家子弟中还没有能读书成才、科举高中的,可谓不小的遗憾。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潘老先生发誓按《太上感应篇》践行。每到年关就拿出几百两银子,披着旧衣服到城市乡镇里暗暗考察哪些人没钱过年,哪些人被逼债无法偿还,哪些人穷途末路无法回家,一切穷困均按需资助,人们也不知道这个穿着破衣服到处散财的人到底是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这很明显是一种积阴德的方式!潘老先生还多做棉衣,多设粥场,多施茶药,多施棺木,凡种种方便他人之举,终身乐行不倦!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在有生之年,便亲见二个儿子科举高中!一人官至翰林,一人官至中书。其孙潘世恩,更是高中状元,后官至宰相!潘家子孙由此开始,直到清朝末期依然贤才辈出,科举鼎盛,彻底改变之前无人读书成才的局面!所以说,行善积德不但改变个人命运,更可以改变家族命运!假如大家也想孩子读书成才,除了好好学习,潘老先生的做法,学会了吗?</p>